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伤椎与跨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
2019-08-31李川江
李川江
摘要 目的:探讨经伤椎与跨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18年4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A组41例采用跨伤椎内固定术治疗,B组41例采用经伤椎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伤椎高度恢复情况。结果:A组出血量和手术、住院所用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胸腰椎骨折采用经伤椎内固定术更利于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恢复,而跨伤椎内固定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更有优势,临床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案。
关键词 经伤椎内固定;跨伤椎内固定;胸腰椎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
胸腰椎骨折主要南外力撞击引起,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该骨折类型治疗难度较大,于术是首选治疗手段。目前各术式中以跨伤椎内同定术和经伤椎内同定术应用最为广泛。有研究发现,经伤椎内同定术治疗后椎体高度恢复较跨伤椎内同定术更为理想,也有人认为跨伤椎手术安全性更高[1]。为进一步分析两种术式的具体应用价值,本研究将两种术式用于朐腰椎骨折的治疗并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3月-2018年4月收治朐腰椎骨折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A组4l例采用跨伤椎内同定术治疗,B组41例采用经伤椎内同定治疗。A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23 - 56岁,平均(37.91±6.58)岁;骨折位置:T11 ll例,T12 13例,L1 lO例,L2 7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4例,坠落伤17例。B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2~57岁,平均(38.52±6.27)岁;骨折位置:T..12例,T12 14例,L1 9例,L2 6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3例,坠落伤18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朐腰椎骨折;②单节段椎体骨折,无椎体附件骨折,无脊髓神经受压;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病理性骨折、继发性椎体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②陈旧性骨折;③心肺功能差,无法耐受手术或麻醉。
方法:予患者全麻并取俯卧位,以骨折椎棘突为中心取后正中切口,以伤椎作为中心,逐层切开组织,白棘突椎板表面剥离伤椎双侧椎旁肌并充分暴露骨折椎及相邻近椎体两侧椎板、关节突,然后以终板完整侧作为伤椎、相邻椎体椎弓根螺钉的进入口,以避开骨折终板。A组在C型臂机透视下选择伤椎上下相邻的椎体,经椎弓根取椎弓根螺钉4枚置入,然后减压椎管并對硬脊膜进行探查,放置撑开器纵向撑开,以使伤椎高度有效恢复,最后矫正朐腰椎体后凸畸形,恢复伤椎脊柱段序列。B组在C型臂机透视下先于骨折椎相邻的正常椎体椎弓根植入2枚椎弓根螺钉,然后按照受损节段正常生理曲度安装撑开器,将相邻椎体和伤椎间的椎弓根适当撑开,以使椎体高度恢复,最后再固定伤椎椎弓根尾端,用螺母锁紧。两组患者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予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观察指标:①对两组患者出血量和手术、住院所用时间进行观察记录。②检测观察两组患者于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hb角变化。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O软件包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手术、伤椎高度相关数据的比较经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A组出血量和手术、住院所用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两组伤椎高度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术前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胸腰椎骨折常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治疗情况可对腰椎功能的恢复产生直接影响,若治疗不当不仅不利于腰椎功能的恢复,甚至可能出现偏瘫,因此科学有效地治疗胸腰椎骨折意义重大。目前治疗朐腰椎骨折主要采用经伤椎和跨伤椎内同定于术,且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将两者的效果进行比较,谢华君研究认为[2],经伤椎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较跨伤椎复位效果更佳,造成损伤较小,能够缩短住院时间,且不会延长手术时间。李越敏等人研究显示[3],经伤椎内固定术治疗朐腰椎骨折较跨伤椎内同定术的椎体高度改善效果更佳。
本研究将经伤椎与跨伤椎内固定术治疗朐腰椎骨折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跨伤椎内同定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上更具优势,而经伤椎内同定术治疗后伤椎高度恢复效果更佳。具体原因可能是因为经伤椎同定治疗较跨伤椎同定术的难度更大,操作更为复杂,故延长了手术时间,使出血量增加,虽然两种术式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后凸Cobbb角度,但跨伤椎治疗属于间接复位方式,复位过程中会使复位力量产生消耗,从而导致复位作用发生衰减,而且该同定术主要依靠悬挂相邻椎体,在垂直重力作用下,力量会沿着脊柱前柱传导,可导致撑开器发生弹性前屈,引起伤椎高度丢失,而经伤椎则可充分利用螺钉向前顶压作用,促使两侧螺钉向中部钳夹,恢复椎体高度,加之其扭转力良好,可增加朐腰椎轴向、向心强度,使骨折同定稳定性进一步加强[4-5]。
综合上述,经伤椎内同定术治疗朐腰椎骨折更利于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恢复,而跨伤椎内固定在缩短于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方面更有优势,临床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于术方案。
参考文献
[1] 高焕东.胸腰椎骨折应用经伤椎和跨伤椎短节段内同定术治疗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21(12):64-66.
[2] 谢华君.跨伤椎同定和经伤椎同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5):78-79
[3] 李越敏,杨金峰.对比分析跨伤椎同定与经伤椎同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7):116-117
[4] 顾叶,薛峰,盛晓文,等.跨伤椎同定和经伤椎同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14):201
[5] 吴建叫,刘向阳,胡伟,等.采用经伤椎同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同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的对比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5,16(8):84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