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天鹅》作品的艺术继承与创新

2019-09-01孙雁雁

戏剧之家 2019年21期
关键词:刘德海天鹅创新

孙雁雁

【摘 要】刘德海是我国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是琵琶界的领军者,刘德海先生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对琵琶演奏进行了创新,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演奏技艺出神入化,促进了琵琶艺术的发展,其创作的琵琶作品,不管从演奏手法还是音乐构成来看都堪称艺术瑰宝。琵琶曲《天鹅》是刘德海先生的一部代表性作品。本文将从《天鹅》琵琶演奏的艺术继承与创新方面展开论述,分析《天鹅》琵琶曲的艺术表现手法与创新精神,深刻体会刘德海先生传递的人生信念。

【关键词】琵琶演奏;刘德海;天鹅;艺术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1-0060-02

刘德海作为琵琶音乐的先锋人、领军者,由于受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曾说“创作并非创造,创造并非创新”的理念,什么是创新?并非掩盖旧传统,求变求新,而是在保旧的基础上求变求新,继承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就是进行创作的源泉。分析《天鹅》全曲,看刘德海先生在求变求新的艺术道路上如何创新。

一、琵琶演奏艺术的创新

(一)《天鹅》创作背景

《天鹅》这首琵琶乐曲是刘德海先生在1984年创作的作品,是他“人生篇”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文艺政策的调整,让很多作曲家在创作形式以及艺术构思方面得到了更多的展现,开始深入挖掘音乐艺术中的审美,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赋予了刘德海先生更多的创作灵感。刘德海先生的内心情感丰富细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敏锐的洞察力,影响着他的人生感悟,从而激发出创作的灵感。传统乐曲《海青拿天鹅》琵琶演奏中,描绘的是天鹅被海青捕杀的场面,刘德海先生用优美的旋律描绘出天鹅积极向上的姿态,将最好的一面呈献给观众,从而映射自己对于人生的追求。

(二)刘德海的创新

1.开拓创新。祖籍河北省沧州市的刘德海先生,从小就对音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钟爱民族乐器。1957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主修琵琶专业,并系统学习了西方音乐理论。刘德海先生在创作之路上一去不复返,先后创作了很多乐曲,比如《十面埋伏》,利用各种新颖的技法展现了“十面埋伏”的场景。在世界多个国家举办了多场音乐会和讲座,打开了琵琶演奏文化通往世界的大门。在担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期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的琵琶演奏人才,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学方法与演奏手法,将民族文化与艺术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琵琶艺术思维。在追求琵琶的道路上,坚持创新,将东西方音乐元素相互结合,创作了“正反弹”手法,让琵琶演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求变求新。刘德海先生在继承传统文化上坚持自己的原则,求变求新,以变求不变,琵琶曲目要想让现代社会所接受,就需要进行创新。刘德海先生深知这样的问题,所以将很多传统的曲目进行了改编,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如何在变与不变中进行转换,变即是创新,用新的手法与技巧,顺应时代的发展;不变则是曲目表达的内涵与境界。刘德海先生始终坚持优选原则,在改编曲目时把握火候,稳中求胜,保证琵琶的传承实为“不变”,承担创新实为“变”。

(三)新民乐的创新

新民乐创新就是通过别具新颖的演奏形式突破传统音乐演奏,由站立取代坐立,美丽的着装,优美的旋律,为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听盛宴。第一,听觉创新。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带动艺术的发展,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气息,充分体现出时代的内涵。传统的音乐作品都有浓厚的思想色彩,所反映的内容正是一个时代的发展。新民乐与传统音乐相比,更加生活化、自由和活泼。通过优美的旋律,从内而外散发出快乐,加入摇滚、爵士等西方文化,将二胡、扬琴、琵琶引入其中,让整体音乐风格别具匠心,让听众沉浸其中。第二,视觉创新。现代形式的演出,包装演奏演员与演奏舞台。通过演奏者的动作,借助琵琶演奏方式,将刻板、封闭的传统演奏形式废除,加一分随心和自由。着装设计中要加入时尚元素,统一着装,为听众呈现出独特的视觉体验。

二、《天鹅》琵琶演奏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一)作曲技术

1.“紧打慢唱”。“紧打慢唱”艺术表现手法是京剧唱腔中的一种,因为不受节拍的控制,在演奏方面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演奏速度与演奏节奏方面能够伸缩自如,能够表现出强烈的戏剧色彩,在京剧中应用较为广泛,将“紧打慢唱”的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到《天鹅》琵琶演奏中,能够表现出天鹅不畏艰险的冒险精神。

2.新颖节奏。新颖的节奏在《天鹅》琵琶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大拇挑的42小節低音、入板前大拇指起始部分、左手装饰音、结尾“六连音”等,这些节奏的旋律都集中在中指,左手上弦音嵌入其中,与右手相互配合,在手指的交替中音量由强减弱,唯美地勾勒出天鹅逐渐远去消失的背影。

(二)传统技术

1.左手技法。琵琶曲演奏曲目中很少使用左手进行来回不断的跳跃,但是在《天鹅》琵琶曲中,每一个层次的首句都是利用左手进行从低到高的低八度转换,来表现天鹅的叫声;“一对一”轮指强调的是左手和右手的配合,遵守“换指不换把”的原则,让左手保持动作快捷。

2.右手技法。右手技法有泛音、变换右手的弹奏位置、旋律在大拇指的连续遮分、风点头等技法,在进行泛音演奏时,要注意左手和右手的配合;刘德海先生对于音色的变化较为重视,在创作的曲目中,经常会来回变换右手弹奏的位置表达音色强弱的变化过程,在《天鹅》演奏曲目中使用该技法可以表现出天鹅划水时的轻松姿态;将旋律放在大拇指所在的弦中,能够让人更加明显感觉到音色的反差。

在传统曲目的演奏中,一般都是将旋律放在食指,在琵琶曲目中将里弦作为旋律音的表现形式还从未出现,这也是《天鹅》曲目能够受到听众欢迎的重要原因;风点头指法在传统曲目中较为常用,用小臂的力量进行演奏,音色醇厚。而《天鹅》演奏中是用手腕的力量进行弹奏,音色明亮,有一定的线条美。

3.音响效果。《天鹅》这首琵琶曲目中出现了很多新技法,让琵琶演奏的艺术表现力变得更加浓厚。《天鹅》在音响效果方面采用了“擞”“反弹”“拍弦”“勾搭”以及“弦上发音”的技法。“擞”在琵琶演奏中较为常用,在众多传统的曲目中都有出现,但是在刘德海先生的音乐感染下,对其进行了创新,连续出现的打带音深刻表现了天鹅的灵动美;“反弹”是吉他的反弹指法演变而来,而“反弹”在《天鹅》演奏中成为了指法的典型代表,在刘德海先生的创新下,让琵琶在进行作品演奏时变得更加具有表现力;“拍弦”是《天鹅》乐曲中针对天鵝高飞动作而创作的一种新指法,传达出了一种视觉效果;“勾搭”是对天鹅的姿态进行模仿,音色由浅而深,由远而近,产生了极好的音响效果;“弦上发音”是通过左手摁音的方式,使用左手食指将音色拔高,在《天鹅》琵琶演奏曲目中得到了大量的使用,突出了琵琶乐器的特色。

三、影响《天鹅》艺术表现力的因素

(一)想象力

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是最美好的存在,音乐作品存在一定的抽象概念,需要从内心感受音乐作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而想象力对于琵琶演奏而言非常重要。演奏作品时,需要将自身对作品的理解通过想象力进行演奏,演奏家需要在自己的脑海中勾画一幅作品,将自己沉浸在勾勒的作品中,而沉浸其中则需要极大的想象力。富有想象力的演奏者才能够将曲目与听众联系在一起,想象力越丰富,演奏越动听,越能够打动听众。比如《天鹅》琵琶演奏曲目,利用想象力带给演奏者的力量非常大,学习第一个音色,在脑海中浮现出天鹅在水中浮游的场景;通过反弹和打滑音技法想象天鹅抖动羽毛的场景;拂扫轮描绘出天鹅不畏艰险的精神,想象自己置身于暴风雨中,用想象力感受天鹅的世界。

(二)演奏状态

天鹅的形象深入人心,圣洁、壮烈、淡然,在《天鹅》这首琵琶演奏曲目中将天鹅高贵的气质进行展现,表现出天鹅不畏艰险的顽强精神。演奏时不仅需要有娴熟的技法,还需要有良好的演奏状态,流畅的气息,起伏的动作也非常重要,演奏状态是完成一个作品的前提。比如《天鹅》琵琶乐曲中,勾搭演奏的一段,描绘天鹅渐渐飞远的场景,刚开始是近处,演奏动作较小,气息平稳,随着天鹅逐渐远去,演奏者的身体慢慢舒展,天鹅飞往更高的地方,演奏者的身体完全释放,头高高扬起,仿佛自己就是那只逐渐远去的天鹅。第二段是天鹅在水中玩耍嬉戏的场景,演奏者随着情节的推动逐渐丰富,右手起落迅速,左后拉弦丰富,左手与右手的配合能够让音乐情绪不断变化,让整个琵琶演奏过程变得充满活力。

(三)作品整体把握

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都有其背后的故事,是作曲家对所处的社会背景下得到的人声感悟,当我们处于乐曲中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理解在大环境下作曲家的心理历程。《天鹅》琵琶乐曲是刘德海先生“人生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凝聚了刘德海先生对于人生的体验,用天鹅暗喻自己的人生。虽然一路经历的坎坷无数,但是仍然保持一颗追求自由的心境,只要将作品理解透彻,才能够领悟作品背后隐藏的含义。

四、结语

《天鹅》在刘德海先生的创作下,描绘得惟妙惟肖,通过琵琶演奏的形式,将天鹅顽强不屈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不管从艺术形式还是表现内容方面都能够深刻体现出我国的传统特色。借助《天鹅》表达出刘德海先生对于艺术的崇高追求,对琵琶演奏曲目的传承和创新都需要借助研究成果作为创作的基础。因此,对《天鹅》艺术作品的继承和创新是新一代琵琶艺术爱好者为之奋斗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欣洁.浅论刘德海《天鹅》琵琶作品的艺术继承与创新[J].艺术评鉴,2017,(3):19-21.

[2]王丽娟.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刘德海和他的琵琶曲《天鹅》[J].黄河之声,2011,(1):22-24.

[3]刍议琵琶作品《天鹅》[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4]刘奕辰.论刘德海琵琶艺术的哲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5]程璐.琵琶曲《天鹅》的艺术表现手法分析[D].山西大学,2015.

[6]李庆.刘德海与现代琵琶艺术浅谈[J].明日风尚,2018,(2):29.

[7]苑文卉.刘德海琵琶创新技法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J].艺海,2015,(2):59-60.

[8]靳钦涵.四弦吟,人生情—浅析刘德海的琵琶曲《天鹅》[J].戏剧之家,2015,(3):37.

猜你喜欢

刘德海天鹅创新
琵琶哲人刘德海与他的《哲学笔记断想》
“刘德海音乐艺术周”系列活动举办 83位演奏者奏响《十面埋伏》
“热跑”天鹅
天鹅之死
天鹅
数学与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