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2019-08-30陈栋栋

当代旅游 2019年1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农村

陈栋栋

摘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发挥信息化功能,用信息技术装备相关领域,使信息资源在农村得以开发和应用,利用信息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全面进步。农村信息化对于促进农村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信息化

近年来,盐城市坚持以互联网思维谋划农业、互联网技术改造农村、互联网手段服务农民,农业农村信息化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市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68.7%。目前,盐城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步入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新征程,必须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积极组织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全领域、全产业、全链条”的覆盖应用,引领和推动农业农村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调查和研究我市农村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并给出建议对策,是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所在。

一、盐城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引进“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落后于欧美等国大约20年。早期农村信息化建设表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计算机应用于农业生产,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相继建立一批农林数据库。而农村信息化产业的起步更晚,与欧美等国的差距更大。目前我市无论是在信息传播高速公路的硬件建设方面,还是在农业信息平台和资源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一)农村信息化建设网络平台逐步建立

盐城市实施“益农信息社”全覆盖。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整市推进工程建设,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1947家,实现了村村全覆盖。阜宁吴滩街道办吴滩居委会、亭湖区月青村佳美嘉家庭农场两家“益农信息社”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益农信息社”百佳案例。盐都区创新开发了“盐都益农网”平台,引导扶持信息员开展电商营销,推进信息社可持续运营,被《农民日报》头版专题报道。

(二)农业信息技术研发成果显著,农业电商产业发展快

按照“多元主体参与、多个平台借力、多种模式发展”的思路,建体系、促集聚、抓对接,农业电商迅猛发展。全市农业电商销售额突破140亿元,居江苏省第一方阵。培植创建了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40个,数量全省第一;扶持引导农业企业上线营销,培植了农产品网上销售超千万的农业市场主体53家。东台市新街镇依托苗木优势特色产业,做大产业、做响品牌、做强电商,苗木年网上销售额达到15亿元。近年来,在一系列国家、部门和地方科技计划的支持下,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农业信息技术领域逐步积累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形成了一支从事农村信息化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人才队伍体系。

(三)农村信息服务深入基层,智能农业建设亮点多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市已经创造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组织实施“互联网+生产”行动计划,建成116个智能农业示范基地,涌现了东台三仓现代农业园区、射阳富利蛋鸡智能养殖场等一批高水平应用典型。建成了盐城市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盐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为农业市场主体提供低门槛、便利化的“物联网+”服务。阜宁县建成“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创新项目。东台市建成了包括农业“一张图”、云端数字农场等应用系统的“智慧农业”服务管理平台。 农村信息化建设在一些地方得到有力推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使农村信息“户户通”工程的顺利实施有了良好的开局。

二、盐城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挑战

近年来我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机构改革极大的拓展了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领域;农民信息意识比较淡薄,信息需求不强烈;农村信息流动不畅;农村信息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大大降低了其利用价值;农民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农村信息化推进。

首先盐城市、县机构改革已基本到位,新成立了农业农村局,部门职能和服务领域有了很大的拓展,信息化工作范围广了、领域宽了、任务多了、标准高了。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必须要树立三个“全”的意识,坚持以全领域(农业、农村、农民),全产业(农、林、牧、渔),全链条(产、加、销)的思维来谋划和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其次,盐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两海两绿”、接轨上海战略,打造上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上海市政府均高度重视农产品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对所有供沪农产品均要实现全过程“可视化”追溯。目标市场高标准、高质量,这就要求盐城市必须加快生产基地的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和提升。第三,发展不平衡带来了新问题,部分地区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成效不显著。信息化工作体系不够健全,人员偏少、队伍不稳、素质不高,特别是缺乏复合型人才。信息化平台重建轻管,日常管理“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使用效能不高。盐城作为一个农业大市,要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数字乡村,其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十分突出。

三、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的目标定位,积极组织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入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全领域、全产业、全链条”的覆盖应用,引领和推动农业农村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农村信息资源建设

加快农村信息采集标准体系(采集、处理、数据库建设等)、信息发布体系等建设,提供标准的数据库接口,实现信息采集、处理、发布一体化。重点加强市场供求、农产品价格、科技信息、农村政策等农民急需的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统筹规划、整合、集成、开发各部门、各单位的农村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大数据,并通过制定共享政策、法规和完善管理体制,把各部门、各单位乃至个人所获取与积累的科学数据资源,纳入我市农村科技数据共享的统一管理框架。整合不同農村信息数据源,优化农村信息资源数据库结构,通过不同层次的农村信息中心群和共享服务网的建设以及共享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农村信息共享平台,大幅度提高农村信息的管理与共享服务水平,增强农村科技创新能力,为我市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和农村科技水平的提高,提供可靠的农村信息资源保障。

(二)巩固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

进一步进行农村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农村信息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针对新组建的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工作内容更加广泛、数据类型更加多样、业务系统更加繁杂”的特点,对已建、在建、拟建的行业系统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完善、构建市农业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共享体系,推动数据融合、服务融合及业务融合,重点建设盐城市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扶持、推动各县围绕资源禀赋,积极开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在数据采集上做文章,数据采集是大數据平台建设关键内容。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的统一部署,对照省定标准,重点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市场主体、畜禽水产规模养殖、农作物规模种植、农机管理、农产品质量、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休闲观光农业等数据库。积极运用遥感、传感器、智能终端、益农信息社等采集渠道,拓宽数据采集覆盖面,确保数据量质并举。不断创新数据采集模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农业大数据公司合作,借助专业公司人才和技术优势,加快推进数据资源采集与应用。在数据应用上求突破。坚持“建用结合,以用为要”,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技术推广部门合作,加快提升综合建模分析、数据挖掘应用等能力。不断深化农作物苗情监测、动物卫生监督、农村资产管理、阳光扶贫、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农机作业监管等大数据的行业应用,推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方式发生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鼓励市场主体、科研机构等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创业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案例,营造重视大数据、发展大数据、应用大数据的良好氛围,以新动能推动农业农村新发展。

(三) 加快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提升为农信息服务效能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开展“益农信息社”建设“回头看”,对照建设标准,查漏补缺,高标准、严要求地进行完善提升。对于面积、硬件不达标的信息社,要对标找差,补齐短板。对于服务不达标的,要强化信息员服务意识培养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持续推进县级运营中心建设,充分发挥牵头组织、沟通协调、示范引领功能,组织县域信息社更高标准、更好质量的开展“四项服务”。要坚持线下线上服务同步推进,不断整合12316、惠农短信、专家群、农技耘、农业网站等资源,打造“五位一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积极配合运营商,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一村一策”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营管理方案,推进信息社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运营。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运营机制,汇集电商、金融、供销、邮政等社会资源,丰富教育、医疗、社保等地方公共服务资源,全力提升公益性服务、重点培植电商产业服务、加快发展便民服务。着力推广益农服务“盐都模式”,创新体制和机制,搭建服务平台载体,充分调动信息员服务积极性,推进信息社可持续运营。按照“制度、管理、监督、责任”四位一体要求,建立健全信息社运营管理办法,规范高效有序地运营管理“益农信息社”。积极探索设备资产管理长效机制,制定完善设备资产管理办法,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奖惩制度,探索信息社、信息员不合格淘汰和择优增补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信息社、信息员,及时调换,实现动态管理;对服务绩效好的信息社、信息员,给予表彰奖励。继续抓典型、树样板、促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市信息社服务效能整体提升。

(四)建立和完善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全力推进农业电商加快发展

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必须建立健全的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组织体系,不断向农村延伸和拓展信息服务。必须探索一条大容量、多途径、广覆盖、全方位送科技信息下乡、进村、入户的新途径。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信息技术培训,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信息技术骨干队伍,增强农村基层科技信息服务的实力和活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信息的接受和利用能力。

着力推进农业电商载体建设。推进农产品电商产业园建设,为农业电商创业者提供加工、包装、营销、物流等一体化、专业化服务。引导、扶持具有较好农业产业和电商基础的乡镇建设农业电商特色小镇,吸引涉农企业、电商创业者入驻小镇,形成服务当地、辐射周边的农业电商创业集聚区和服务区,力争全市每个县都建成一个农业电商特色小镇。积极推广O2O电商模式,以 “益农信息社”为主阵地,整合阿里、京东、苏宁易购、邮乐网等电商平台村级网点服务功能,建成1900个综合性村级电商服务站,实现村级服务站村村全覆盖。

着力创新网络营销方式。鼓励涉农企业进入淘宝、天猫、京东、邮乐网、顺丰优选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店铺。引导种植、养殖大户采用微信、众筹、预售、直播、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积极推进旅游、休闲、康养、农家乐等农业新业态与电商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电商。组织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筛选盐城优质农产品对接上海“叮咚买菜网”、南京“菜帮帮”、苏宁易购江苏馆、顺风快递等电商平台,解决农产品“触网上线”“最初一公里”问题。

着力培植农业电商主体。持续实施省农产品电商“万人培训计划”,活化培训方式,精准培训内容,精选培训对象,注重培训质量,提升新型农业市场主体网络营销技能技巧。借助南京大学盐城电商学院、盐城生物工程高等学校的培训基地、培训体系及师资队伍,努力培养一批“懂理论、懂业务、会经营、能带头”的农业电商复合型人才。大力挖掘和培植农业电商的先进典型和成功案例,通过电视、报纸、网站、APP等媒体广泛宣传,发挥电商“网红”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农村有志青年利用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发家致富。

参考文献:

[1]常倩,李瑾.乡村振兴背景下智慧乡村的实践与评价[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3):11-21.

[2]赵宇.浅析信息化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农经,2018(22):45.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农村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