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客家文化对广东汉剧的影响

2019-09-01林玉莹

戏剧之家 2019年21期
关键词:客家文化汉剧影响

林玉莹

【摘 要】“外江戏”由清朝乾隆年间进入粤东地区,从此在客家地区落地生根。广东汉剧两百多年的变迁与发展历程,与客家文化都息息相关,本文从客家文化与广东汉剧的关系着手,探讨客家文化对广东省汉剧的影响。

【关键词】汉剧;客家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1-0043-01

广东汉剧作为客家地方戏曲,其形成、发展过程与客家文化密不可分。客家文化的群居气息、审美观念、生态语境、人文环境、地域特色影响着汉剧的发展,而汉剧也充分体现了客家文化的特色,两者交融会通。

一、广东汉剧与客家文化的关系

广东汉剧旧称“外江戏”,由清朝雍正至乾隆年间传入广东。陆路由赣南的赣县,途径寻乌,再到梅州各县,水路从广州至海陆丰,到梅州,再顺梅江、韩江至潮汕。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外江戏”进入粤东地区,都是先到达了客家地区[1]。

但是“外江戏”初入粤东时,并没有在梅州盛行,而是在潮汕地区得到了充分发展。同治时期、抗战时期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外江戏”在粤东潮汕地区遍地开花,受到了潮汕人的热情追捧,在民间成立的“外江戏”业余社团就多达近百个。“外江戏”在潮汕地区的欢迎程度在抗战爆发后逐步减退,“外江戏”逐步向客家地区——梅州转移。热衷于客家文化艺术事业的前辈肖道斋、罗梅波为挽救和延续“外江戏”组织成立了“新老福顺班”和“同艺国学社”,培养了一批汉剧人才,为恢复、延续汉剧演出的传统和今后汉剧团的建立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汉剧开始复苏,并于1956年定名为广东汉剧。此时,汉剧团在客家地区已经发展到二三十个有余,成为了广东汉剧新的发展中心。[2]

二、广东汉剧受客家地区的影响

一是融合了客家本土声腔。诞生于17世纪的汉剧,主要的声腔有二黄、西皮。流传至客家地区后,为了迎合当地受众的需求,逐步融合了客家本土声腔。在二黄、西皮的基础上融合了佛曲、民间小调、大阪等客家本土声腔,形成了具有客家风味的声腔剧种[3]。

二是吸取了客家地区音乐。在汉剧改革音乐形式的过程中,汉剧与客家当地音乐相互借鉴吸收。由于客家地区的汉乐班社在表演过程中为了助兴会表演一些广东汉剧的剧目,为了提高班社的影响力,许多班社采用广东汉乐曲牌作为间奏音乐烘托氛围,使得汉剧的音乐表现力更加多元丰富。

三是加入了客家方言。广东汉剧的主要念白为普通话,剧本也是以汉腔汉调为主,在客家地区广泛传播后,也逐渐吸收了当地的俗语。广东汉剧把客家话与普通话相结合的方式作为舞台交流和音律,对广东汉剧在客家地区的发扬与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是题材选自客家民众生活。汉剧的传统剧目题材多以历史故事为主,进入客家地区后,加入了反映客家民众生活的题材,比如反映客家民间传说的《花灯案》,赞颂客家名人的《丘逢甲》《黄遵宪》《花碗情》等。这些剧目都带有浓厚的客家风情。有些剧目还穿插了大量的客家山歌与客家话,贴近了客家受众,广受欢迎。

三、当代广东汉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表演模式化。模式化是汉剧区别于其他戏剧形式的主要特征。在广东汉剧的发展演变中,许多汉剧名家不断推动汉剧模式化的发展,使得人物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有规范的定式,最终形成了固定的表演内容。虽然这种模式化对于汉剧的传承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它也限制了汉剧的发展。表演者恪守着这些不变的模式,给人以老套、重复的艺术重演,使其得不到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二是人才缺乏。時代的发展演绎,多元的文化冲击改变着受众的视野,我国的传统音乐,本土音乐影响力大幅削弱,年轻一代推崇国际化音乐,接棒汉剧艺术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谢幕,人才紧缺已经成为了广东汉剧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是群众基础薄弱。在快餐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出现了断层,目前汉剧的受众年龄基本集中在60岁左右,严重缺乏青年受众,这对于汉剧的可持续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四、探究广东汉剧的保护措施

一是要政府重视。政府作为文化的管理者,要从文化发展战略的角度充分认识保护广东汉剧的重要性,将广东汉剧的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制定相关保护政策,明确保护主体、责任。同时要广泛宣传普及,将汉剧根植于客家民众的心中。

二是要打造精品。广东汉剧的发展与兴盛,必须要有优秀的剧目为支撑。优秀的汉剧精品在发扬客家文化及汉剧的同时也能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实现汉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结合时代需求推陈出新,融合地方特色和客家文化创编出一些融合汉剧的歌曲和现代戏,打造高水平、高标准的精品剧目。

五、结语

广东汉剧作为客家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生活创造,已经深深扎根在客家文化的土壤中,具有浓郁的客家文化风情,作为客家人,应该正视广东汉剧的现状问题,积极探索传承与保护广东汉剧的措施,使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青.广东汉剧的四次繁荣与式微探究[J].粤海风,2017,(6):58-66.

[2]钟礼坤.传承与创新——从广东汉剧《诗娘》的音乐唱腔说起[J].大众文艺,2017(5).

[3]梅州举办“2017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活动[J].客家文博,2017,5.

猜你喜欢

客家文化汉剧影响
荆风楚韵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剧
武汉市汉剧剧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唐开大庾岭路、赣水交通与石固神信仰
“闽学四贤”理学思想与闽西北客家文化特质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客家文化外宣材料英译研究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