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工厂化育秧生产中辅助设备的重要性研究

2019-09-05庞莲香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9年3期
关键词:秧盘流水线工厂化

◎庞莲香

(广西澜光科技有限公司 530022)

一、前言

水稻是广西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206.67万hm2左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向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实行以工厂化育秧为起点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已势在必行。水稻工厂化育秧,是通过专用育秧设备在育秧盘内播土、播种、洒水、盖土,然后采用自控设备进行恒温快速破胸、适温催芽、运输秧苗到秧田进行无纺布育秧管理和起秧运输秧到大田进行机械化插秧的先进工艺,形成一种适用于水稻机械化生产的节本增效的规模化育秧模式。在水稻工厂化育秧过程中,水稻育秧成套设备包括辅助设备的投入使用,可以节约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对推动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发展,对于推进粮食生产增产高效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辅助设备配套的重要性及现状

目前广西育插秧机械化整体水平低,其主要原因除育秧技术不完善、农机农艺融合不足之外,在机械方面,虽然目前育插秧主要环节如播种、催芽、播秧机械设备已相对成熟,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与主要机械化设备相配套的辅助设备配套不齐或配套不合理,影响了水稻工厂化育秧的生产效率和可持续良好发展,如床土、种子上线,播种线上秧盘的拆盘与叠盘,下线后秧盘的转运、摆放、回收、清洁等,这些辅助环节的机械化设备相对缺乏,智能自动化程度低,目前基本由人工完成,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是制约育秧机械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针对工厂化育秧环节辅助设备的不配套、不齐全或脱节问题,逐步开展流水线播种环节中床土、种子的自动输送设备的开发应用;秧盘的转运输送设备开发应用;播种流水线辅助设备秧盘拆盘与叠盘开发应用;秧田秧盘摆盘设备的开发应用;秧盘回收、清洁设备开发应用;水稻育秧关键环节中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的合理匹配方案研究,形成一套育插秧环节全程机械化设备配套的解决方案,是今后在工厂化育秧中亟须解决的问题,辅助设备可促进提高育秧关键设备的工作效率,推动水稻全程机械化可持续发展。

三、辅助设备在水稻全程机械生产中的发展趋势

这几年来,广西在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政策引导下,水稻种植生产正逐渐由传统手工生产向机械化生产转变。在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生产过程中,辅助设备的集成研究与应用,解决水稻生产育插秧环节中劳动强度高、用工量大的辅助工序的配套设备,在提升水稻机械化生产水平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提高本土化育秧基质制备的机械化水平。在现阶段,工厂化育秧大户大多采用本土化育秧基质来进行育秧,在本土化育秧基质的制备中采用自动筛土机、自动碎土机、床土自动搅拌机来进行制作,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并且减少了采用市场上所售基质存在价格较贵、物化性质不适等问题。

2、提高播种流水线自动上土、覆土工序机械化水平。在育秧流水线播种环节中,在撒种前给秧盘上底土和撒种后给谷种覆土两个作业工序中,采用带有振动筛选装置的自动上土装置,上土装置设计有满仓自动停机与空仓自动加料控制装置,实现自动上土和覆土,解决了播种作业时进土堵塞现象,减轻劳动强度,提升了播种作业效率。

3、提高播种流水线秧盘供给及转运的机械化水平。播种时,育秧播种流水线配套秧盘自动供盘与叠盘装置的集成应用,第一可以让经过清洁与消毒后的秧盘可以自动逐个输送到播种流水线上,实现自动拆装供盘;第二让每个秧盘经过育秧播种流水线完成播种后,应用自动叠盘装置,逐个按顺序叠加在一起,达到所需叠加个数后,再进行转运,实现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4、固定育秧工场采用高架天车,很大地提高了育秧工场生产机械化水平。在专用育秧工场地内使用天车进行秧盘输送、田间摆盘、起盘输送、秧苗植保、装车对接、秧盘收集等作业。天车设备特点为:行走平稳,刹车制动装置,具有前进和后退功能;桁架结构,可采用多节联接;搭载喷淋喷雾装置;秧盘、秧苗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设计有与秧苗运输车辆对接装置,该对接装置为可调节伸缩式,适应装车或卸车的高度,方便装运。

5、其他育秧关键环节的辅助设备。如播种下线后秧盘的机械化转运设备;回收秧盘设备;秧盘清洁设备等,提高工厂化育秧效率,突破水稻生产机械化育秧环节全程机械化低的瓶颈。

四、辅助设备在水稻全程机械生产中的优势效益

1、工厂化育秧播种密度高,易于集约管理,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且育出秧苗整齐,出苗率高,可减少病虫害,更加高产。通过水稻生产育秧环节中辅助工序的配套设备集成应用,用机械代替人工劳动,解决水稻生产育插秧环节中劳动强度高、用工量大的问题,扩大育秧工厂育秧能力,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2、通过育秧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的合理匹配,形成了可复制的育秧工厂成套设备的合理配套方案,实现机械化合理衔接,工厂化育秧高效快捷。种子在播种前经过机械进行去杂、清洗、消毒、除水等过程,进入育秧车间,通过自动化设施完成播种、推盘,整个过程不超过10min,大大节省了人力。采用工厂化育秧,按一天开动设备育种8h计算,可供100hm2稻田用,而一个人手工育种最多只能供十几亩稻田用。

3、在固定育秧工场配备有高架天车,一是可以提高移秧、秧盘摆盘的机械化程度,秧苗在工厂催芽区催芽后,将秧苗运输到育秧工场,使用天车输送到育秧田,人员在田块里进行摆放即可;二是实现给秧苗快捷植保,育秧期间采用天车在秧田里给秧苗喷洒农药,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育秧工场所有秧苗的病虫害防治,提高劳动效率;三是采用天车取秧苗、转输秧苗。秧苗卷好,放入秧盘上,利用天车进行输送至机耕道上,然后转移至运输车,运输人员只需要在运输车上等秧苗送上来,接着堆叠整齐即可。秧盘从育秧车间到育秧场田埂,然后再通过高架天车运送到田里,可减少劳动力20人左右。如图1至图3所示。

图1 采用高架天车输送播好种的秧盘移至秧田

图2 采用高架天车进行育秧植保

图3 采用高架天车移送秧苗

五、辅助设备在水稻全程机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水稻种植户的认识不足。辅助设备在水稻全程机械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节省育秧成本。在水稻机械化生产中,大部分农户在育秧过程中只配置了主要的育秧设备,如播种流水线、催芽室等,在其他工序如碎土、上土、叠秧盘、摆盘、秧盘运输等工序还没有实现机械化,甚至有些农户还是按照老旧的传统的劳动方式,农民在这方面的认知不足,投入少,加大了人力及人工成本,农忙时节,出现用工荒的现象,只有不断地为种植户培训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机械化设备应用,才能促进水稻种植机械化辅助设备的可持续发展。

2、产、学、研、推紧密联系不够。根据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工艺流程并满足各工序农艺需求配套的辅助设备有碎土机、破胸催芽设备、秧车、秧架、育秧盘、天车等。近几年,配套设备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是很缓慢。各农机生产厂家在这方面投入不足,创新能力有限;各农业院校和农业培训组织对生产机械培训、推广工作重视不够,农机部门没有及时把适应的、先进的水稻生产辅助设备推广到生产中。需要社会各部门在水稻工厂化育秧的辅助设备方面实现产、学、研、推紧密配合举措,建立农机和农艺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机制,组织农机和农业科研推广单位、生产企事业联合攻关。实现辅助设备的最大化效益,帮助水稻种植户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收入。

3、政府扶持力度不强。最近几年,各级政府加大了在水稻生产机械化方面的投入力度,目前广西正积极探索机械化育插秧结合、农机与农艺融合新路子,努力突破水稻大规模育插秧瓶颈,加大了农机补贴的力度,但补贴的比例和范围还比较小,对水稻机械的倾斜性不强。在工厂化育秧环节中,很多的辅助设备没有列入政府补贴范围内,有很大一部分有购机欲望的农民没有争取到购机补贴,降低了农民对机具的购买力。政府应根据生产发展的形势,及时调整扶持政策,扩大补贴范围和提高补贴额度,以购机补贴政策推动新机具的应用。

六、结论

工厂化育秧的主要优势是利用现代农业装备育秧,能缩短育秧周期,有利于推行规模化、集约化的育秧生产经营。育秧工厂辅助设备与主要设备的合理配套使用,使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减低农民的工作强度,不仅是推动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水稻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应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秧盘流水线工厂化
一种插秧机钵育秧盘的低成本3D打印技术研究
流水线
工厂化养虾到底难不难?做好肠胃管理就成功了一半
秸秆秧盘育苗效果研究
水稻秧盘形变测度方法与等级评价研究
水稻秧盘高速播种配套技术的发展与分析
工厂化生产的钢结构桥
报废汽车拆解半自动流水线研究
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
G0-7“工厂化”井组钻井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