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经腹腹膜前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不同补片固定方法的应用效果比较
2019-08-30陈伟立黄进团
陈伟立,黄进团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广东 惠州 516002)
腹股沟疝是临床普外科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常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中,提高了传统腹股沟疝的治疗水平。在当前腹股沟疝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为患者健康的改善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1]。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修补材料、缝合技术等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2]。我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对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治疗进行了改进,基于经腹膜膜前疝修补术,在修补材料、补片固定方法、缝合技术等方面加强了改进,并应用于临床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86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传统补片固定法和改良后的补片固定法的应用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86例,诊断标准[3]:①可复性肿块,消化不良、局部坠胀感、便秘等症状;②正常站立可见腹股沟区肿块,可回纳或部分不能回纳。纳入标准:①满足腹股沟疝的诊断要求[3];②根据临床表现、B超检查、CT检查等检查手段确诊;③首次腹股沟疝发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官功能障碍;②精神障碍,认知障碍;③不可耐受麻醉患者;④依从性较差者;⑤双侧腹股沟疝,嵌顿性腹股沟疝。根据所选择的补片固定方法分为传统组44例和改良组42例。传统组男28例,女16例;年龄(53.16±2.57)岁;病程(13.25±1.42)个月;左侧疝23例、右侧疝21例;斜疝34例、直疝10例;Gilbert分型方面,Ⅰ型22例、Ⅱ型9例、Ⅲ型3例、Ⅳ型4例、Ⅴ型6例。改良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52.53±2.68)岁;病程(13.69±1.51)个月;左侧疝22例、右侧疝20例;斜疝33例、直疝9例;Gilbert分型方面,Ⅰ型24例、Ⅱ型6例、Ⅲ型3例、Ⅳ型4例、Ⅴ型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取平仰卧位,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于脐周行一切口,长度10.5 mm左右,直至皮下。取出10 mm的Trocar,穿刺入腹腔,接二氧化碳(CO2),控制好腹腔压力为13 mmHg,将腹腔镜置入腹腔中进行全面探查,明确疝内环的具体情况。从内环口边缘将腹膜切开,向四周进行钝性分离处理,使得腹壁下动脉、精索、腹横筋膜等暴露在视野中。对15 cm×15 cm的聚丙烯补片进行裁剪,使其成为椭圆形状,并卷成桶状,经10 mmTrocar导入腹膜前间隙,进行展开、铺平等处理,使得肌耻骨孔全面覆盖,展平后放置。传统组使用螺钉固定补片,固定的位置主要包括弓状缘、腹直肌外侧缘、耻骨结节等。改良组使用3-0可吸收线于耻骨结节及前壁固定两针,使用康派特粘胶固定补片,最后用3-0普理灵缝线连续缝合关闭腹膜。
1.3 评估指标①记录两组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恢复情况(正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费用情况(治疗费用)。②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4]进行疼痛评价,0~10分,从低到高疼痛程度逐渐增加,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最高疼痛。③记录两组血清肿、神经感觉异常、尿潴留、补片感染等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正常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医疗费用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改良组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分)
2.3 两组并发症情况的比较改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7,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传统组在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评分方面,均不是非常的理想,这与临床相关研究保持一致。纵观现阶段临床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开展情况,对于术中补片固定的应用,多选择进口的聚丙烯3D成人疝补片或平补片加钉枪固定进行疝修补术,而3D成人补片及钉枪无论是在效果,还是在操作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国内一些中小型医院并不适用[12,13]。此外,钉枪固定除了上述提及到的几方面局限和不足之外,还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①对血管、神经等结构造成损伤,致使术后可能会出现慢性神经痛;②补片钉合和不钉合,可能均会导致术后复发,也有可能均不会导致术后复发,钉合的效果并不显著;③钉合设备产生的费用计算至治疗费用中,容易增加负担。在当前患者对医疗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已经逐渐难以满足其需求。
针对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应用存在的劣势和不足,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良,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腹股沟疝疾病患者。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本院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考虑到传统3D成人补片及钉枪的劣势,改用国产平补片加医用胶水固定补片,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如成本降低、疼痛减轻、并发症减少。具体来看,使用医用胶水固定外加疝内环上方可吸收线缝扎固定,固定效果良好,同时减少钉枪可能带来的损伤神经术后疼痛的并发症,同时减少医疗费用[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组,改良组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说明了医用胶水固定外加疝内环上方可吸收线缝扎固定的应用效果好于传统钉枪补片固定,其优势集中体现在疼痛轻、费用少、安全性高等方面。尽管腹腔镜经腹膜膜前疝修补术已广泛应用,但补片固定方法中医用胶水固定外加疝内环上方可吸收线缝扎固定的应用仍旧鲜有报道,其临床效果如何需进一步接受临床的检验。
综上所述,腹腔镜经腹膜膜前成人腹股疝修补术补片固定时,医用胶水固定外加疝内环上方可吸收线缝扎固定在创伤、并发症、价格、操作、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较为广泛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