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微生活”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2019-09-01胡敏张超

文教资料 2019年17期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工作

胡敏 张超

摘    要: 自媒体的微生活时代已经来临,正以方便、快捷、自主、交互的特点迅速获得青年学生的青睐,不可避免地影响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状况,给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和问题。为此,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    微生活    思想政治工作

一、自媒体时代“微生活”环境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 对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的冲击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的信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接受和传播的信息和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却处于信息劣势地位。有些教育内容学生比老师早知道,教育内容和教育者传达的信息与学生获得的信息不对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及时更新教育内容,赋予教育内容新的传播方式与全新载体,占领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新领域。

教育内容的新颖和载体的强大、快捷、便捷及学生的普遍应用与接受,直接影响教育效果与正能量的传播。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绝大部分来自权威的、正统的渠道,如思政课、讲座、报告会、宣传读本及课堂教学、树立典型、感染教育等,教育工作者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点对面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这种形式和内容局限于单方面教育内容发布,已经滞后于“微时代”的步伐,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内容和方式都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在信息多、快的自媒体时代“微生活环境下”,“万能的网络”打破了以往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占有的不均衡,对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政教学模式提出了问题。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接受信息的速度可能比学生迟,思想政治工作者选用的案例已经跟不上学生的“步调”。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已经不再满足教师的照本宣科,教师从教育的主导者和信息的把控者逐渐变成引导者、服务者和分享者,使思想政治工作者丧失信息的优势地位和信息源的掌控地位。

(二)对大学生正确的价值体系形成的挑战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国家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自媒体因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虽然在打破时空界限、提高信息传播速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不良信息,容易导致一些学生滋生不良思想,不利于三观和价值体系的形成。

(三)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挑战

自媒体时代“多媒体”改变了以往的信息传播模式,某些大学生喜欢虚拟化的社交网络,弱化现实人际交往,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正常人际交往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一些思政教育工作者不能及时发现和洞悉、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致使思政教育处于迟滞和失语的状态,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加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由于互联网信息的丰富性、搜索的快捷性,一些学生过于依赖网络,遇到任何问题都找“度娘”,而不是依靠自己独立思考,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四)对学生教育工作者的冲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爱国爱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目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和教师存在水平参差不齐、来源渠道具有多样性、专业知识不尽完善等问题,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现实要求存在一些差距,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教师和辅导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弱,不可避免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二、自媒体时代“微生活”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要与时俱进常抓常新的工作,在“微时代”全面影响人们思想、文化、生活的当今社会,高校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高校应大胆探索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不断凝聚微媒体正能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视野、格局、主体性及方式方法上转变教育观念,从国内视野转变为国际视野,加强对大学生科学民主观教育,提高他们在网络信息识别、网络交往中的自我认知、辨别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启发他们学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自媒体时代“微生活”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要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在形式上要改变以往的教育者自上而下、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以订单式、互动式、场景式等更灵活多变的思政教育模式吸引学生、凝聚学生、教育学生。在教育主体上,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回应学生的多元诉求,畅通学生的反馈渠道,调动学生各方面的内在积极性,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生”被动“变”主动“的必需,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三)建立一支作风优、素质强、业务精的思政教育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需要培養一批思想上可靠、理论上过硬、观念上开放、工作方法上科学的作风优、素质强、业务精的具有现代化素质结构的工作人员。

一是加强思政课教师的队伍建设。要改革课程教学,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积极探索适应自时代、微生活环境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二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学生接触最多、最近也最亲密的群体,因此辅导员要主动融入学生的“微生活”,走进“微时代”,掌握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动态,掌握自媒体新技术,熟练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新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要切实发挥专业教师的重要作用,引导专业教师教书育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因素,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穿插进行思政教育,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传道授业又要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人生观、价值观及健全人格的塑造,切实解决学生思想及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从而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无缝对接。

除此以外,还要完善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选拔机制和评价机制,严格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选拔、培养骨干;建立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评价评优制度,对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灵感。

(四)加强微媒体平台建设

教室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阵地,除此以外,思政教育者还应积极占领网络媒体阵地,打造“自时代”“微媒体”新平台,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占领校园舆论主阵地,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旋律,打好校园舆论主动仗,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

综上所述,在自媒体时代“微生活”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敏锐的头脑、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具有驾驭新传播技术的能力,掌握新的智能传播技术,因此,一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增强网络能力,创新思政工作内容和形式,掌握自时代、微生活的发展规律,把握学生的思想发展动态,熟悉学生常用的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融入学生生活学习,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各种方式与他们交流沟通,同时加强自身学习,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深刻挖掘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以适应新形势需要,帮助“90后”“00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利用先进的、新鲜的网络媒介认识社会、接受教育、表达情感、发挥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孙飞,赵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11):111-112.

[2]牟艳娟,林晋.“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社会科学家,2012(11):114-117.

[3]李梅,孙丽娜.“微时代”中国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应对之策[J].河北学刊,2012,32(02):236-238.

[4]杨化.“微时代”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26(01):118-122.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精品一般资助项目。

猜你喜欢

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工作
自媒体时代的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发展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广播的发展现状
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