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理念在眼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9-05陈远音曾泳辉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23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评量眼科

陈远音 曾泳辉(通讯作者)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广东 广州 510080)

人性化护理为新型的护理模式,具有个性化、创造性、整体化的特点,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在社会、心理、精神上的舒适状态,减少患者不适感觉[1]。患者要接受手术治疗心理上会比较脆弱,患者不但要担心自身疾病还担心手术风险,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2]。人性化护理在专业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中体现,以手术室整体护理理念为基础,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本次研究分析在眼科手术室开展人性化护理理念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间需要进行手术的眼部疾病患者70例,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及病史调查,排除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量法进行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20例,年龄在19~78岁之间,平均年龄45.8岁,其中青光眼患者7例、白内障患者5例、视网膜脱落患者9例、眼外伤患者11例、斜视患者2例、其他眼病患者1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区间18~88岁,平均年龄45.3岁,其中青光眼患者7例、白内障患者5例、视网膜脱落患者12例、眼外伤患者8例、斜视患者2例、其他眼病患者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眼科手术过程中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工作,做好眼科手术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并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术后陪同患者回到病房,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做好患者交接。观察组患者,进行眼科手术过程中开展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工作[3],方法为:

1.2.2.1 术前护理 在术前做好疾病宣教工作,可采取视频、疾病宣教的小册子,同时使用眼球模具等方式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目的、疗效,让患者对术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有心理准备,说明本次手术的麻醉方式并与患者家属保持沟通,让患者家属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做好患者心理辅导工作,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眼科手术使用局部麻醉和表面麻醉,所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意识是清醒的,告知患者在手术中有不舒服,如咳嗽、打喷嚏等应提前告知手术医生,嘱咐患者在术中应保持不动,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如医生在术中有特殊操作之前及时告知患者,让患者有心理准备后再进行操作,护理人员对患者心中出现的疑惑及时进行解答,患者应在护士陪同下进入手术室,减少患者紧张感。

1.2.2.2 术中护理 进入手术室后搀扶患者上手术床,并在术中对患者关怀、体贴、周到,在护理人员开展每项操作前应向患者提前解释,经过患者同意后再进行操作,动作应娴熟、轻柔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将手术室温度调节舒适,避免患者产生不适感觉,最大程度满足患者需求。

1.2.2.3 术后护理 在手术操作完成后告知患者手术已经成功,并为患者擦拭脸上血迹,观察患者是否有术后并发症发生,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术后饮食应利于患者顺利排便,建议患者多使用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食物,避免剧烈咳嗽和运动,避免揉眼动作,按照医嘱点眼药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经多年的临床应用证实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准确地反映有焦虑倾向患者的主观感受。得分越高则焦虑状态越严重。

1.3.2 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 本测验为短程自评量表,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得分越高则抑郁状态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得到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及并发症情况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P<0.05说明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

观察组35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并发症1例,表现为眼周肿胀,并发症发生率2.8%,对照组35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表现为眼周肿胀5例,角膜水肿4例,并发症发生率25.7%,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3.1 人性化护理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模式下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眼科手术因治疗部位特殊需要对患者施行局部麻醉,患者均在清醒状态下完成手术,完全不影响听觉和感觉,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将自己与患者换位思考,体会患者的感受,临床护理工作应凭借爱心、责任心、耐心关爱患者[4]。随着临床护理技术和观念的更新,涌现出众多新型护理管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模式就是其中一种,让护士在临床护理中让患者有真实的感受,该模式的过程中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完善的临床服务,并在最大程度上推动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手术患者特别是眼科手术患者为特殊人群,在手术过程中会有异样的体验,应在手术中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尊重及理解,更应加强患者人文关怀管理,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降低手术风险,同时注意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对患者进行干预,改善患者情绪状态,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完成手术操作[5]。

3.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明显比对照组轻。

3.3 在手术室开展常规护理同时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改进临床护理方法,通过加强临床护理的管理,提高工作质量。通过加强人文关怀护理,改善患者手术环境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积极有效地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被尊重感。综上所述,在眼科手术中开展积极有效人文护理工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评量眼科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