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化学阅读:从兴趣到科学精神

2019-08-30陈金萍

青年时代 2019年20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阅读能力兴趣

陈金萍

摘 要:化学阅读是基于新课标的一种自主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阅读的题材可能来源于教科书或与能源、医疗、环保、信息材料、等相关书籍、报纸、杂志。从兴趣着手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阅读习惯,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弘扬科学精神、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化学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科学精神

美国当代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曾说:“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现育人树德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引领学生从兴趣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达到终身追求科学精神品质、实现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中学生化学阅读的现状与限制

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是人类最重要的学习行为,是人类汲取文化财富,获得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途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化学阅读通常是指对教材或课外化学资料上的知识进行感知、理解、归纳推理的具体活动。然而,一谈到阅读,绝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语文或英语学科的阅读,很少能联想到化学或其他学科的阅读。广大学者普遍认为,制约化学阅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阅读意识、阅读能力、阅读方法等。

(一)化学阅读意识重视不到位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侧重文科阅读培养,极少重视对化学等理科的阅读培养,导致大部分学生甚至教师都没有化学阅读意识。少数学校内部实现了阅读意识,但校内的化學阅读和学校之间的化学阅读交流有待加强;大部分教师、学生都认为化学阅读是有必要的,但是化学阅读意识缺乏现象依旧普遍。在信息化的时代,教育资源丰富,教师作为教育者先锋,首先应该提高自身学科的阅读意识,从而在课堂上将阅读意识于无形中灌输给学生。

(二)化学阅读能力低层次徘徊

我国的某些学者将阅读思维能力分为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层面。不管按何种依据划分阅读思维能力,都是从低阶段向高阶段发展。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并没有对阅读目标提出明确要求,因此我国大多数中学生对化学阅读仍然停留在化学课本的阅读,即停留在低阶段的阅读思维能力。在新课改下的阅读能力评测和研究成果中发现,要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阅读思维能力,必须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从低阶向高阶转化。

(三)化学阅读方法模式局限

化学教科书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教学用书,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应结合一定的逻辑和思路对阅读目的进行充分整合,围绕“获取基本信息”“了解基本原理”“完成特定任务”等情景,形成以解决若干问题为导向的任务群,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然而,当前我国主要的教学方法是以教科书单节内容为主,学生阅读时容易出现信息式阅读和麻醉式阅读,造成阅读质量低下,使学生无法顺利达到“获取基本信息”“了解基本原理”“完成特定任务”等阅读目的。

二、阅读兴趣:提升中学生化学阅读能力

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重梳阅读能力,重构阅读的基本思路,摆脱目前化学阅读的困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梳理和构建化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枪手”和有效途径。从提高学生对化学阅读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阅读习惯,引导学生从低阶的阅读思维能力整体转化为高阶的阅读思维能力,给化学阅读带来全面意义的科学阅读。

(一)培养阅读兴趣,养成化学阅读习惯

学生真正学习“什么是化学”是在中学时代,化学阅读首先要对化学教材中概念内涵理解透彻。然而化学教材不如小说那般剧情跌宕起伏、情节扣人心弦,也不如游戏那般可以让人随心所欲、肆意放纵自我。内容时而简单,时而又抽象,容易让学生走入化学是一门深奥科目的误区,从而丧失兴趣。但是如果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将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作为首要任务之一,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将传统教育升华为能源、材料、环保、科技等具有国家情怀精神的教育,达到增强学生的科学使命感和责任感,启发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再慢慢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更多相关的化学读物。当一个人感到自需知识时就是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就达到了学生向全面意义的良好化学阅读习惯培养。

(二)培养阅读兴趣,提升化学阅读能力

化学阅读能力是指通过阅读教材或相关化学读物来获得化学知识,并运用它们来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根据化学阅读内容构建信息模型和思维框架,将化学阅读能力概括为“辨识与解释”“分析与推理”“应用与创新”三种类型。辨识与解释是认识、辨别阅读化学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并加以解释、归纳,是阅读教学的基础程序;分析与推理是以“辨识与解释”为基础对学习内容所蕴含的信息、思想、观点等进行分析和推理判断;应用与创新是利用化学文本发现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形成新的有意义的建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通过阅读生活化学片段、科学史料、名人传记以及化学发展史等,使学生掌握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科学阅读,逐步地培养学生从低阶阅读能力向高阶思维阅读能力转化,帮助学生实现超价值阅读能力的创生。

(三)培养阅读兴趣,打开科学阅读大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化学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其中“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凸显了化学学科的育人目标,揭示了化学学习应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因此,广义的化学阅读不仅包括教材阅读,还包括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科学阅读。在教学课堂中有策略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融入积极有效的科学阅读;在课堂外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打开科学阅读大门,与课堂形成互补,实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打开科学阅读大门,引导学生注重以下三个方面:阅读经典化学读物,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激发学生的化学阅读兴趣;阅读科学史料、相关化学名人传记,汲取前人智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意识;阅读化学发展史,了解化学发展的过去与现状,开拓视野、感受时代进步气息,使学生明确今后的学习和奋斗方向,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三、科学精神:中学生追求的终极品质

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理性精神。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该对学生提出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实现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育人目标,弘扬科学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一)在化学教学中培养科学精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化学化工的实践和研究成果创设教学情境,将化学思想观念的构建、实验探究、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融合一体。指导学生积极阅读教材外的化学读物,认识和感受我国的科技文化进步;帮助学生在学习、研究化学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传承我国科学文化;引领学生积极关注能源、医疗、环保、信息材料等社会热点,树立社会责任感、弘揚科学精神。

(二)在化学阅读中渗析科学精神

曾有作家说“阅读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这种精神如果成了阅读者追求的目标,那么阅读就成了指引人前进的灯塔。通过化学阅读引导学生阅古明今,渗析科学精神。首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科学素材,使学生对化学阅读产生兴趣,从而使学生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其次,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催化剂,引导学生阅读与社会热点有关的书籍,普及生活中的化学常识,体会到化学的神奇魅力,使学生爱上化学、立志学好化学;最后,充分挖掘化学史和科学史记,让学生在阅读中认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科研成果,体会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意识到要自觉树立科学价值观,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总结

阅读就像是一场马拉松,坚持不懈,迈向美好......在化学教学中重视阅读的培养,注意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在不懈努力中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弘扬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帕迪利亚.科学探索者·化学反应(第二版)[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祝新华.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学生语文能力等级描述的研制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9-55.

[3]陈爱香.数字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听书阅读疗法研究[J/OL].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05):107-111[2019-05-23].https://doi.org/10.16384/j.cnki.lwas.2019.05.017.

[4]闫建昆,石旭柳,高建平,杨柳,姜宝杰,刘丙蕊,万传玲.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和科技论文阅读课程交叉教学的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4):174-175.

[5]王晨敏.化学教学中加强阅读指导的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17(19):45.

[6]卞瑞鹏.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出现阅读障碍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9(02):111-112.

[7]陆燕海.在阅读自觉中养成教学自信——谈促成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化阅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7):40-44.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阅读能力兴趣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