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MRI与CT在骨骼肌内黏液瘤中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2019-08-30黄义强
黄义强
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 湖南郴州 423000
肌内黏液瘤是临床上一种极为少见的良性肿瘤,粘液瘤发生在骨骼肌中的几率更是极为少见。肌内黏液瘤一般发生在人体的大肌群[1],虽然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是还是要及时治疗,让患者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在临床上诊断骨骼肌内黏液瘤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采用MRI 与CT,这两种方法可以更快、更加准确的诊断出患者肌内黏液瘤的具体位置[2]。因此,本研究将重点针对MRI 与CT 这两种诊断方法展开讨论,对比分析MRI 与CT 在骨骼肌内黏液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骨骼肌内黏液瘤患者60 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30 例,采用MRI 检查,观察组男性12 例,女性18 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49.5±7.2)岁,病程6 个月~5年;对照组30 例,采用CT 检查,对照组组男性13 例,女性17 例,年龄45~68 岁,平均年龄(51.5±7.4)岁,病程5 个月~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CT 检查,采用西门子螺旋CT 机,电压120kV,电流250mA 温度控制在15℃~24℃,相对湿度控制在25%~26%,扫描层厚为5mm,根据检查目的让患者选择仰卧/俯卧,升高检查床到一定高度后送入扫描孔中,扫描患者疑似病变的部位。
观察组患者采用MRI 检查,GE 超导型1.5MR 扫描仪,让患者取仰卧位,身体自然伸直,叮嘱患者在扫描过程中该保持静止状态,扫描方位以矢状位和冠状位为主,扫描中心定于关节间隙水平。扫描参数:自旋回波(SE)序列T1WI TR=450~500ms,TE=14ms,平均次数2 次),梯度回波( MED) 序列T2 WI TR=800~1000ms,TE=26ms,翻转角30°,平均次数1 次),矩阵256×256。扫描层厚为3mm,间隔1mm。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比较
CT 影像学表现:扫描结果大多数呈现圆形囊性低密度病灶,CT 值约8-18HU,分布均匀,轮廓清晰,有囊肿出现,但是诊断不明确。诊断结果显示,CT 检查得到腓肠肌内黏液瘤8 例,腓骨长肌内黏液瘤5 例,股内侧肌内黏液瘤7 例,肩胛舌骨肌内黏液瘤4 例,误诊为囊肿6 例。
MRI 影像学表现:经扫描发现,肌内类圆形发生病变,边界轮廓就清晰,肿块呈囊性,T2WI 与T1WI 所呈现出的信号不同,前者为均匀高信号,后者为均匀低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与T2WI 相似,呈现出明显的均匀高信号,一些患者在扫描的过程中会出现条索状的低信号分隔影,病灶周围发现水肿,脂肪信号带呈现出明显特征。经MRI 扫描诊断后,诊断结果显示,MRI 检查得到腓肠肌内黏液瘤10 例,腓骨长肌内黏液瘤8 例,股内侧肌内黏液瘤6 例,肩胛舌骨肌内黏液瘤5 例,误诊为囊肿1 例。具体病灶部位诊断结果如表1所示。两组病灶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囊肿误诊率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病灶所处部位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诊断价值比较
观察组MRI 诊断为骨骼肌内黏液瘤29 例,误诊为囊肿1例,诊断符合率为96.67%;对照组经CT 诊断为骨骼肌内黏液瘤24 例,误诊为囊肿6 例,诊断符合率为8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黏液瘤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常见病发部位多为肌肉群组织、皮下组织,而发生在骨骼肌内的黏液瘤为极少数[3-4]。变异的成纤维细胞造成粘多糖持续增加,导致黏液过多,长久聚集无法消散,从而衍生为骨骼肌内黏液瘤。黏液瘤生长速度缓慢,病程时间久[5-6],不会发生恶性转移,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为局部会出现包块,可能会伴有疼痛,行完整切除手术治疗最为合适,切除后不会出现复发率。MRI 检查的影像学表现主要特征为患者的肌肉组织有清晰可见的肿块[7],信号均匀,T2WI 呈高信号;T1WI 呈低信号;FS 呈显著性高信号,病灶表现为肌肉水肿,容易误诊为囊肿。通过对收治的60 例骨骼肌内黏液瘤患者分别采取了MRI 检查和CT 检查[8],结果显示,两种诊断方法都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但是CT 检查出现囊肿误诊率较高,MRI检查所呈现的影像学表现更为准确,诊断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