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式灵活转化 促进思维启迪
2019-08-28薛梅
薛 梅
(江苏省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210008)
一、情境的变式,调动课堂氛围
时过境迁,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理念都在发生着或多或少的变化,在吸取传统教学模式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也不断衍生适应时代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就是新时代的话题,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良好的问题情景也够让学生眼前一亮,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探究数学的意识.问题情境作为引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用载体,应当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善于利用所学新知识不断经教学技术进行革新,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耳目一新的情境,从而促进学生产生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内容,可以创设以下变式情境:利用直角梯形纸板给学生做演示,让互相平行的一条边与桌面重合,然后让学生观察,纸板在顺时针方向逐渐转动的过程中,另一条边与桌面的位置关系是如何变化的.通过观察,这两条边始终都是平行的.如果将直角三角形放置在讲桌上,按照刚才的操作,观察得到另一条边和桌面却不是平行的.如果教师笔直站立,可以抽象将教师和周围的四面墙面均是平行的,而教师笔直向前或后倾斜时,教师与左右两面墙平行 ,如何教师笔直左右倾斜时,就会与前后面墙壁平行.学生在直观感知下,很容易对如何判断线面平行产生兴趣.
通过变式情境的导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在激发学生的求知的同时,更加促进学生萌发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二、例题的变式,活跃学生思维
高中数学知识相对复杂,涉及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因此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课本上的例题或者习题都是十分经典的例子,教师可以充分挖掘书本例题的内容,促进学生用心感受、用心理解,避免混淆知识,实现知识的精确运用.例题的变式,活跃学生思维,开拓学生眼界,促进学生在例题的变式中,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实现相同知识点的不同描述,类似知识点的相似描述.
例如,在数学教材第二册的一道习题:直线y=x-2与抛物线y2=2x相交于A,B两点,求证:OA⊥OB.
(1)在该题基础上,将直线和抛物线推广到一般情形,可以进行以下变式:直线l恒过定点(2p,0)且与抛物线y2=2px(p>0)分别相交于A,B两点,已知O是原点.求证:OA⊥OB.
(2)如果将题目中的图形深加工一种图形:圆,则可以得以下变式:已知p是正常数,一直线l经过(2p,0)且与抛物线y2=2px相交于相异A,B两点,圆H是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其中圆心是H.证明抛物线顶点位于圆H上;当圆H的面积最小时,求相应线段AB的直线方程.
(3)将原题改成类似定点问题:已知抛物线y2=2px(p>0)上的两个动点A,B,O是坐标原点,且满足OA⊥OB,证明:直线AB恒过定点.通过对课本习题的变式,可以使得具体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如(1)的变式.通过将原题中加载所熟悉的图形,全面考察知识的综合与灵活运用,如(2).定点问题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依托原题的改进得到高考中常见的过定点问题,实现了学生接触高考题,让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引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该三种变式,层层递进,逐渐加深难度.
例题的合理变式,要求教师平时多看、多思,集思广益,巧妙变化例题,增加例题的时效性,强化例题的经典性与典型性.在对例题的讲解过程中,通过变式逐渐加深例题的难度和深度,在观摩解决变式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思想,揣摩变式意图,逐渐形成复杂问题分阶段解决的思想.例题变式要结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教学实践等众多因素,综合考虑.
三、解题方法的变式,拓宽发展空间
将数学应用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实现数学的价值.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解题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不仅体现了学习者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更加体现了学习者的思维活跃性和灵敏性.好的解题方法将数学知识有机串联在一起,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路;巧妙的解题策略有利于构建完整的知识纽带,让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揭示数学规律,启迪学生思维,进而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解题方法上的变式,打破学生思维的定式,促进思维的活跃性.
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多层次地挖掘题意信息,实现一道题目的多种解法.在解题方法与技巧上不断进行变式教学,强化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精髓.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高度重视并合理实施变式教学.变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提升数学课堂效率,拓宽学生的发展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