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

2019-08-30胡昱琼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满意度评估

胡昱琼

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科 湖南长沙 410006

急诊重症患者病情较为危重,入院后进行紧急抢救和治疗若患者病情稳定可入普通病房,但有的患者病情仍危重且存在进一步恶化风险,因此需转入ICU 进一步处理[1]。而急诊-ICU 转运交接耗时较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危险事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临床日渐重视急诊转运过程中护理服务探究,提高转运效率,保护患者安全,其中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可达到上述效果,应用价值较高。本文以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转运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旨在为转运工作提供护理指导,提高转运质量,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2018年1月-2019年5月,对象:急诊转运患者,样本量79 例,对患者资料回顾分析,按照转运模式分2 组,对照组39 例,试验组40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7 例,年龄30-78 岁,平均(54.13±2.85)岁,疾病类型:严重心律不齐5 例,急性心肌梗死10 例,脑外伤11 例,创伤性休克10 例,呼吸衰竭3 例;试验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30-79 岁,平均(54.76±2.77)岁,疾病类型:严重心律不齐6 例,急性心肌梗死11 例,脑外伤9 例,创伤性休克10 例,呼吸衰竭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可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转运护理模式,试验组采取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专业护理小组,实现一体化模式,设置护士长及护理小组,对既往护理工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新的护理方案,创建科学的行政架构,整合医疗资源,部署急诊患者转运方案和流程;(2)完善转运流程,转运前由主管医师评估转运可行性,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转运设备进行系统评估,叮嘱护理人员做好事先检查工作。同时强化转运安全管理工作,转运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体位,做好隐私保护和保暖工作,检查各类导管畅通性,尤其搬动患者时,做好导管固定工作,护理人员单独管理气管,扶住导管的同时托住患者枕头;(3)规范交接工作,设计急诊患者转运交接单,记录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基础信息,并对诊断、意识、送至ICU 的时间、瞳孔、血压、脉搏、心率、急诊处理、急诊医生、护送护士等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同时填写患者物品是否妥善处理,通常由ICU 护理人员监测患者病情,转送护理人员填写交接内容,并核实交接过程是否存在遗漏。

1.3 观察指标

(1)转运过程中各项指标评估,具体指标如下:试验组贵重物品、转运设备、电话询问、交接时间、生命体征,每项采取10 分制评估,分值越高提示治疗越佳;(2)满意度评估,于住院前进行评估,使用调查问卷方式,评估患者对转运效率、治疗及时性、服务态度、应急处理能力等满意情况,满分100分,以分值评判满意程度,分3 个等级:91-100 分为非常满意,71-90 分为满意,70 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2]。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SPSS24.0 软件,计数资料,表示为[n/(%)],χ2值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t 值检验,统计学意义指标:P <0.05。

2 结果

2.1 转运过程各项指标

试验组贵重物品、转运设备、电话询问、交接时间、生命体征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 <0.05,详见表1。

表1:转运过程各项指标比较(±s)

表1:转运过程各项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贵重物品 转运设备 电话咨询 交接时间 生命体征试验组 40 7.21±1.15 7.34±1.05 6.34±1.25 7.04±1.02 7.14±1.05对照组 39 5.34±1.24 4.62±1.12 3.34±1.33 4.64±1.05 4.04±1.11 t-- 6.953 11.139 10.333 10.305 12.75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满意度

试验组满意度评估结果显示,非常满意18 例(45.00),满 意20 例20(50.00), 不 满 意2 例(5.00), 满 意 率95.00%(38/40),对照组非常满意14 例(35.90),满意16例(41.03),不满意9 例(23.08),满意度76.92%(30/39),试验组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χ2=5.384,P=0.000。

3 讨论

急诊患者病情危重,起病急且存在进一步恶化风险,治疗难度较高,对临床救治与监护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而急诊和ICU 为两个独立科室,在急诊初步诊断和治疗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需进行转运,患者入住ICU 接受进一步治疗。但是考虑到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和危重性,转运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为了保证患者安全,必须基于科学有效护理服务,但常规转运护理时效性较低,应用价值不高,需选择更为高效护理服务模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转运过程中各项指标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无缝隙护理管理最早由美国湖地医疗中心推出,在先进管理理论指导下,优化业务流程和职能,创新管理机制,形成持续改进的管理系统,符合以人为本思想[3]。针对急诊患者,在一体化护理模式下,无缝隙护理管理以专业的管理团队开展工作,参与转运工作,并完善转运流程,重视对转运工作可行性和潜在风险进行评估,预见性处理各类事项,保证转运工作顺利开展,此外强化交接工作规范性,详尽真实地填写交接单,保证患者信息及抢救情况记录真实、详细,ICU 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状况,补充患者信息。

综上,在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可提高转运效率,保证患者安全,更利于患者及时接受治疗,患者满意度理想,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满意度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