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做好班主任

2019-09-01胡娜

文教资料 2019年17期
关键词:情绪管理

胡娜

摘    要: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工作用心与否,直接关系到班集体学风、班风的养成,以及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用心关爱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一切,重视学生及班主任的情绪管理;用行动树立良好形象,做学生言行的榜样,坚持以学生为本,实现班集体和学生个人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 用心关爱    树立榜样    情绪管理

踏上教师岗位虽已近十载,可担任班主任工作年头并不算长。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给我带来深深的感触: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容易,胜任班主任工作更需格外用心。对教师来说,承担过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生涯才是完满、充实的。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我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的各种艰辛和劳苦,但收获到更多成功的喜悦及甘为人师的幸福感。现结合这些年的工作实际,谈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携关爱走进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做一个用心的班主任,必须时刻关心学生,以情动人,努力尝试走进学生的心灵。

(一)关心学生的一切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一面。如果班主任对学生漠不关心、毫无了解,就不可能对学生有真正的关爱,更难以达成有效的教育。用心做好班主任,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在校表现,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及校外学习等情况;既要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例如我班刘静同学平时学习态度很认真,对待家庭作业向来一丝不苟。但新学期开始后,她的家庭作业质量急速下滑,非常马虎。一般情况下班主任通常会认为是假期刚过学生未及时收心的缘故,但我找她单独谈心仔细询问后发现原因并非如此。原来新学期她的弟弟开始上学了,由于父母学历较低,在功课辅导方面帮不上忙,只得要求作为姐姐的刘静代为辅导功课,初二的课业负担逐渐加重,又得花大量时间辅导低年级的弟弟,导致她分身乏术,难以兼顾好自己的学习。了解情况后我迅速和家长取得了联系,妥善处理好了这个情况,不久刘静同学的学习成绩就有了很大的提高,恢复了原有状态。事后回想,如果我未能及时深入了解刘静学习状态下滑的真正原因,那么估计平时内向沉默的她还会在两难的困境中彷徨很久。逐渐步入青春期的学生往往会将心事藏起来,不愿意或不敢跟家长老师面对面地直接交流。针对这一情况,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小任务,每天在家校联系本上写一句话,既可以写下想对父母或老师说的话,又可以分享当天发生的愉快的事或倾诉自己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和烦恼。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建立一个更乐于接受的和老师及家长交流的平台,让刘静那样内向羞怯的学生能大胆地向老师寻求帮助和袒露心声,让老师和家长更多地了解学生,从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多方面关心学生的一切,与他们建立紧密的情感纽带,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关心一切学生

一个班级会有四、五十个学生,最容易引起班主任关注的通常是其中两类学生:表现特别优异的学生和表现非常糟糕的学生,即平常所说的优等生和学困生。在班级里表现平平的学生群体往往容易被忽略,这类学生群体在班级里会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这个群体常被称为“中等生”。中等生没有优等生那么多光环,没有学困生那么多的问题,是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教育家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有些班主任常常会用赞赏的目光投向优等生,以焦虑的神情看向后进生,忽略更加渴望得到關注的中等生群体,导致这部分学生逐渐“甘于平淡”,甚至自暴自弃,失去积极进取的信心和希望。中等生是一个班级里是最容易出现分化的群体,在不同的催化条件下,中等生会向优等生和后进生两个不同的方向转化。做用心的班主任,在抓好优等生和后进生的两头提优补差工作的同时,要重视中等生群体的转化工作,发挥班主任的催化剂作用,努力给中等生提供充足的展示平台和锻炼机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向优等生转化,尽力做到关注、关爱班级里的一切学生,真正落实“面向全体学生”。

二、重细节调整师生的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莫维尔认为,情绪是智慧的高级组织者,情绪能够指导认知过程和影响推理。愉快的情感有利于智力活动,沮丧、愤怒的情绪则不利于智力活动。在人与人的沟通中,70%传达的是情绪,30%传达的才是内容。在班集体中,班主任和学生是需要密切沟通互动的整体。因此,不管是班主任还是学生,都需要不断积极调整,科学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一)科学管理好班主任的自身情绪

班主任工作比较特殊,在班集体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压力,更有来自社会的过高要求、家长的误解和质疑,以及家庭因素的影响……面对这些,班主任的情绪会有较大的波动。如果班主任将不良情绪带进班级,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班主任急躁易怒的情绪会使学生变得胆怯焦虑、无所适从,冷漠消极情绪则会使班级缺乏活力、士气低落。班主任具有良好而稳定的情绪能给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带来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稳定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氛围。因此,班主任要学会积极调节心理、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面对每一个学生,使学生乐于亲近老师,真正实现“亲其师,信其道”。

(二)细心调节学生节点性的不良情绪

中学生逐渐开始关注自我,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而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认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情绪强烈而缺乏持久性。这就要求班主任勤于观察、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思想动态,及时做好学生的情绪疏导工作。对于学生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几个重要节点,如新生入学初、重大考试前后、假期结束后,格外留心关注,细心调节学生的节点性不良情绪。例如初一新生刚入学时,一些学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沉浸在考入中学的自豪感和对新校园的新奇感中,不久后接踵而至的一次次考试却让他们傻了眼,原先小学阶段在班里数一数二的自己现在竟然远远落后于他人。这一落差使很多学生产生了紧张焦虑情绪,甚至有个别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失去学习信心。发现这一情况后,我立即着手精心组织一系列针对性的集体班会活动,如“新学期,新展望”“博采众长,共同进步”“团结你我他,奋进靠大家”等。对缺失学习信心的学生个体,常鼓励、多关怀、勤指导,同时竭力争取家长助力,共同帮助学生调节好情绪状态,重燃学习信心。班主任对学生节点性情绪变化的密切关注可以帮助学生平稳顺利地尽快适应中学生活,正确认识考试目的,调整好考试心态,并将“假期综合征”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三、做榜样规范学生的言行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班主任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言行的榜样,学习做人的领路人。班主任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无形间成为全班几十个学生的模仿对象,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言行举止。因此,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时刻注意自身形象,须谨言慎行,事事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事,班主任须身体力行,率先做到,这样才能影响、感染学生,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期初我班自修课上总有一些学生表现得无所事事、心不在焉,甚至有学生会讲话,影响自修课上的自主学习风气。一开始,我经常进行全班教育,并狠抓个别典型进行批评谈话,颇费了一番工夫却收效甚微。碰壁后的我开始转变策略,只要是自修课,我就坐在教室里陪着全班学生一起自修,或是备课写教学设计,或是批改作业,更多时候是静静地阅读教室读书角的书籍,不发出一点点声音,有时一坐就是两节课。一段时间下来,我惊喜地发现班级的自修氛围有了转变,自修课的教室里静得出奇,偶尔尺子等文具掉到地上的声音都会显得格外突兀。仔细一看,学生有的在奋笔疾书,有的在苦苦思索,还有一些学生虽已早早完成了学习任务,却安静认真地捧着图书角借来的图书看得津津有味。两年后,他们升入了初三,我接手了新的班级,在教师节那天我收到了来自这个班级的礼物——一幅我正专注看书的肖像画。由此可见,班主任以身作则的“身教”教育效果远胜于反反复复、苦口婆心的“言教”。或许他们已把我教授的学科知识遗忘了大半,但却记得那个爱看书陪伴他们学习的班主任,以及师生共同度过的那些安静、专注的自修课时光。言传身教是教师的天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班主任更应重视“身教”的力量,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成为学生言行的正面榜样。

四、结语

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面对着这些正蓬勃成长的生命,我们肩负着重要而神圣的使命,那就是用心呵护他们的健康成长。做用心的班主任,用真心感动学生,用爱心感化学生,用师德感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氛围中健康成长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丰娴静.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現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9(12).

[2]郑松.初中班主任管理和教育艺术研究[J].时代教育,2014(10):243.

猜你喜欢

情绪管理
女性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听障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分析
教师的情绪管理研究
好心情拍卖会
一份24分的试卷带来的启示
一年级学龄儿童情绪管理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