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医院卫生管理视角下慢病管理体系的重构

2019-09-09官绯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5期
关键词:病患者管理体系血压

官绯妍

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联合运动、控制饮食等从各方面对血糖、血压等进行控制,需要患者长期坚持良好的饮食、运动、用药等习惯,但在实际生活中,多数患者刚开始依从性较高,但长期下来大多数患者无法做到,通常在在身体未出现明显反应、用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身体健康状况未见明显变化时,常常忽略了对血糖、血压的控制,使得慢病患者各项指标水平控制效果不甚理想[1-3]。若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高血糖状态容易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性肾病等合并症的发生,为其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鉴于此,本研究在医院卫生管理视角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慢病管理体系,旨在提高慢病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促进其血糖、血压等得到良好的控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从本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接受的慢病患者中,抽取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275例、高血压325例。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将实施慢病管理体系前(2016年1月—2017年1月)30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将实施慢病管理体系后(2017年2月—2018年3月)30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51例,女149例,年龄65~81岁,平均年龄(73.0±8.0)岁,其中糖尿病137例、高血压163例。观察组中,男152例,女148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3.5±8.5)岁,其中糖尿病138例、高血压162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结果,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此次研究之情且签署之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慢病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常规用药指导、随访以及发放健康指南等。观察组实施医院卫生管理视角下慢病管理体系:(1)建立医联体慢病管理体系,由我院心内科、心理科、内分泌科、脑外科、营养科等主治及以上医师以及各科室资深护士组成慢病管理团队,对慢病患者进行管理。(2)登记患者的联系方和住址,对患者的既往病史、生活饮食习惯、作息、运动习惯、药物过敏史、血糖、尿糖、血压、心率等指标以及药物使用情等进行登记,并对患者各个时期的检查结果、报告入档管理,以便医护人员定期随访。(3)慢病管理团队每天通过现代化通讯工具对患者用药、运动、作息、饮食等进行指导,并以语音讲座、图文、视频等方式向患者普及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知识,促进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掌握;患者每天向各自的主管医护人员打卡,上传每天早中晚监测的血糖、血压指标,有助于慢病管理团队对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进行掌握,以及对用药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4)通过社区宣传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强调正确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不要自己随意对药物的使用量进行调整或者停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以提高患者及长期坚持用药的依从性。

表1 两组血糖、血压控制情况对比

表1 两组血糖、血压控制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清晨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 血糖(mmol/L) 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对照组 300 7.01±2.02 10.31±2.23 93.15±7.64 125.81±5.79观察组 300 6.37±2.04 8.39±2.11 86.75±6.78 119.66±5.83 t 值 - 3.861 10.832 10.852 12.964 P 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1.3 疗效评价与观察指标

观察管理1年后两组患者血糖(清晨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血压(舒张压和收缩压)控制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600例患者血糖、血压水平纳入SPSS 21.0分析,使用表示、t 检验,当P <0.0 5 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表1分析,观察组实施慢病管理体系后,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糖尿病患者清晨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糖尿病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高血压以体循环动脉压上升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的慢性综合征;糖尿病属于代谢疾病,临床中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尚无根治办法,只能采取各种手段对血糖、血压、血脂等进行控制[4]。若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高血糖状态容易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性肾病等合并症的发生,为其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慢病患者需要接受终身用药治疗,但由于慢病无明显症状,患者常常在血压、血糖有所下降或未感到身体不适时擅自停止用药,使得血压、血糖等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反复升高[5-6]。高血压若没能及时治疗,将会导致人体动脉血管的结构产生变化,致使病患心脏负荷逐渐增加,造成心肌肥厚或心力衰竭等情况,老年人是高发群体。长期高血糖容易引起患者眼、肾、心血管等出现的慢性损害或功能障碍,慢病严重威胁症患者的生命健康。莫海韵等[7]人在研究中实施慢病管理后,有效改善了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促进了临床疗效的提高。许宗军[8]在研究中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慢病管理后,患者血压水平得到了明显的降低,生活质量的到了显著的提高。本研究实施慢病管理体系后,患者血糖、血压水平均得到了良好的控制。通过建档有效掌握了患者基本情况[9-11];通过应用微信、QQ等工具及时掌握了患者遵医嘱性以及病情变化情况,以及通过社区宣传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于慢病相关知识的掌握,从而促进了患者对血糖、血压水平的控制[12-16]。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施慢病管理体系可有效促进患者长期对血糖、血压水平的控制,是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病患者管理体系血压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