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3 325名学龄前儿童行为、情绪问题调查分析
2019-09-01邓延峰季建林范建红蒋怡华陈华陈治华
邓延峰 季建林 范建红 蒋怡华 陈华 陈治华
摘要 目的:了解并探讨闵行区学龄前儿童行为与情绪问题,为进一步综合干预提供数据支持及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家长版),对上海市23 325名学龄前儿童行为、情绪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调查显示,在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多动问题、同伴问题、困难总分、社会行为问题上,分数异常者分别占7 .0%、8.28%、14.11%、16 .12%、7 76%、6.55%。男童在品行、多动及同伴问题、困难总分上高于女童,女童在情绪问题、社会行为上分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OO,P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情绪问题
在学龄前儿童各类心理问题中,情绪与行为问题为常见问题,不仅易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同时极易影响儿童社会功能。在该阶段如能对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及时发现并给予积极干预,则能有效帮助儿童恢复正常。因此,对学龄前儿童行为、情绪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关于该类调查的研究还较少,南美国心理学家Goodman等【1】1997年编制的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SDQ)被世界40多个国家、地区引进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为学龄前儿童行为、情绪问题调查提供科学方法。2004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引进该问卷后对其信度、效度进行了检验,建立了儿童长处和网难问卷(SDQ)(父母版)上海地区常模【2】,为上海学龄前儿童行为、情绪问题调查提供了本上研究工具。2012年,闵行区在“医教结合”信息化建设中引入了该问卷,为详细、全面获得学龄前儿童行为、情绪问题调查资料提供了便捷途径。本研究是“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社区学校综合干预”公共卫牛项目阶段性成果,依托信息化技术,利用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SDQ)(父母版)对闵行区全区学龄前教育机构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并探讨闵行区学龄前儿童行为与情绪问题,可为进一步综合干预提供数据支持及参考依据。
资料与方法
以上海市闵行区常住人口、2013-2015年入学、目前在校、闵行健康网已建档的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共186所学龄前教育机构、23 952名儿童参与。其中男12 489名,女11 463名;小班9 805名,中班7 132名,大班7 015名。
方法:①工具:采用儿童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家长版)进行调查,由家长依儿童过去6个月中行为表现来填写。问卷由情绪问题(3,8,13,16,24)、品行问题(5,7,12,18,22)、多动问题(2,10,15,21,25)、同伴交往问题(6,II,14,19,23)、困难总分、社会行为fl,4,9,17,20)6个因子组成。每题0-2分,3级评分:O为不符合,l为有点符合,2为完全符合。其中,7,II,14,21,25这5项反向计分。困难总分为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多动问题、同伴交往问题4项因子分之和。社会行为因子为长处因子,分数越高,亲社会行为越好;其余因子得分越高存在的客观困难越严重。另有影响因子,包括孩子存在困难的程度、持续时间、困扰程度及对日常牛活(家庭牛活、与朋友的关系、上课学习、课余活动)造成干扰程度、家庭负担等,0-2分3级正向评分。通过特尔菲法对白编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结果显示此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d 0.759 - 0.685。②调查实施:与教育部门沟通,将项目组制作的《【长处和网难问卷(家长版)】填写告家长书》由幼儿教育机构发放到儿童家长于中,内容包括本次网络问卷调查的原因、意义、完成时间以及网络问卷填写操作流程和完成回执单。南儿童父母依据儿童近6个月的表现如实填写完成。规定时间完成后,信息公司将所有数据导出,交项目组整理分析。
统计分析:应用SPSS 17.O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调查结果一般描述性统计:共183所学龄前教育机构,l 288个班级参与,收集到23 952名儿童筛查信息,无效量表627份,最终有效量表23 325份,有效率97.38%;男童信息12 133份,女童信息11 192份,男女比约1.08:1;参与筛查的学龄前儿童当中小班(4岁)9 178名,中班(5岁)7 132名,大班(6岁)7 015名。情绪问题异常分数儿童1 633名(7.0%);品行问题分数异常l 931名(8.28%);多动问题分数异常3 291名(14.ll%);同伴问题分数异常3 759名(16. 12%);困难总分分数异常l 811名(7.76%);社会行为问题分数异常I 528名(6.55%)。见表l。
不同性别间SDQ(父母版)各因子得分比较:全体调查对象中,男童品行问题因子、多动问题因子、困难总分、同伴问题因子分高于女童,女童情绪问题因子、社会行为因子分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OO,P<0.001)。见表2。
不同年级(年龄)间各因子分析:全体调查对象中,在情绪问题因子(F=24.306)、品行问题因子(F=41.714)、困难总分(F=43.319)中,中班的均值最高,小班次之,大班最低;多动问题因子(F=70.590)中班的均值最高,大班次之,小班最低;同伴问题(F=24.830)小班均值最高,其次是中班,大班最低;对于社会行为而言,F統计量为98.914,大班均值最高,明显高于小班与中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OO, P< 0.001)。见表3。
各年级不同性别儿童因子分与上海常模的比较:4岁儿童中,本组的女童品行问题因子均值高于上海常模(t=3.10,P< 0.01);多动问题因子,上海常模的男童较本组的男童均值高(t=-2.01,P<0.05)。其他因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岁儿童本组和上海常模有3个力‘面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品行问题因子,上海常模的男童女童均值均高于本组的男女童(t=2.20,t=2.40. P< 0.05);同伴问题因子,上海常模的女童均值高于本组(t=-2.57,P< 0.05)。在其他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6岁儿童中,两组差异明显项目较多。在情绪问题因子、同伴问题因子和困难总分项中,上海常模女童均值均明显高于本组女童(t=-4.63,t=-3.80,t=-3. 14,P< 0.01);品行问题因子上海常模的女童、网难总分上海模板的男童与本组存在差异(t=1.98,t=-2.05,P<0.05);在多动问题因子与同伴问题因子得分上,上海常模的男童均高于本组男童(t=-2.24,
P< 0.05;
t=-3.25,
P<0.01)。两组在社会行为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4。
讨论
本研究是采用信息化手段,利用上海市精神卫牛中心引进的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SDQ)(父母版)【2】,在全区开展学龄前儿童品行与情緒问题调查。取得有效样本23 325份,困难总分分数异常数1 881名,异常分数7.76%,低于国内外使用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SDQ)(父母版)针对3 - 17岁、4- 16岁、IO - 15岁、6- 17岁等年龄区间的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的异常率【3.4】。反映学龄前儿童在行为情绪问题上遇到的客观困难程度低于高年龄段儿童青少年。但其中,多动问题因子分数异常3 291名(14.11%),同伴问题因子分数异常3 759名(16.12%),问题仍较突出。闵行区对学龄前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问题(ADHD)和同伴交往问题交应予以足够重视。
调查结果显示,男童品行问题因子、多动问题因子、困难总分、同伴问题因子分高于女童,女童情绪问题因子、社会行为因子分高于男童。应针对不同性别儿童开展侧重点不同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
中班(5岁)儿童在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多动问题及网难总分等方面均较小班(4岁)和大班(6岁)显著,调查结果提示中班小朋友的情绪行为问题在3年幼教时期里是一个高峰期,应引起幼儿教育部门重视。与同伴相处,对他人的体谅、帮助与分享等亲社会行为都随着年龄的增长渐入佳境。
本组4岁、5岁儿童与上海常模一致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不多。但6岁儿童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性项目开始增多,除女童品行问题本组得分高外,余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性项目均是长海常模各因子分数高于本组。考虑原因:①上海常模制定时间较早(2004年),社会发展变化较大;②上海常模样本采取整体、分层选取方法,来自上海各区县,而本组样本均来自闵行本医;③本组样本量明显多于上海常模(本组样本量23 325名,6岁童7 015名,上海常模样本量,6岁童155名)。
综上所述,上海市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牛率较高,早期干预十分必要。基于国内外研究与实践,在对干预措施进行制定时,应从研究结果人于,对性别、年龄综合考虑,根据具体问题做到有的放欠才能取得良效。
参考文献
【l】Goodman R.Th e Strengths and Diffi cultiesQuestionnaire:Aresearchnote[J].JChildPsvchol Psye, 1997,38(5):58 1-586
【2】寇建华,杜亚松厦黎明.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SDQ)父母版上海常模的信度和效度【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2):25-28.
【3】陈巧玲,孙菲,李君,等.全国lO - 15岁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情况调查【J】中国卫生统计,2016.33(6):994-996
【4】黄韵如,晏强,李远艺,等长沙市737名6-17岁中小学长处和困难问卷调查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7(8):86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