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法在高中美术素描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2019-08-30王晓双
摘要:近年来,全球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是人类文明传承和发展的必然过程。无论是艺术创作的概念、绘画技法还是意境的方式,都清楚地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高中素描教学课程在多元化背景下,也应积极进行改革,实现素描教学的多元化。因此,现代美术发展的基础是文化的多样性,其对促进素描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美术;多样化;素描
现在来说,一些高中教师已经开始实行弹性教学,即赋予学生对于素描学习的主动性,和赋予学生大量的个性空间,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的理解。在达到专业基础训练的同时,将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它不仅使学生感到放松和快乐,而且给老师更多的时间和多方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此外,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互相交流和学习。许多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老师或学生进行了丰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如此便实现了素描教学与基础教育的全面多元化结合。
一、 多元化素描教学法
多元化素描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的教学方法,它包含了多种教学理念和包括传统素描在内的教学方法。其主要特征是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允许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在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上的不同特点。教师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画出具有自身特点的静物画,指导学生理解和理解人体的结构和运动。如何运用艺术表现的规律来划分平面,创造空间,表达明暗等,还包括如何注意心理平衡,使用视角扭曲、多样性和完整性,而不仅仅是教他们做什么。对此,不仅是教授学生采用哪种手法进行素描绘画,也不是照搬教师的绘画手段等。
在基础训练阶段,要求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多角度观察和表现,在写生的过程中始终牢记他们是素描绘画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二、 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
(一) 打破常规构图方式
传统素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准确的造型能力。正确的透视法是双面成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标准。在素描的时候,可以大胆地运用各种透视法来表现物体,可以对图像对象的形象进行变换、扁平化、夸张,改变学生在传统素描训练中形成的固定审美标准。完全打破上、下、左、右的平衡,学生就可以有意地跳出构图的预期形式。如利用画面饱满、局部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思维和独立把握领域的审美能力
(二) 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艺术需要个性,素描需要摆脱平庸。“写生”更注重作者表达自我情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情感体验,并有独特的审美追求。经过“写真”的训练,学生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建模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拿出一部分时间,来练习和探索学生表现的潜力。对于自然物体的比例、透视、光影、体积和结构特征,在描述过程中,要弱化物体的真实性,大胆选择和组合,捕捉客观物体的本质特征和典型性,将物质现实转化为艺术现实,转化为自然物。将自然规律转化为艺术原则,注重形象表达的设计,弱化了一般性,使空间结构构图造型化。作为表达情感和主观情感、结构等的手段,添加自己独特的情感和情感技巧,使素描的独特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也有利于其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
三、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素描的能力
艺术创作具有一定的游戏性。在古代,先民们可能会在丰收后以绘画的形式画出内心的喜悦,用来愉悦心情或消磨时间,所以绘画和游戏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游戏中,学生才能真正放松和体验绘画的乐趣。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除了日常必要的教学过程外,还可利用“游戏”的特点进行教学。通过博弈的方法组织教学,可以避免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充分互动,激活课堂气氛,实现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过程,使教学过程更加轻松有效。
高中素描教学要以大量的实践为基础,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浪费大量的时间。比如,在学习三维构图时,大多数教师只是在黑板上画画和讲解,一些学生缺乏想象力,思维跨度小,导致知识理解困难。此时,教师可以采用轻松有趣的“积木”解释方法,让学生下课后准备纸板、剪刀、胶水、尺子等工具,让学生在课堂上制作自己的拼贴和插补几何图形。这种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通过群体合作完成,学生必须发挥智力,努力做更多的事情。老师结合每一组完成的作品来制订计划,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作品和老师的讲解来实际使用,更好地了解所学的课程,同时也在互相帮助和合作中增进友谊。
综上所述,在掌握传统的可再現性素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同时,应注重学生的构图意识、重组空间意识、抽象表达意识和个体审美符号意识的精神发展。这些因素帮助高中生更好地开阔他们的艺术视野,增强创造性思维,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他们内在的审美潜能,为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充分体现了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的“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杨宇豪,晏莉.素描[J].高中生之友,2019(10).
[2]郑旭东.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素描表现形式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8(3).
作者简介:
王晓双,吉林省通化市,吉林省通化县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