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激励在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2019-09-05高学臻
高学臻
[摘要] 目的 研究观察情感激励在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40名在职内科护理人员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20名,对常规组护理人员在管理中行以往正常管理方式,对观察组则行情感激励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在经情感激励管理后其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且护理管理满意度更高于常规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可应用情感激励方式,从而缓解护理人员不良情绪,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营造良好的护理管理环境。
[关键词] 情感激励;内科;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2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6(b)-0059-02
在管理工作中,情感激励是其中的一类,它是指激发人的动机,并诱导其行为,从而发挥出内在潜力,最终实现组织目标[1]。在内科护理管理中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尽早康复,但因内科护理工作较为繁琐、复杂,护理人员在工作多缺乏积极性;因而针对这一情况,作为护理管理者需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给予护理人员关怀和鼓励,从根本上提高内科护理质量。在该次的研究中,则以此对情感激励在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40名在职内科护理人员;常规组中男8名、女12名,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2.5±10.5)岁,正常管理方式。观察组中男7名、女13名,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32.0±9.0)岁,行情感激励管理。该次研究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常规组护理人员在管理中行以往正常管理方式,例如制定标准的护理管理制度,并设立奖惩机制;对观察组则行情感激励管理。①关怀激励:管理者要深入了解护理人员心理状态,把握好管理心态,在与护理人员接触中保持亲切态度,多与其沟通;对护理人员工作、生活、业务操作及思想等方面给予关心,帮助其排忧解难,从而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提高其工作热情。②信任激励:在护理管理中作为管理者要充分信任每一位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其所想所干,知人善任,并积极为其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2];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自信,满足其成就需要,激发工作积极性。同时在护理人员完成任务的同时给予同等权力,使其获得信任与关怀,让护理人员尽职尽责完成工作,提高工作质量。③理解激励:作为管理者在护理管理中要加强与护理人员的沟通,充分理解其工作状态,根据性格、能力等不同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护理人员着想。并倾听他们提出的建议,对其提出的疑问详细解答,拉近彼此距离。同时在护理工作中若出现矛盾,要尽量宽容处理,根据具体问题给予人性化处理,最大程度上保护职工权益,让护理人员感受到管理关怀,吸取教训,改进工作。④垂范激励:在护理工作中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为护理人员树立榜样,将自己置于职工群体的监督范围,建立良好的带头人形象[3],这样才能确保管理工作顺利展开。同时定期展开优秀护理人员评选活动,号召大家向优秀人员学习,营造积极的护理管理氛围。
1.3 判定标准
①对比观察组间护理人员在经管理前后不良情绪改善效果。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SAS评分以50分为分界值,SDS以53分为分界值,评分越高则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效果越差。②护理人员满意度。由该院自拟护理管理满意度调查表,采用百分制,若分值在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若分值在60~89分,为满意;若分值在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4]。
1.4 统计方法
将该次研究观察数据纳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数据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数据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护理管理前后不良情绪改善情况
两组护理人员在护理管理前不良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管理后皆有改善,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管理满意度比较
对比两组数据,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常规组为75.0%,观察组护理管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护理工作是临床治疗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医院职工组成结构来看,护理人员在其中占比达1/3[5];同时在整个医疗过程中,良好的护理工作能够提高医疗成功性,促进其提前结束,从而提高护理效率,确保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护理服务。但由于内科工作繁杂,护理人员长时间在高强度工作下心理上易产生不良情绪[6],在负面情绪的趋势下导致其护理服务水平降低;因此要提高内科护理质量,还需加强护理管理[7],选择正确的护理管理模式。情感激励作为护理管理中的一类,它主要是通过被管理對象的心理过程与情感产生,从而间接提高工作水平,达到有效管理的效果[8]。将其应用于内科护理管理中,作为管理者要注意护理人员的根本需求,了解其内在诉求,从而通过关怀激励、信任激励、理解激励、垂范激励等方式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其内在潜力,加强自身责任感,提高护理团队的凝聚力,最终使内科护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得到提高[9]。因而在该次的研究分析中,对观察组护理人员展开情感激励管理后,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并提高护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10-13],继而积极配合管理工作展开,相较于以往正常管理模式的常规组,且管理效果无疑更理想。由此可得,情感激励管理方式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其管理效用明显,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在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可应用情感激励方式,从而缓解护理人员不良情绪,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障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 邱娟娟,张菊如.激励理论在心内科护士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8(9):84-86.
[2] 杨兴华,王海燕.激励管理对年轻护士团队凝聚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6):835.
[3] 秦秀娟.激励理论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4):150-152.
[4] 何敏,章舒舒,朱秀芬.激励化管理对提高消化内科护士业务素质和护理效果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9):56-57.
[5] 王潇潇.激励护理在神经内科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7):203-204.
[6] 肖晓玲,张东华,熊丽萍,等.护士职业获益感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7(6):386-388.
[7] 闫海珍.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4):133.
[8] 曲维兰,杨慧.情感激励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5,4(12):13-14.
[9] 罗玉荣.情感激励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4,7(21):418.
[10] 倪丽媛,阿米娜·具拉提.情感激励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特别健康,2017,7(20):285.
[11] 孙瑜,王浩.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7(3):434.
[12] 王玉琼,吴学华,黄燕.护理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2,16(5):249.
(收稿日期:201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