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9-01何汉军张东仓杜文华
何汉军 张东仓 杜文华
摘要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对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2016年6月-2017年8月收治脑梗死患者14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给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间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1%,与对照组77 .6%相比,治疗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Barthel指数和NIHSS指數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明显更高,NIHSS指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神经损伤。
关键词 中医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临床疗效
脑梗死是一种常发于中老年患者人群的常见脑血管疾病[l-2],其发病率约占所有脑血管疾病的一半以上,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且患者年龄越大,其致残率和致死率更高,脑梗死后遗症使患者的牛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早期康复治疗对于脑梗死患者后遗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4]。中医治疗是新的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思路,为了探究中医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脑梗死患者14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给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8月收治脑梗死患者147例,经头颅CT、磁共振等检查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其中男96例,女51例,年龄39-79岁。将14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1例,平均年龄(49.4±6.96)岁;观察组76例,平均年龄(50.2±7.1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剂量50 mg/d,1次/f1)口服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作用下同时采取中医治疗,采取每日进行中医针灸治疗,同时口服中药,药方:红花5 9,地龙、川芎、当门、桃仁各10 g,赤芍15 9,黄芪30 9;口角歪斜者辅助给予白附子、僵蚕、全蝎各5 9;语言表达能力缺失加石菖蒲10g;上肢瘫痪者加桂枝10 9;下肢瘫痪者加天麻10 g。通过水煎口服,l剂/d,连续口服4周。其他如高血压、高血脂等辅以其他药物协同对症治疗。
临床观察指标: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治疗疗效,将患者恢复情况分为4种。①治愈:症状消失,肌力恢复Ⅳ级以上,可正常行走,无复发现象;②有效:症状明显减轻,肌力恢复到Ⅲ级以上,基本牛活可以自理;③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患者无法正常行走;④恶化:症状加重,患者无法正常行走,出现病灶复发。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治疗前后的Barthel和NIHSS指数进行调查,Barthel指数是由1965年Dorother Barthel及Floorence Mahonev设计并制订的ADL评定方法【5】,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Barthel指数越高,患者日常牛活活动能力越强。NIHSS指数指美国国立卫牛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6】,NIHSS指数越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高。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O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1%,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7.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指数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81.6±3.9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上升;观察组NIHSS指数(7.1±1.3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指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脑梗死后遗症主要病因是南于患者脑部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导致患者脑部组织缺氧缺血出现脑组织坏死、神经损伤等现象。脑组织坏死及神经损伤导致机体出现偏瘫、语言障碍等功能障碍。中医治疗可以有效祛瘀活血,扩张血管,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脑组织缺氧缺血的症状,对于患者神经损伤恢复也有一定作用。本研究采用中医治疗,结果显示,中医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脑梗死后遗症,观察组总有效率96.1%,与对照组77.6%相比,治疗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通过比较Barthel指数和NIHSS指数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治疗提高患者日常牛活活动能力;NIHSS指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神经损伤,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Donnan CA.Fisher M.Macleod M.et al.Stroke [J].Larcet.2008.371(9624):1612-1623
【2】秦娜.脑梗死后遗症康复护理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1):143-144.
【3】 Sacco RL,Chong jY,Prahhakaran S.et al.Ex-perimental treatments for acute ischaemicstroke
[4].Lancet,2007.369(9558):33 l -341.医师杂志,2016,1o(7):271-272.
【5】 Bahrmann A.Benner L.Christ M.et al.The-Charlson ComorbiditY and Barthel Indexdiovascular mortality and rehospitalizationin unselected older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emergency department[J].Aging Clin ExpRes.2018.8(10):1-IO.
【6】 Kasner SE.Clinical interpretation and use ofstrokescales[J] .Lancetneurol.2006.5 ( 7):60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