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效果研究
2019-09-02伍先明李爱琼马文杰
伍先明 李爱琼 马文杰
423000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1,湖南郴州
423000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2,湖南郴州
糖尿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当前尚无法完全治愈,并且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的特点,不仅危害患者健康,还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当前在治疗糖尿病时,通常以药物为主,尤其是注射胰岛素,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低血糖等,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本文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40 例,⑴入选标准:①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②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⑵排除标准:①不愿意参与研究者。②临床资料不完善者。③药物禁忌证或过敏史者。④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病变或恶性肿瘤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70例。观察组女30例,男40例;病程2~15年,平均(8.3±3.1)年;年龄(70.6±10.4)岁。对照组女32 例,男38 例;病程2~16年,平均(8.5±3.3)年;年龄(70.9±1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胰岛素用药方案,即运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刚开始治疗时,剂量为0.44 U/kg,并且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对胰岛素用量进行调整,于三餐前给药,3 次/d,15 d 为1个疗程。②观察组:观察组运用胰岛素泵治疗,即通过胰岛素泵持续输出门冬胰岛素,刚开始用药时,剂量为0.44 U/kg,其中选择全天用药量的1/2 为基础用药量,而余下的1/2药量则于三餐前通过追加的方式注入,1个疗程为15 d。
表1 两组各项指标对比(±s,mmol/L)
表1 两组各项指标对比(±s,mmol/L)
组别 n FPG 2 hP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70 10.4±1.6 6.9±0.8 15.7±3.3 9.5±1.3观察组 70 10.8±1.4 5.7±0.6 15.9±3.1 7.6±1.1 t 0.863 9.154 1.463 10.782 P>0.05 <0.05 >0.05 <0.05
观察指标:观察以下指标:①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包括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 血糖(2 hPG)。②低血糖发生率。③血糖达标时间。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2 hPG 和FPG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治疗后的FPG 和2 hPG 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其他指标比较: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为(5±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低血糖2例,发生率为2.86%,而对照组发生低血糖6例,发生率为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近年来,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而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不仅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1]。有文献报道,高血糖的糖毒性和胰岛素抵抗(IR)的持续存在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出现损害的一个主要原因,并且IR 越明显,血糖水平越高,所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IR,从而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对控制血糖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在病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通常情况下发并非“死亡”,而处于“休眠”状态,此时高血糖损害有可逆性,但若控制不及时,易出现衰竭甚至不可逆,危害性较大。门冬胰岛素作为比较常见的一种药物,虽然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但是采用皮下注射的给药方法,起效较慢,并且容易出现低血糖事件,无法获得满意疗效[3]。而胰岛素泵通过模拟人体正常胰岛素分泌模式,可平稳降低血糖,满足人体生理需求,并且还能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从而有效控制高血糖[4]。此外,与传统皮下注射胰岛素相比,胰岛素泵还具有不良反应小、起效较快、操作简单以及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尤其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糖水平控制更合理、达标时间更短,这一结果与鲁琼等研究报道一致[5],说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具有较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上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不仅可以控制血糖水平,还能预防低血糖事件,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