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元素在《孽海花》中的叙事功能研究

2019-09-01张力丹

戏剧之家 2019年21期
关键词:戏曲

张力丹

【摘 要】《孽海花》作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小说叙事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丰富,历来以其结构工巧、文采斐然为人称道。但小说中诸多有关戏曲的内容往往被人忽视,其实意味深厚,值得学者研究。本篇文章将依其所起的作用分类,探讨《孽海花》中的戏曲元素其独特的叙事功能,让读者了解戏曲元素的使用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情节起承转合等方面的重要性,以期略提升戏曲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

【关键词】《孽海花》;戏曲;叙事功能

中图分类号:I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1-0014-02

《孽海花》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前六回为金松岑所作,后将之委托与曾朴。曾朴在原作基础上扩大了格局,“用主人公做全书的线索,尽量容纳近三十年来的历史,专把写有趣的琐闻逸事,来烘托出大事的背景”①,以状元金雯青和“女状元”傅彩云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展现了晚清到民国时期中国以及海外广阔的社会图景。其中涉及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维新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深刻揭示了士人阶层由被封建思想禁锢、愚昧腐朽到逐渐觉醒、走向反抗的思想转变过程。鲁迅评价《孽海花》“结构工巧,文采斐然”②,小说之精彩程度可见一斑。但最令笔者感兴趣的是小说中涉及的诸多戏曲方面的内容,在小说的创作的过程中,戏曲并不是必备元素,但有了戏曲元素的融入,发挥其独特的叙事功能,许多作者无法直言的事情都可借戏曲向读者作暗示,这无疑使得小说故事的展开更加精彩纷呈,意蕴隽永,韵味十足。

一、记录史实秘史,赞扬革命人物

《孽海花》中有诸多歌颂中国将领英勇抗击帝国主义入侵的戏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花哥曲》。第六回中金雯青受邀听戏,一位在黑旗军里当过女兵的苗女唱了一支《花哥曲》,此曲在小说中大有深意。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花哥曲》中点明了战争的起因:“法国通商逼阮哥,得了西贡,又要过红河”,“镇守了保胜、山西好几年,保障了越南固了中国的边!惹得法人真讨厌,因此上又开了这回的大战!”③《花哥曲》向人们揭示了帝国主义实行殖民扩张,企图从越南入侵中国的阴谋。同时赞扬了刘永福、冯子材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纸桥一战敌胆落,手斩了法国大将李威利”④,刘永福将军率领黑旗军镇守保胜、山西等地,支援越南,抵抗法国军队入侵,保护了中国一方边境的安定。但是朝中主和派如黄佐炎却收受法帝国主义的贿赂,六调刘永福,并在局势大好之际悄悄签订了割地赔款条约,曲中唱道:“越王忽死太妃垂了帘,阮说辅政串通了黄佐炎,偷降法国把条约签,暗害将军设计险!”⑤又有:“约了法军来暗袭山西,里应外合的四面火起,直杀得黑旗兵辙乱旗靡,只将军独自个走脱了单骑。”⑥由于刘永福将军属于主战派,得罪了权贵,黄佐炎派奸细暗中与法军勾结,设计坑杀刘永福和黑旗军,幸得老将冯子材率军队前来支援,“敌人全力来进攻,炮声隆隆弹满空;将军屹立不许动,退者手刃不旋踵”⑦,众将誓死抵抗,追击敌军二百里转败为胜。这一曲铿锵有力的《花哥曲》既披露了法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野心,启示人们认识法帝国主义的险恶真面目;又大力赞扬了刘、冯等中国将领英勇战斗、保家卫国的英勇无畏精神。

二、暗示人物命运,展示故事框架

小说第八回谢山芝在船上开局,邀金雯青等人相聚。众人行吟对酒,端的是意气风发,好一派欢乐之景。然歌舞升平中已见着颓败之景,就在席上众人行的《彩云令》中,主人公的结局早已有了定数。“用还魂记曲文起句,第二句,用曲牌名,第三句,用诗经,依首句押韵。韵不合者罚三杯。佳妙者各贺一杯。再用唐诗一句,有彩云两字相连的飞觞,照座顺数,到‘彩云二字各饮一杯,云字接令。”⑧这个新鲜的酒令用《还魂记》中的戏文与曲牌并不是作者随意安排之,此中有其独特的影射意味。戏曲《还魂记》中有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成就两世姻缘的情节,此处恰恰暗示小说主人公金雯青与傅彩云也有同样一段两世姻缘。在小说第二十八回,金雯青病重,指着彩云说:“你别冤我,哪里是彩云?这个人明明是赠我盘费进京赶考的那个烟台妓女梁新燕,我不该中了状元,就背了旧约,送她五百两银子,赶走她的。”⑨又说:“我当时只为了怕人耻笑,想不到她竟会吊死!”⑩原来十五年前金雯青抛弃了助他赶考的佳人知己梁新燕,害她上吊自杀了。所以十五年后,金雯青见到了与梁新燕如此相似的傅彩云就“耳鬓厮磨的端相的不了,不知不觉两股热泪,从眼眶中直滚下来,口里念道:‘当时只道浑闲事,过后思量总可怜'”,“只是上下打量,低低念道:‘愁到天地翻,想看不相识'。”?金雯青断定彩云就是梁新燕的转世,来寻他再续前缘。正是有了这段因,才有了后来种种纠缠。不过与《还魂记》大团圆的结局不同的是,金雯青与傅彩云之间是以悲剧结尾,而且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在第六套《彩云令》中,金雯青亲手为自己写定了结局:“美夫妻图画在碧云高,最高楼,风雨潇潇。”飞觞:“彩云易散玻璃薄。”?在经历了求取为妾、出使西方、彩云偷情种种事件之后,果不其然最后故事以惨淡收场:金雯青身死,傅彩云出走。作者借着七套《彩云令》,将主人公的命运作了巧妙的暗示,也将小说的故事框架囊括其中。这种写作手法与《红楼梦》中“警幻仙曲演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丰满人物形象,塑造典型性格

《孽海花》中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成功,这其中戏曲发挥了其重要作用。就说女主人公傅彩云,她是一个勇于反抗、勇敢追求自由、突破封建礼教束缚的女性形象,而戏曲元素的加入对彩云的形象和个性塑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小说中作者对彩云的描写,无论是在仪容服饰还是在交友应酬方面都已经展现出其美貌、活泼的形象。而在小说第十二回中,德国维多利亚女皇唱了一首曲子夸赞彩云,“惊鸿照海天龙迷,瑶台绰约下仙子”,还封彩云为又美丽又风流的“放诞美人”,通过这首曲子彩云的形象更加鲜明动人,彩云的真趣艳情叫外国人都为之倾倒了。再者,彩云是一个敢于反叛封建礼教的人,她不甘委身后院,而是勇敢地走出去追寻独立、自由,所以才会与金雯青出使西方、学习德语、结交权贵,她与武生孙三儿的相识以及后来一起出走上海也是她大胆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表现。作者安排彩云与一个叫五妞儿的女戏迷气味相投,常一起去看戏,所以才会和武生孙三儿结识,两个一个在台上唱戏,一个在楼厢看戏,“不住地把眼光向楼厢上睃,不期然而然的两条阴阳电,几次三番地要合成交流,爆出火星来”,“表面上彼此只说了一句话,但四目相視,你来我往,不知传递了多少说不出的衷肠。”?彩云的个性追求使得她虽然对金雯青有感情,但却不会忠于金雯青。且彩云从不以优伶妓女的身份为卑,与孙三儿发生感情也是必然。而在金雯青死后,彩云虽然悲痛,却仍然选择出走,逃离封建束缚,与孙三儿一起出走上海,去度他们优伶社会的生涯。

四、加大批判力度,揭露社会现实

小说中的涉及的官员非常多,大至朝廷要员,小到地方知县。在官场上无论是好友聚会还是同僚应酬都不得少,但凡这些官员开局聚在一处,无论是为交游宴享还是议论公事,都要点妓子陪同,唱豪宴、唱赏荷。听戏看戏是这些官员社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这其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意味呢。作者对诸如巡抚达兴等纨绔官僚进行描写时,写其只晓得提倡声技,在衙门里笙歌彻夜,锣鼓喧天。不着他笔,其为人品行早已暴露无遗,更不必说贪污受贿等事了。更有官员如江以诚之流为巴结上级,挖空心思投其所好,花重金聘请名伶,“在衙门里,专做抚台的戏提调,不管公事。”?这些现象在官场早已屡见不鲜,甚至朝廷内外之间还互相勾结,左右官员选拔,但因其中未涉及戏曲方面的内容,故此处按下不表。除了官员外,宫中之主的生活也与戏曲密不可分。作者就描写了一段慈禧太后唱戏的场景:“太后非常快慰,天天在园里唱戏。又手编了几出宗教神怪戏,造了个机关活动的戏台,天精从上降,鬼怪由地出,亲自教导太监们搬演。又常常自板了观音,叫嫔妃福晋扮了龙女、善财、善男女等,连公公扮了韦驮;坐了小火轮,在昆明湖中游戏,真是说不尽的天家富贵、上界风流。”?皇帝苦痛无权,沉迷后宫,诸事皆由太后做主。历来史学家对慈禧太后的评判已多,笔者不再赘述,而作者用一个内监门私下议论的关于老佛爷时“白狐转世”的传说对其做了谴责。此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国家的统治者却縱情声色,任意挪用军款满足私欲,甚至与帝国主义勾结残害忠良,种种恶行不正应了那老佛爷为白狐转世扰乱江山的传说吗。不着太多笔墨,作者已将晚清政府之衰败趋势、官员之腐朽面貌披露得淋漓尽致了。

小说《孽海花》对戏曲元素的运用是多方面的,从人物形象塑造、情节铺陈起伏等方面都展现了戏曲元素的融入,读者可以从戏曲中品味出作者要表达的特殊意味。戏曲元素的加入无疑使得作者将《孽海花》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鲜明、故事框架建构得更加严整,对英勇革命者的赞颂更加铿锵有力,对现实社会的揭露谴责力道更加入木三分,还记录了众多奇闻秘史。同时,《孽海花》中戏曲的运用也是作者对宋元杂剧、明清小说等文化传统的承袭,比如七套《彩云令》,此前笔者已做相关论述,更展示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如诗词一样,戏曲对于中华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学术界广泛关注。

注释:

①魏绍昌编. 孽海花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07:128页.

②鲁迅著. 中国小说史略[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1.08:188页.

③曾朴著. 孽海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45-46页.

④曾朴著. 孽海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46页.

⑤曾朴著. 孽海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46页.

⑥曾朴著. 孽海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47页.

⑦曾朴著. 孽海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47页.

⑧曾朴著. 孽海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59页.

⑨曾朴著. 孽海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17页.

⑩曾朴著. 孽海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17页.

?曾朴著. 孽海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58-59页.

?曾朴著. 孽海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61页.

?曾朴著. 孽海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81-282页.

?曾朴著. 孽海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43页.

?曾朴著. 孽海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42-243页.

参考文献:

[1]曾朴著. 孽海花[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魏绍昌编. 孽海花资料[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07.

[3]鲁迅著. 中国小说史略[M].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08.

[4]李华、何志平著.论《孽海花》艺术形式的矛盾性[J].明清小说研究,1992,(第1期).

[5]杜柯,张静著.《孽海花》中傅彩云的形象分析[J].新丝路,2016,(第11期).

[6]雷蕾著.《孽海花》中金雯青悲剧命运解读[J].大众文艺,2017,(第1期).

猜你喜欢

戏曲
戏曲从哪里来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现代戏曲——养儿防老
明代戏曲乐师顿仁考略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稀见女作家戏曲三种考述
清代中后期戏曲表演理论的演进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