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法对四川省蔬菜发展战略研究分析

2019-09-05◎周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9年3期
关键词:四川省蔬菜生产

◎周 琨

(四川农业大学 610000)

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产品,也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新鲜、安全的蔬菜需求与日俱增;消费能力的提高也使得人们对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高品质化,保障蔬菜供给已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另外,作为农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蔬菜产业的发展对本省农业的竞争力有着不言而喻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四川省蔬菜产业的竞争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提高四川省蔬菜产业的竞争力、活力。

一、四川省蔬菜发展现状

(一)蔬菜生产状况

四川省蔬菜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大省。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四川省蔬菜种植面积从1999年的93.31万hm2增加到2017年的132.42万hm2,蔬菜产量从1999年1942.1万t增加到2018年的 4438.02万 t[1]。

表1 四川省1999年到2017年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

(二)主要生产区域

四川省全省蔬菜生产初步形成了以米易、西昌为代表的攀西早市蔬菜生产区,以彭州、新津、金堂等为代表的成都区加工外销蔬菜生产区,以南溪、江阳为代表的川南早春蔬菜生产区,以岳池、达县为代表的川东北特色蔬菜生产区,以及以茂县、泸定为代表的川藏高原秋淡蔬菜生产区等五大优势蔬菜区域[2]。这五大蔬菜生产区不仅满足四川地区蔬菜的需求,也为邻省提供大量新鲜蔬菜。

(三)流通方式

当前,四川省蔬菜流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农户+中间商+消费者;2.合作社或生产基地+中间商+批发市场+消费者模式;3.合作社或生产基地+龙头企业或超市+消费者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比较传统的蔬菜流通方式,大多数蔬菜种植者为小规模种植农户,他们自己到周边集市售卖,或将蔬菜转售给中间商,再由中间商销售给批发市场或最终消费者;第二种方式多为规模化种植的农户成立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合作社统一将蔬菜销售给收购商或者批发市场,这种模式可以增强生产者销售能力,降低市场风险;第三种流通渠道多与当地龙头企业或大型公司合作,这些企业与当地合作社合作或承包土地以产业基地形式生产蔬菜,然后进行精深加工,通过多样化的渠道销售,如与学校、超市或其他公司签订合同进行长期合作,或者选择现代化电子商务模式等,这种高效的蔬菜流通模式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成为越来越常见的蔬菜流通方式。

二、SWOT分析四川省蔬菜发展

SWOT方法是一种企业或产业战略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下表2是SWOT分析法对四川省蔬菜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所进行的分析。

表2

(一)四川省蔬菜发展优势

1.生产优势。首先四川省蔬菜生产面积及产量一直处于全国前列;2.人力资源优势。蔬菜生产所需的劳动力较多,而四川省2017年农村人口为4075万,占全省常住人口的48.9%。充足的农村人口为四川蔬菜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资源支撑;3.特色优质蔬菜丰富。良好的生态环境及资源为绿色生态蔬菜的种植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优势。截至目前,四川省“三品一标”农产品超过5000个,保持着健康稳定的发展。其中,绿色食品产品数量及地理标志产品数量位居全国前列[3]。

(二)四川省蔬菜发展劣势

1.地质环境复杂。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全省大多以高原或丘陵为主,这种地貌特征不利于蔬菜规模化种植。无法形成规模化将会影响蔬菜产业的竞争优势;2.交通设施相对较弱。由于四川省高原山区较多,铁路、港口等交通设施相对于沿海地区发展较慢,这就造成四川省蔬菜多为自产自销,很难出口到海外。

(三)机遇

1.消费市场巨大。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2018年,四川省常住人口达到8341万人,而蔬菜是人类所需的必备食物,其含有的植物蛋白是人类维持生存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2.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更加倾向于健康、安全的食品,这为优质蔬菜产品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遇;3.四川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像李记儿童菜芯、西蜀雅禾山药等各有很多产品分别获得第十九届国家绿色食品博览会和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

(四)挑战

1.技术应用程度低。主要体现在蔬菜新品种研发、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蔬菜产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且新技术的推广覆盖率不高。四川省蔬菜产量虽然与日俱增,随之相关性的储存、冷藏、加工、物流等技术及设备需求量大大增加,然而相应的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程度跟不上蔬菜生产量,加工发展与生产扩张不同步,精深加工缺乏,蔬菜附加值低,加工效益差[4];2.农村优质劳动力不足。据统计,2016年四川农村常住人口中,0~15岁人口占农村人口的19.4%,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农村人口的24.4%。也就是说,2016年四川省农村常住人口中1~15岁与60岁以上的人口占农村常住总人口的43.8%[5]。但实际情况可能更糟,因为还有部分劳动力经常外出打工,优质劳动力储备不足,将会对蔬菜产业标准化、多元化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3.云南、贵州等周边省蔬菜发展迅速,加之近年来北方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也对四川省蔬菜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6]。

三、对策

(一)扩张型发展战略

利用本省蔬菜发展优势,持续推动特色蔬菜产品生产种植。四川省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应加强宣传并推广绿色有机蔬菜认证及种植。鼓励本地农业龙头企业与当地合作社对蔬菜产前、产中、产后全面合作,并指导种植农户生产技术,促进农民增收。

(二)多元化发展战略

转变传统小农户分散种植的局面,积极探寻多元化发展路径,推广种养循环模式。结合各地区自然资源特点优化产业布局;延长蔬菜产业链,强化蔬菜精深加工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注重农业的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积极开展农旅文化产业活动。

(三)“质量兴农、品牌强农”蔬菜发展战略

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高品质农业品牌。加快建设冷链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积极发展订单直销、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流通方式。

(四)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

鼓励政府实施惠农政策,吸引人才返乡创业,吸引有营销管理才能的人领导农民组织进行蔬菜的生产和精深加工;鼓励政府与当地龙头企业合作,促进农地流转,实施规模化蔬菜种植;鼓励与各类科研院所、学校进行交流合作,增强生产者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生态有机种植技术,同时应注意技术的更迭换代;鼓励开展特色生态蔬菜示范园,提高川菜的影响力和宣传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建立蔬菜购销信息共享平台,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损失。

四、结论

四川省蔬菜产业发展应着重于四个发展战略,综合利用生产、人力资源、特色产品等优势条件,把握市场需求潜力和企业影响力不断提升等机遇,抵御外部威胁,提高本省蔬菜产业竞争力,为农民增收、农村更美、农业变强增添一份活力!

猜你喜欢

四川省蔬菜生产
奇怪的蔬菜
用旧的生产新的!
蔬菜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