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中诗,诗中酒

2019-08-30吴姿翰

青年时代 2019年20期
关键词:酒文化

吴姿翰

摘 要:在唐朝酒业政策、异域好酒之风传入等因素的影响下,盛唐时期酒文化繁荣。酒文化广泛渗透于人民的生活中,其中包括庞大的诗人群体。唐代诗人普遍爱酒,更爱将酒作为意象融入文学创作中。研读盛唐诗,不仅能从中窥探当时的时代背景,人民的生活情形,更能探究喜好饮酒的社会风气对盛唐诗人文学创作深刻的影响和唐人以酒为意象所表达的情感,进一步认识诗歌的主题。

关键词:盛唐;酒文化;文人生活;盛唐诗

受到盛唐诗人追捧的酒,在情感浓烈的诗人心中,不仅是普遍文人、诗人喜爱的饮品,还是淋漓表达思绪的催化剂,是寄托情绪的万能意象。诗人饮酒,生活与创作都渐渐渗入酒的影响。

一、盛唐诗中酒的高频出现场合

酒是盛唐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对于诗人来说,作诗讲求“兴”,好诗必是有感而发。纵观盛唐诗歌,佳作中往往不难见酒作为意象出现的身影。归结酒诗,盛唐诗词中常出现酒的场合有送别、聚会、边塞、出行等几类。

饮酒送别是从古自今的传统,一杯酒,诉尽心中万般情。盛唐诗歌中的酒意象便有很大一部分与送别相关。“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王维送友还乡,一首《送綦毋潛落第还乡》充溢着对友人的信任和希望,鼓励友人不要灰心懊丧;“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好友将前往边塞,包含着王维深挚的惜别之情;《送韦城李少府》中“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是张九龄对临行挚友的鼓励与宽慰。古今送别,别离亲友,举杯共饮是给予将行亲友的动力和信心,是对未来的祝福与鼓励。

聚会是盛唐诗人日常生活中另一主题。三两好友相约,闲时探访故友,更有志同道合的才子聚会,盛唐文人的聚会形式多样。聚会上,或觥筹交错,热闹非凡,或作诗写文,有感而发。酒成了宴会必不可少的兴奋剂。“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李颀的《琴歌》描写聚会饮酒品琴的欢快场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孟浩然与旧友的聚会暖意融融;“开琼宴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的聚会生动轻松。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但同时对外战争也十分频繁。高昂的时代精神激励着士大夫、文人积极争取建功立业。由此产生了一批追求上进且创作热情浓厚的边塞诗人,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等。而在这些诗人的边塞诗中,描写边塞风光风俗也好,讲述军旅生活也罢,酒都是常用的意象。“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了边塞急管繁弦的风俗;“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王昌龄在《代扶风主人答》中描绘了扶风肃杀的景象,借扶风主人之口,揭示了边境征战的惨况,酒让诗更添一份愁情。酒以其猛烈、火热的特性与热火朝天的战场、广袤的边疆风光紧密吻合,酒也因此受到边塞诗人的喜爱。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文人多于旅途中迸发无限情思与感慨。“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王昌龄登上汉家陵,眺望长安大道,内心是对仕途不顺的感慨和自我宽慰,挥毫《长歌行》,那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潇洒心态;“忧来谁得知,且酌尊中酒”高适在行程中洋洋洒洒写下《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那是背井离乡的感慨,爱国忧民的情怀。羁旅中有苦情,闲游时是慨叹,不同情境,不同经历的碰撞总能激发出不同的思绪。

二、酒对诗人情感的表达

与茶沉郁、内敛的特性不同,若将酒比人,那么酒的性格应是洒脱、外放的。具有这样性格的酒作为诗歌的意象,成为诗人寄托情怀的载体,对情感的表达及抒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深化主题。不同场景下酒中所寄托的情怀也不尽相同,在盛唐诗中常出现的情感有愁情、喜悦之情、豪情。

悲春伤秋是诗人情感丰富的体现。所谓借酒消愁,人在苦闷时总是离不开酒精。盛唐诗人为后期政治的混乱而愁,为仕途不顺而愁,为有志不得申而愁,为思乡念故而愁,为离别而愁……万般愁情,不尽相同,皆借酒浇。李白便借酒浇过无数愁思。“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道出心中烦忧,愁政治腐败,愁仕途不顺;《月下独酌其四》“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这是李白内心的浓的化不开的愁。盛唐时期,许多写出名篇佳作的诗人多是人生经历跌宕,内心愁云缭绕之际,许多诗人更爱饮酒,企图用酒麻痹内心,用文字发泄愁情。诗与酒与愁情便如此结合起来。

伤感时,酒让人暂时忘却不快;开心时,酒让喜悦升华。盛唐文人也深喑此理,在表达心中的喜悦时,也不忘举杯庆祝。李白《南陵别儿童人京》多次提到酒,前三联都与酒有关:“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当时的李白入京的诏书,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就在眼前,于是热情洋溢地设宴饮酒与妻儿子女告别,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心中满是骄傲与喜悦之情。酒,放大快乐,让心中的喜悦酣畅淋漓。

盛唐文人多怀抱入仕梦,他们一心努力寻求建功立业的机会,不少诗人关注着国家的未来,甚至积极走向边疆,参与到护卫家国的对外战争中。在仗剑走天涯的梦想与实践中,酒洒脱的特点恰好扩大了文人心中的豪情壮志,豪情唐诗中的酒意象让盛唐文人、诗人的形象愈发的潇洒高大。“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是边地军营开怀痛饮的豪爽;“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李白在《赠崔侍御》中所写的是他的豪迈性格和豪侠形象,也表现了他意欲为君王效力,施展政治抱负的期望。而在《结客少年场行》中,李白又写道:“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诗中的豪侠少年虽并非李白本人,但却是诗人心中描摹的理想模样,和自身的写照。盛唐诗中的酒便是盛唐文人的人格理想和精神气度的反映。

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盛唐诗中丰富的酒诗是唐人酒文化浇灌出的精神花朵。有学者这样描述唐朝酒与诗的关系:“酒是诗华,酒乃诗媒”。的确如此,酒作为诗歌意象,在盛唐诗中广泛出现于各类场景,往往是诗人借以传递情感的有力媒介。正如杜甫《独酌成诗》中对酒与诗关系的描述:“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酒中诗、诗中酒,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酒文化
国内外葡萄酒发展概况及新趋势
从“酒文化”中品味化学
浅析俄罗斯饮食文化
以酒道引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
金代的酒文化漫谈
透过语言比较中西方酒文化
官场“酒文化”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