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戏曲的数字化保护与新媒体传播

2019-08-30陈健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数字化保护微博微视频

陈健

关键词:戏曲;数字化保护;新媒体;微信;微博;微视频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艺术欣赏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诸多地方剧种濒临日渐消亡的境地,利用数字技术对其进行记录、保护和传播意义重大。文章详细分析了地方戏曲原始资料的数字化采集、记录和整理过程以及进行文化创意的案例,并以当前主流的微信、微博、微视频新媒体为例,阐述了利用新媒体进行戏曲传播的形式。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7-0133-03

地方剧种作为地区民众的一种娱乐生活方式,是地域文化和民间意识形态的载体,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地民众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地方剧种也面临观众减少、传承困难甚至消亡的境地。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省现有非遗剧种28个,其中8个剧种没有国营剧团,民营剧团也仅存一到两个,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严重。如果不及时对这些稀有民间小剧种进行抢救性保护,再过几年就会全部消亡。另有研究指出,我国三百多个戏曲剧种中,有2/3左右面临衰亡或正在衰亡,数量最多的是地方性的、往往只在一两个县的小范围内流行的小剧种[1]。同时,以移动互联网、手机、QQ、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蓬勃发展,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冲击,在对地方戏曲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带来影响的同时,也为其形成新的传播方式提供了契机。

1地方戏曲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基础

1.1地方戏曲数字化保护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艺术观赏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中的年轻人对地方戏曲已比较陌生,专业演出队伍也日渐萎缩。虽然目前个别地方剧种在乡村还有一定规模的群众基础,但发展和传承问题同样严峻[2]。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变革使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改变,人们的活动破坏了民间藝术原先赖以生存的环境。戏曲本身是平民百姓的娱乐形式,是人们劳作之余或茶余饭后的消遣方式。多数剧目在形式上依然是慢慢悠悠、咿咿呀呀,故事情节单一缓慢,而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慢节奏的文化形式不再为人们所接受。第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民间艺术的传播要求,人们的娱乐中心逐渐向新媒体艺术形式过渡。地方戏曲的传统舞台表现形式在西方文化和众多快餐式文化的冲击下日渐衰落,许多地方剧团纷纷解散,在传承和发展方面仅有戏曲研究者、戏曲专业学生、专业演员和少部分票友。第三,老一辈艺人的生命消亡及没有培养传承人,使传统技艺失传。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理论研究尚不成熟,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文化生态论和信息空间论。从生态学理论来看,文化生态领域与自然生态领域一样,不断有新物种的诞生,也有不适应时代的新物种消亡。有学者指出,如果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文化也就会凋零、失落或者畸形,即使有新文化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3]。任何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都产生于一定的文化生态中,人们不可能做到恢复原来的文化生态,但在数字化背景下,人们可以借助一定的新媒体技术手段创造一定的拟生态环境,为地方戏曲等建立新的生存环境,即新的文化艺术形式与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之间和谐共存。

有学者借助信息空间理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传播,认为其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编码、抽象和扩散过程,在信息空间分析非遗保护与传播的形态,论述了非遗保护的特征和表达形式,为数字化非遗保护和传播提高了思路和借鉴。

1.2地方戏曲数字化保护的技术基础

高精度、高逼真的数字摄影、三维信息获取、虚拟现实、多媒体与宽带网络技术,为地方戏曲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技术保障和实现基础。一方面,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将现存的活态地方戏曲及相关传承人、剧本、道具、服装等资料进行记录、保存和处理;另一方面,针对已有的录音、录像资料由于时间原因造成的消磁、老化和失真问题,也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化的优势,将其进行转录、复制,可以实现长时间的无损保存。此外,对已经无法再现的场景可利用虚拟现实、3D动画等数字技术进行演示、仿真,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戏曲的虚拟审美特征是戏曲舞台空间表现的根本,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可以随心所欲地塑造舞台形象和环境,在虚拟的空间里创造戏曲情节的意境,并通过超现实的表现力创造出理想的动态世界[4]。数字技术与戏曲艺术的结合,丰富了戏曲艺术的内涵,变换了戏曲艺术的形式,为当前戏曲艺术的发展和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

2地方戏曲资源的数字化

地方戏曲资源的数字化保护首先要进行内容建设,优秀的内容是传承的核心。内容建设主要涉及两个层次:一是对与地方戏曲相关的原始素材的数字化采集、录制和保存。二是以地方戏为题材,在数字技术背景下进行文化创意及产业开发。

2.1剧目及舞台相关资料数字化

长期以来,地方戏中的经典剧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这些剧目资料进行数字化形式的保护更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也更容易得到群众的欢迎。数字化内容包括戏曲人物脸谱、道具、服装的图像记录和剧本的文字扫描,对舞台、剧场的数字记录,对演出习俗、演出活动的视频记录,以及对唱词、唱腔的数字音频库的建立。相关机构可采用数字摄影、三维数字扫描、数字音频技术、高清数字摄像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录制,再通过计算机进行加工处理,并以数字化形式保存。

传承人是地方戏发展的主体,也是地方戏保护的关键元素。相关机构应对地方戏主要传承人和健在老一辈艺人进行寻访,搜集、整理其代表作品,包括其创作理念、演出风格、收徒情况等进行数字化采集与录制,并建立完整的档案库。

2.2建立资源的收集渠道

有些优秀剧目或经典素材由于各种原因散落民间,在过去要进行收集是非常困难的。相关机构应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不受时空限制等技术优势,建立开放的资源收集平台,方便广大戏曲专家、学者、艺人、文化部门人员以及群众提供更多的资料和信息线索,丰富已有的素材库和戏曲资源。相关机构对提交素材资源要明确选择标准和质量,确保资源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权威性,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入库;资源入库前要进行精心组织和分类,良好的分类是合理利用的关键;对分类后的资源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描述,尽量使用专用领域的术语,方便今后的查找和利用。

2.3开发以地方戏曲为题材的动画电影

从艺术角度讲,动画与戏曲有诸多共同之处,如性格的符号化、外形的意象化、造型的夸张与变形以及动作的精细化等,这就为将戏曲制作成动画形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利用计算机二维或三维动画技术,将戏曲元素融入动画中,以新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可以使这些濒临消亡的传统戏曲文化得到新生。在实践方面,动画与戏曲的结合早有先例,如:我国第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便大量吸收了戏曲艺术的造型特色;动画片《长恨歌》《大闹天宫》《三个和尚》等都大量融入了传统戏曲元素。近年来,随着动画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许多高校及文化传播企业开始积极探索戏曲动画的创作。青岛农业大学传媒学院创作的戏曲动画《西厢记》获得了2009年中国国际动画节“美猴奖”最佳短片提名奖,并入选山东省“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奖”,该学院创作的戏曲动画《贵妃醉酒》《三岔口》等也获得了一致好评。湖南京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也早就开始了晋剧《凤台关》、楚剧《站花墙》、花鼓小戏《补锅》、《打铜锣》等动画剧本的创作[5]。

借鉴上述戏曲动画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地选择地方戏的代表剧目进行开发,其意义在于把地方戏曲用动画形式表现出来,一方面是对地方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现、保护和弘扬,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地方戏曲的新媒体传播

新媒体传播的最主要特征是交互性。以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使信息的传播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而受众也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接收者,他们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受众通过新媒体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传播新的信息。传统的信息传播层级结构和中心化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已不复存在,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移动终端发布信息。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8.6%[6]。新媒体技术为传统戏曲的传播构建了新的平台,并提供了交互传播的方式。

3.1微视频

微视频的播放时间一般为3~5分钟,虽然时间较短但内容相对完整,具有新闻性和娱乐性特征,非常方便网民在移动媒体上使用。人们在候车、排队、乘坐地铁等闲暇时间播放一段传统的地方戏曲视频,可以起到娱乐的作用,一方面利用了碎片化时间,调节了现代社会的紧张生活节奏;另一方面也对传统戏曲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微视频的制作应该短小,重点突出,考虑到手机屏幕的尺寸,应多用特写或近距离拍摄,以方便用户观看。

3.2微博

微博是微博客的简称,最多输入140个字,让用户可以随时发布在做什么和想什么。微博传播的威力在于其裂变式的传播,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群体效应,使某个话题成为热点。以我国的新浪微博为例,截止到2015年3月,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MAU)为4亿,日均活跃用户(DAU)达到1.84亿。利用微博进行戏曲信息的传播,可以使大V们的粉丝进一步了解地方戏曲文化,转发意见领袖的观点,使关注戏曲话题的用户数量增加。微博不仅仅可以发布文本形式的戏曲信息,还可以将看到、拍到的戏曲图像、视频等直接通过@好友名,提醒好友关注。人们在转发过程中还可以“#地方戏曲#”,微博好友就可以看到与“地方戏曲”相关话题的微博。

3.3微信

微信是時下最流行的社交平台,微信2018年数据报告显示,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0.8亿。微信已经不仅仅是一款充满活力的手机创新应用,其已成为我国手机用户的强大社交媒体,覆盖90%以上的手机,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每天有450亿条信息通过微信发出。基于微信平台庞大的用户群,相关机构可以建立各类专门的微信公众号,用户可以参与其中进行沟通交流,发布演出信息,对演出实时进行发布和评论。通过微信平台,用户还可以拍摄演出的视频、图片进行发布,利用朋友圈进行戏曲文化的传播,由于朋友圈人群具有较强的情感基础和互信,较容易对发布的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情感共鸣又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人们之间的关系,彼此加强联系。这种通过微信平台以戏曲为媒介的情感传递,正是戏曲所弘扬和传承的文化内涵,在新媒体时代以新的方式得到了传承。

3.4腾讯QQ

与微信相提并论的腾讯QQ同样拥有庞大的用户群,2018年前三季度腾讯QQ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8亿。在QQ平台上,用户可以建立以地方戏曲为共同兴趣的群,通过群发布演出消息、讨论演出内容、组织演出活动,对于重要的信息还可以通过群公告对外发布。相对于微信平台,QQ更适合年龄在35—50岁的用户群体,在这些群体中戏曲爱好者往往所占的比例更多。此外,QQ用户还可以与自己的好友进行互动,把与戏曲相关的音频、视频、图像、文字、链接等发到QQ空间,随时随地发表说说,还可以同步到腾讯微博。QQ空间通过与好友互听,容易引发好友对戏曲文化和内容的关注,也可以发表评论、点赞,从而实现戏曲文化的传播。

4结语

地方戏曲艺术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的艺术浪潮中必然会承受和面临各种冲击,其自身也必须做出一些改变,以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数字化不仅要保护、保存,还要赋予地方戏曲新的含义,使其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地方戏曲的传播将会揭开新的一页,以各种新的形式继续得以弘扬和传承其历史使命。此外,必须指出的是,对地方戏曲进行数字化保护并非放弃原来的传承和发展方式,而是一种辅助性的保护方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周爱华.濒危民间戏曲传承意义的文化学、价值观、实践性解读:从“依团代传”传承创新模式谈起[J].戏曲艺术,2014(4):104-107.

[2]王敏,郑丽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潍坊高密茂腔培养模式[J].大众文艺,2012(5):274-275.

[3]薛刚,金涛.体育大国盛名之下的隐忧:晋南民间村落武术的生存现状[J].中华武术(研究),2011(1):61-63.

[4]王亚东.新媒体技术运用于戏曲舞台创作的思考[J].戏曲艺术,2014(1):111-114.

[5]赵晓春,孙云宽.以山东地方戏为题制作戏曲动画的可行性分析[J].大众文艺,2011(7):99-100.

[6]杨帆,韩伟.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微信表情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8(12):101-103.

(编校:崔萌)

猜你喜欢

数字化保护微博微视频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