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下大学生国际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策略

2019-08-30王利敏

当代旅游 2019年1期
关键词:文化冲突

摘要: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急需了解更多的他国文化,语言的交流中必定渗透出不同的历史文化,那么如何培养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国际文化交际能力就尤为重要。语言要流畅,同时规避文化冲突,尊重不同的文化,也要张弛有度。

关键词:文化冲突;交流能力;真实语境

历史的车轮持续转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改革开放的中国牢牢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实现了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新奇迹,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古老文明的中国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令人神馳向往,改革开放的中国更令世人瞩目,学习中国语言,了解中国文化,解读中国发展奇迹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新浪潮。孔子学院应运而生,它肩负着传播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使命,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截至2018年末,在世界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注册人员已经超过200万,全世界都在努力学习了解东方雄狮。与此同时,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截至2017年已经首次突破60万大关,而且还在持续增长中。2018年我国出境游近1.49亿人次,入境游达到1.41亿次,世界七大洲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正在缩小为地球村。面对新形势,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无论走进来还是走出去,语言沟通、文化认同越来越重要,要避免语言障碍、文化冲突,就必须不断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的能力,更好地向全世界传播我们中国五千年的大国文化礼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完善中华文化内涵,在文化共享和文化交流中发展进步,更加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交际能力的培养前提是语言能力的培养。目前全世界通用语言以英语为主,英语仍然是世界各国人民交流的首选工具。自教育部在1964年确定英语为第一外语后,英语教育在我国发展起来,但是只局限于语言本身,关注语法、句法、顺序和逻辑多,很少关注其中蕴含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内容。当然,有了词汇、语法、结构等语言基础能力,就能够完整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也会触及到文化的交流。如果语言这个基本载体出现问题,那么就会造成文化冲突和理解歧义,影响双方的进一步交流。所以在培养国际文化交际能力中必须首先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掌握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区别,重点了解触及文化的敏感性词汇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词汇的实际运用中加以关注和引导,要求学生多查英英词典和原版工具书,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词汇的确切词义,避免错误使用带来的文化冲突。教师不仅要把英语作为语言进行讲解,而且要作为一门与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能力来培养。

其次,交际能力培养少不了文化的先行渗透。目前,我国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并不开设英美文学和英美概况等外国文化历史课程。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渠道是多方面的。为了更好地避免文化冲突,应该让大学生多接触外国原版文学书籍、影视资料以及出国旅游爱好者网络日志等,鼓励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如果涉及到不同的文化冲突,要竭力找出源头,了解文化差异细节、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在对比本国文化的同时尊重他国文化,提高文化的敏感性。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不断提供精准的文化知识渗透,在课堂、课后的学习探讨中不断更正学生的文化歧视心理,做好正确的导向工作,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学生应该在文化对比中不断增加自身的文化知识储备,提高自信,开阔眼界,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既看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不崇洋媚外,又不全盘否定外国文化,减少对外国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歧视心理和心胸狭隘观点,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再次,真实语境更容易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目前互联网中的英美电影和电视剧很多,配有中英文字幕,教师可以多引导学生观看,引导学生讨论其中的词汇运用,分析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不同,重点针对不同的文化背景、人物形象、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等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可以组织学生模仿表演英文原版舞台剧,更真切地揣摩角色和心理,更容易了解和掌握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所带来的思维方式的不同。这样,在不走出国门的情况下,通过真实的语境一样了解外国的文化和习俗。学校也可以请有国外生活学习经历的教师开设文化对比课程,就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使用、交流话题等进行讲解和说明,让学生宏观掌握不同国家人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特别关注异国的思维方式、历史背景和生活习惯等。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学生可以到国外开展短期实地考察学习,融入当地人日常生活,在绝对真实的语境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尽力与当地人沟通,更加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精髓。

最后,不同的文化在求同存异、互相交融中发展。人们在不同的文化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所以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是人格的培养。教师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同时要不断更正个别学生存在的极端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世界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文化都是平等的,都有着自己的历史传承, 都是世界文化瑰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作为中介语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不同思维方式的转换,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理解能力、包容能力和接受能力,坚持做到既不崇洋媚外,也不能过度带有民族中心主义情怀。通过国际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尊重和包容对方的文化,善于发现文化冲突,灵活解决文化冲突,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异国他乡的生活之中。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但是各国文化一体化却截然不同,不同国家、不同种族还保留着相对独立的风俗习惯,也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普世价值观,因此在不断增多的交流中,我们的语言交流必须会触及到不同的文化历史甚至宗教信仰,如何规避冲突,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日常教育中加强不同文化的渗透和讲解,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求同存异,加深理解,塑造人格品行,更好地应对世界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童惟.全球化视野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23-25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作者简介:

王利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基金项目:

本文系吉林省社科规划办项目“中华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大学生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策略研究”(编号:2018M1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文化冲突
法律移植过程中我国版权制度的文化失真及其解决
宁夏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探究
李安电影中的中西文化冲突与弥合
论高校师生文化冲突与整合
从《推手》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犯罪新趋势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与协调
跨文化因素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
应对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策略初探
李安的“父性”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