APP下载

综合性三甲医院药学咨询门诊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9-09-09柯金珍颜志文陈丰庆魏吟秋蔡宗荣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5期
关键词:知晓率药学咨询

柯金珍 颜志文 陈丰庆 魏吟秋 蔡宗荣

在药学服务中,药学咨询是一种高层次的临床药学实践活动,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负责为全社会患者、医护卫生人员提供其使用药物的咨询服务,解答与用药相关的各种问题,普及用药知识,指导合理用药等等[1-2]。现如今,全国各地都在开展药学咨询服务,临床药师也满怀热情的投入这项工作中[3],从最初的门诊咨询窗口发展到咨询诊室,再深入住院临床;咨询方式也由最初的当面问答形式发展为使用电脑、电话、甚至互联网平台的新型问诊方式,方式多,途径多[4]。然而,实际应用中,药学咨询门诊量偏低,这与综合性三甲医院较高的门急诊量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我们临床药学咨询组在本院开展了一项有关患者、卫生行业人员对药学咨询门诊知晓率的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及对象

选择本院的四个地点进行采访调查,包括门急诊药房前、各个护理站前、门诊大厅、住院病房;采访调查对象包括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及卫生人员。调查对象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采访方式均符合本院的伦理学要求。

1.2 调查内容

自制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人口资料(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电话、身份等),药学咨询门诊相关问题知晓情况,是否有药学咨询的需求,一般解决药学咨询的问题类型,寻找解决药学咨询问题的途径。其中药学咨询相关问题知晓率分为三档:不了解,有听说和知道。将有听说和知道归属为知晓,计算知晓率[知晓率=人数(有听说+知道)/总人数×100%]。一般药学咨询需求的问题类型分为药物适应证及药理作用,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药物配伍和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有效期和贮存方法等;解决药学咨询问题的途径有现场答疑、电话访谈、互联网药学咨询平台问诊和其他。

1.3 调查方法

采用面对面的访谈方式,自愿者填写自己的电话号码并接受问卷调查,采访人员是临床药学咨询组成员,每人负责发放200份调查表,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8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将数据导入SPSS 18.0统计软件包,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据统计,男性为377人,女性423人,年龄为(47.37±14.39)岁。

2.2 药学咨询门诊知晓率

性别、文化程度对药学咨询门诊知晓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不同年龄段对药学咨询门诊的知晓率,发现年龄≥60岁的人群知晓率最高,为49.71%,年龄≤20岁为38.10%,20~60岁的人群知晓率最低,为31.91%。20~60岁与≥60岁的人群对药学咨询门诊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8.427,P=0.000),而≤20岁的人群的知晓情况与其他两个年龄段相比,对药学咨询门诊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群不同的身份比较发现,患者、医护人员和其他人员对药学询咨门诊的知晓率并不相同,其中,医护人员知晓率最高,为78.43%,患者知晓率为33.08%,其他人员为32.74%,医护人员与患者和其他人员对药学询咨门诊的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982,P=0.000;χ2=35.767,P=0.000),而患者与其他人员对药学咨询门诊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据详见表1。

2.3 药物咨询门诊需求类型

咨询药物用法与用量人数最多,占33.13%,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性人数占23.38%,药物名称与成分占7.38%,药理作用与适应证占7.00%,相互作用及配伍占6.5%,老年人、儿童用药剂量占4.25%,药品库存、规格、是否医保占3.5%,其他咨询类型占6.89%,无药学咨询需求占8%。

2.4 药学咨询门诊途径

现场答疑为主要咨询途径,占总人数的57.63%,互联网+的咨询方式占21.75%,电话访谈占7.63%,详见表2。

3 讨论

3.1 调查结果发现,不同性别和文化程度的人群对药学咨询门诊知晓率无统计学差异意义;年龄、身份可影响药学咨询门诊知晓率。其中年龄≥60岁的人群和医护人员对药学咨询门诊的知晓率最高,这可能是因为这两类人离药学咨询门诊比较近,接触的机率比较高,更容易获取。

3.2 人们咨询有关药物方面的问题及种类很多,需求量也比较大[5]。本研究统计,92.00%有药学咨询的需要,其中,药物的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性咨询分别占33.13%、23.38%。由于就诊医师工作量大,可能无法给患者足够的时间咨询,而门诊核发药师对患者指导的时间也有限,仅为简单的用药交代,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并且很可能出现一些药品供给的问题[6]。探究原因,是医疗服务不到位。另一个问题是多数人的药学需求层次较低,像药学基因检测,血药浓度监测等这类精准药学,在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已开展多年,但是实际需求量不多,问询者多半是卫生技术人员、患者多不了解。

表1 药学咨询门诊知晓率统计

表2 药学咨询门诊途径统计

3.3 统计药学咨询门诊途径,现场答疑排在首位,其次是互联网+,最后是电话访谈。其原因可能与选择调查的地点有很大的关系,多数人选择直接就诊,直接咨询,这样省时省力,特别是对那些不擅长使用互联网的人群。互联网+的出现,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便捷快速,是一种新兴的药学咨询门诊途径,从而使得采用互联网+药学咨询门诊途径的统计比例,明显高于采用电话访谈药学咨询门诊方式。调查发现女性采用现场答疑和互联网+方式的比例明显比男性要高,问诊人数也比男性要多。可能与女性的特征有关,女性一般比较认真和细心。20 ~ 60岁与≥60岁的老年人群均喜欢采用现场答疑的方式,两者比例相差不大,≤20岁的年轻人采用互联网+药学咨询门诊方式的明显高于中老年人,这与年轻人能快速掌握互联网+技术有一定的关系。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的人群现场答疑的比例最低,互联网+药学咨询门诊比例大于电话咨询和群现场答疑,可见文化程度越高,越喜欢使用高科技的物品。而医护人员本身的文化层面比较高,需要药学咨询门诊的情况较少,如果有问题需要咨询,56.86%的比例采用互联网+方式。

4 措施

4.1 大力推广介绍互联网+药学咨询门诊平台[7-8],可通过微信群,传播扩散,让更多的人群了解这个平台,了解药学咨询门诊的服务内容;还可以给予就诊的患者实际使用这个平台的操作指导,因为这个平台,实际操作较为繁琐,多数人无法自我操作完成,特别是没有耐心和缺乏电子设备使用的人群,无法一步到位自行实现操作,所以药物咨询门诊药师能给以就诊的患者手把手的指引,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引导方式。

4.2 承接住院患者的随访工作[9],将出院患者引导到药学咨询门诊,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对患者出院后药物合理应用进行管理,从而提高出院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时间上、空间上更有利于临床药学人员对患者的有效管理。

4.3 开展宣传工作[10-11],医院里发表的《药讯》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本单位OA网上,可以结合现实情况,面向公众,还可以开展多频率的“公众合理用药宣传”,例如,发放宣传单,制作视频,制作抖音等。

4.4 设定药物咨询服务方向,满足不同用药人群。多数医院设立的药物咨询门诊是全科药学综合咨询门诊,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开展专科的药物咨询门诊[12],例如,妇科临床药师咨询门诊,为孕期、哺乳期、更年期等女性提供相关疾病和保健服务;心血管科临床药师抗凝咨询门诊,为需要预防和治疗血栓的患者提供抗凝管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精准用药门诊,由精准用药药师团队,利用药物基因组学、血药浓度等技术为患者订制个体化的精准用药方案。

猜你喜欢

知晓率药学咨询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Rapid and 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eomycin Residues in Milk*
服务与咨询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