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9-09-04何世松贾颖莲

职业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何世松 贾颖莲

摘要: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汽车行业发展及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构建“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做法,并结合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实践,指出了实施“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阻力,最后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校厂交替;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07-0052-05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使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作为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主体,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成为摆在高等职业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与产业匹配情况分析

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内地共有182所高等学校(含11所普通本科高校和171所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1],除去二年制(中高职接续培养的后两年)和五年一贯制的专业外,还有164所高校开设了三年制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除去西藏、宁夏、青海(无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制造产业)和上海(汽车制造大市无高校开设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之外,这些专业点分布在2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见下页表1)

从2016年国家统计局和地方统计局的数据来看,全国汽车产量排名前7位的省市分别是广东、重庆、上海、吉林、广西、湖北、北京。其中,广东全年汽车产量达280万辆(占全国的10%),其他6个省市产量均超过200万辆。安徽、江苏、河北、辽宁四省都在100~150万辆车之间紧随其后[2]。

从表1中可看出,作为汽车制造大省的广东、广西、北京等地,却少有院校开设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而居全国第三的汽车制造基地上海竟然没有任何一所高校开设该专业。广西柳州汽车产量达230万辆,该市仅有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所高校开设该专业,与产业发展极其不相匹配。反过来看,开设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最多的前三位是四川、河南和山东,2016年全年汽车产量分别为60万辆、58万辆、86万辆,两者对比一看,也不相匹配。

单从笔者所在的江西省来说,开设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院校有9所,其中高职院校7所。(见表2)

江西本土整车制造企业江铃汽车、昌河汽车、汉腾汽车、陆风汽车等品牌2016年产量为54万辆,省内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设置情况与汽车制造产业现状不完全匹配,有供过于求的趋势,提醒有关高职院校要谨慎新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当然,在人才自由流动的今天,毕业生可自由选择想去的地区和企业,前提是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

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任何专业的培养目标都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2年发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修订版于2018年底发布),国家层面已确定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定位于为汽车(含新能源汽车)行业生产一线培养汽车制造、装配、调试、试验、质量控制、生产现场管理等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

然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下,不同的地区因原有基础、发展理念和发展势头不同,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完全一致,因而要在国家层面的目标之下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地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创新。比如大部分地区的汽车焊接岗位和钣喷岗位在逐步实施“机器换人”,因此有关课程内容就需调整。同时,人才培养目标要符合学生(毕业生)职业成长规律,设定一定的梯度(如操作→技术→管理)和中长期发展岗位目标(如技术负责人→部门经理→企业高管等)。

三、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为了更好地确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与突破口,我们从国家示范校(骨干校)、各省市区高水平优质高职院校、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等项目建设方案、学校官方网站等渠道,分析研究国内开设该专业的部分高职院校探索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详见下页表3。

纵览上述各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论学校办学历史、办学地点、办学特色,共同之处就是这些学校的汽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多都含有“交替”这个关键词。也就是说,以时间交替或地点交替进行工作与学习的安排,是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自觉选择。同时,我们也发现,大多高职院校因与其合作的汽车制造企业偏少或合作阻力较大,没能持续进行校企间的交替培养,而且往往也只能勉強进行一轮的交替,影响了汽制专业最终的人才培养效果和质量。

四、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建

(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在于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缺一不可的关键环节。

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高职学生生源素质普遍不高的现实,构建“校厂交替”(在校学习、进厂实习交替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大学三年期间分别在入学初、大二、毕业前安排三轮“校厂交替”,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岗位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培养符合转型升级背景下汽车制造行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这种“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可较好地实现工学结合、理实融通,即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理论实践融合交替进行,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

不单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受益,“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还可延伸扩展到大多数装备制造类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去。

(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主要载体,实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总和,所以还包括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和评价考核。一般来说,构建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其所在学校类型、层次、水平、定位、生源、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该专业对应的产业发展与变革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培养需要。

在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构建并实施了“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在长期思考“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个根本性问题过程中总结完善而来的,能较好地培养高职学生的技术技能与职业素质。

在构建“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等会议,请省内外职教专家和汽车制造企业高級技术和管理人员问诊把脉,结合学院的办学经验,不断总结、不断提炼、不断完善,使该模式更好地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五、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探索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始于1958年的机械系汽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条件较好。近年来与本地区整车制造企业江铃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企业格特拉克等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在实施“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曲折但有益的探索。

(一)实施阻力

要实施“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校企合作企业,否则很难保证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之间交替轮换。而大多数高职院校面临的现实是愿意合作的汽车制造企业不多,且本地汽车企业和新能源汽车企业难以满足“校厂交替”数量和质量的需要。

另外,要想三年实施三轮“校厂交替”,对校内专任教师的技术技能、校外兼职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如果三轮交替只是完成地点的轮换,而教学全由校内专任教师带队指导的话,培养效果和培养质量会大打折扣。

(二)实施对策

为了有效实施“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克服上述两大阻力,同时在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开发建设一批在线开放课程

基于“互联网+”开发MOOC或SPOC等在线开放课程,有助于全面实施“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可不受时空限制地实施教学过程[4]。高职院校要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构建学生实习管理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对“校厂交替”中流向企业的学生进行过程控制,参与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学生一律纳入闭环管理。

2.校内共建“交院佳时特生产性实训基地”

三年三轮“校厂交替”并不强求一定都去工厂,如果能校企共建“校中厂”,在校内既能实现生产,又能实现教学,这对于教学安排来说无疑更为方便和灵活。比如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就与江西佳时特公司等企业在校内共建了“交院佳时特生产性实训基地”,基地承接了江铃汽车、洪都汽配等公司的汽车零部件加工业务,因此可安排真实有效的实习环节,从而在校内便能实现“校厂交替”。

3.学院教师与企业员工双向流动

学院教师与企业员工双向流动是指在不改变与原单位人事关系的前提下,学院教师短期(比如6个月)流向企业从事与所教专业(或课程)相同的工种(岗位),同时企业员工短期(比如6个月)流向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培训)等工作[5]。

这种方式,一是锻炼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二是增加了企业教师的数量,有利于实施“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从实践效果来看,双向流动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要求和阻力更大,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传授职业技能,也要培养工匠精神,最终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工匠之师。

4.校企合作开展应用技术开发

“校厂交替”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要能长久地实施下去,对参与人才培养的企业的积极性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互惠共赢的奋斗愿景,有利于校企合作的长久持续。校企合作开展应用技术开发,如共同申报课题、专利和科技成果,解决生产技术实际难题等,有助于落实落细合作成果转化,更好地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续性。

5.双向互培学生和员工

在当前校企合作大环境不利于激发企业积极性的背景下,企业愿意接纳学生实习实训,一般都有明确的利益可图,比如想录用学生、工人短缺、承担社会责任树立社会形象等。反过来看,高职院校如果能承担企业的入职员工和转岗员工的培训,对企业来说,校企合作就不仅仅是付出了,在付出的同时也有看得见的收获。为企业培训员工的这种行为,也是高职院校进行社会服务的一种表现。

6.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有别于传统的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实施的一种育人模式,其教育对象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企业员工。对于学校的学生来说,学徒过程中的一部分时间在企业从事生产,一部分时间又在学校学习,这与“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不谋而合,所以有利于促进“校厂交替”的实施。要注意的是,在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场所,“师傅”的遴选对于人才培养质量来说尤为关键,一定要从严把关,“师傅”不仅要有技术,更要有良好的人品。

(三)实施成效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省级骨干专业,以本专业为核心申报的“交通装备设计与制造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立项为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的“汽车零件数控加工”“机械加工刀具选择及使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与装配”等课程批准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Creo三维建模与装配”“AutoCAD图样绘制与输出”等课程立项为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适岗课程”系统化教学改革》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教学改革优秀案例,2014年与华东交通大学联合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方向)应用技术型本科层次人才,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成果为核心申报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2332”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十年探索》的项目荣获2017年江西省高校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辦学50多年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在全省各类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毕业生就业、创业、“专升本”等工作成绩显著。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能较好地适应我国汽车制造、汽车售前售后等相关行业的岗位任职要求,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实践表明,这种典型的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与行业企业发展同步的技术技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场意识。这种校企交替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可迁移复制到大多数高职专业中去实施。如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实施的“校船交替”人才培养模式[6]、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专业实施的“校线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都较好地解决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困境,提升了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和稳岗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9月印发的《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校厂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恰恰是需要双主体育人的典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是扩大优质职业教育供给的重要方面,是今后一段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突破领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7年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备案结果[DB/OL].[2017-03-13].http://www.zjchina.org/mspMajorIndexAction.fo.

[2]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2-28].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2/t20170228_1467424.html.

[3]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4]贾颖莲,何世松.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现状分析与路径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4):76-80.

[5]何世松,贾颖莲.行业企业职工与高职院校教师“双向流动”的现状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7(8):11-14.

[6]何世松,贾颖莲.高职轮机专业“校船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5(8):6-9.

(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