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工作机制研究
2019-08-30黄土华
黄土华
摘 要:良好的党员意识、党员责任心、服务意识与专业素质是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工作机制建设基础。目前,本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存在较多问题,直接影响整个实践活动的开展。笔者通过了解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意义,分析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着重研究建立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工作机制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工作机制;具体策略
一、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党性修养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群体树立在学校的重要榜样,需要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广大同学群体共同进步,共建社会主义社会。大学生党员是祖国未来的带头人,需要拥有超高的综合素质承担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责任。因此,大学生党员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素质,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活动的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在修养自身党性的同时了解我国的国情与民情,大大提升大学生作为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在培养大学生党员时,不但会为其开设理论课程,还会配合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其实践能力,便于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应用的灵活度,便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大学生党员成长成为国家、社会建设与发展所需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二、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知程度不足
本校开展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之后,大部分大学生均会在寒暑假时期参与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但会有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将社会实践当成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未将其当成对于自己的锻炼,导致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活动,这种认知上的问题会直接使整个活动变为表面工作,无法起到实际意义。
(二)社会实践形式单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现在的大学生已有一部分是00后的学生,但是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范围、内容较为狭窄,对于大学生党员的发挥产生一定限制。社会实践内容的局限性会直接造成学生无法在其中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无法满足学校不同专业的需求,与时代的发展、党员学生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缺少实践性与实际性。
(三)缺少专业指导与资金支持
大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主要是为了了解社会现状,与此同时,大学生还可以在社会实践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基层服务时的工作质量。但是在实际完成社会实践时,大部分学校未给社会实践队伍配备专门的、专业的老师,而是安排政治辅导员老师带队,将其当成是思想教育的一个活动。除此之外,资金问题也是大学生党员社会活动无法顺利开展的原因,为保证活动能够顺利继续,无论是交通、住宿还是日常开支,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成本,但是学校为社会实践队伍提供的資金不足,这会给整个实践活动带来困境。
(四)运行机制缺乏长效性
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过程中,其运行机制存在一定缺陷,未能形成长效性的新体制、新机制,这也是阻碍大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实践的主要原因之一,领导组织体系的缺陷、保障机制的缺陷、考核评价体系的缺陷,都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质量。
三、建立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工作机制的具体策略
(一)强化大学生党员主体意识
在本校大学生党员进行社会实践时,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即将要开始的活动主旨并不了解,也就是说,在正式开始活动之前,大部分大学生党员根本没有事先了解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内容。因此,为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学校应当安排专门的教师引导大学生党员在开始社会实践之前了解活动内容,事先完成调研工作,强化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完成思想动员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积极性,使整个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二)以专业特点为基础创新实践模式
在设计实践服务项目时,要保证其能与大学生所学专业特色相结合,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应用自身专业特长完成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服务人民群众,还能使大学生党员利用该实践平台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深入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大学生党员需要发挥自身专业特点深入了解基层民情,在与群众联系的过程中掌握人民群众对专业的要求,结合相关调研数据与分析将社会需求与自身专业进行有机结合。大学生党员需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结合网络服务技术建立多元化、多角度的实践模式。
(三)建设校内大学生党员实践基地
学校需要为大学生建立专门的校内实践基地,将大学生党员作为党员培训工作的实践主体,引导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认识,不断锻炼自身精神与思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以便于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
(四)构建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体系
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与其他的党员培训存在一定差别,不但要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还要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培训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社会实践的考评结果可以直接成为大学生能否成为一名党员的根本。只有经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考核,才能充分满足党员先进性对大学生的要求,还能使大学生党员正确认识自身应当背负的责任与义务,以便于大学生党员发挥自身的模范性与先进性。
(五)完善实践考核评估机制
学校需要加强社会实践考核评估机制的完善,细化其中的评选要求,不断创新评估的标准与方式,根据社会实践的具体活动情况完成监督与考评机智的完善,要重视前期发动环节的评价,还要重视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后的总结与反思,保障长效机制的建设,以此为基础完善实践考核评估机制。
四、结语
根据文中内容可知,大学生党员积极进行社会实践能加强大学生党性修养,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解决。因此,只有不断强化大学生党员主体意识,以专业特点为基础创新实践模式,建设校内大学生党员实践基地,构建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体系,完善实践考核评估机制,才能为大学生党员社会时间工作机制的完善带来新的途径与思考,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孟彩虹.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J].品牌研究,2018(06):200-201.
[2]唐海波,王淑娟,王佳,刘婧.基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模式初探[J].科教导刊(下旬),2018(09):78-79.
[3]牛霖霖,张纯娜,刘显芳,徐一婷.浅析如何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促进校园和谐构建[J].才智,2018(2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