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灵的旅程
——美术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9-08-28江苏海门市第一实验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画作房子美的

江苏海门市第一实验小学 陈 旦

偶然看到一本书,淡黄的封面上系着黑色的蝴蝶结,蝴蝶结下有一幅画作,黑压压的墙,孤零零的树,灰蒙蒙的天,既像碉堡又像钟楼的建筑耸立着。不算大的画面上压着两行字,上面一行写着”像自由一样美丽”,下面一行写着“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震撼的文字,简洁的设计,是那么朴素却有着直冲心灵的力量。心,一下子被狠狠地敲击,这是一本怎样的书?黑色的蝴蝶结究竟要锁住什么?那样的地方怎么会有如此天真而充满纯净的作品?是什么让这些画没有仇恨而散发着温馨?又是什么使这些艺术花朵在那个地方悄然绽放至今不枯竭?仔细捧读,书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用文字介绍了一段灭绝人性的历史,后半部分图文结合,刊登了孩子们的画作以及每幅画作后面小画家的简介与小诗。令人心酸的是,每个简介的开头都是:某某某,出生在某年某月某日,被遣送到特莱津时才几岁,然后被遣送去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几岁被杀。

笔者仔细读着每一幅画作、每一首小诗,几度流泪;读后,笔者无法呼吸,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和当下生活在和平时期,衣食无忧、性命无忧的学生们一起分享这个关于美的故事,想告诉他们,在我们身边,什么是美?让他们知道美是温暖人心,美是震撼心灵,美是义无反顾,美是生命再现,美牵动所有人的感觉、情绪与思维……笔者想通过来自书中的这股美的力量,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与把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回顾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误区,主要有二。一是作品脱离学生生活太远,二是大量文字性的解读代替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前者因历史、年代原因与儿童的认知水平无形中产生了隔阂,而后者的欣赏往往只停留在看图说话阶段,无法给学生带来进一步的思考空间。这两种欣赏方式造成学生感知单一、被动接受内容,从而对作品的内涵没有丝毫理解,尤其是对一些相对抽象或是以形式表现为主题的作品,欣赏往往浮于表面。

一、慢慢揭开尘封的历史,寻找美的起点

在反复思考之下笔者精心挑选两幅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夜色中的房子》和《鸟和蝴蝶》,与学生们一起进行赏析。

《夜色中的房子》,这幅作品是名叫迪塔的女孩画的。作品营造出了氤氲的水墨之气,足见小画家娴熟的绘画水平。画面被深灰、浅灰、乌黑笼罩着,黑色从画面主体钟楼中深深地扩散到周围的树木,浸润到泥土深处,没有一丝生机,这种黑暗令人无处逃遁。

《鸟和蝴蝶》,这幅作品作者未留下姓名。与前一幅作品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的是这幅作品采用废旧的表格纸涂色后,剪贴而成。画面给人的感受就如同原野中的小花,散发着温馨质朴的美丽。

二、细细品味画中的情境,走进美的旅途

对于美术教师来说,我们重要的不是教学生画画,而是努力让学生们通过艺术作品感悟生命,探索真正有生命力的美术欣赏教学。所以,笔者现在所想做的就是引领,引领学生们走进作品,启迪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力,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家园。期待学生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尖、生长、拔节。

1.美的感受——在比较中加深对作品的感悟

两分钟的情景展示:伴随着轻松、活泼的音乐,不断交替的儿童画作品,一系列的作品绚丽美好,充满阳光,富有童真。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洋溢欢笑的脸庞渐渐没有了笑意,随着轻松愉悦的音乐渐行渐远,在强烈音符的冲击下,取而代之的是坦克、炮弹的轰鸣声、让人感觉呼吸急促,精神高度紧张,莫名的恐惧感在教室中升腾。突然,一幅《夜色中的房子》的作品展示在学生的眼前。

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中,笔者采用比较的方法把学生们带入到课堂的情境中,图片、音效的强烈对比显然很有效,所有的学生都静下心来,融入情境之中。这就是笔者想带给孩子们初看作品后内心的感受,这种感觉是直接、表面,甚至是转瞬即逝的。在这里,笔者只想紧扣住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看到了作品的局部艺术特征,哪怕是纯感性的感觉。通过儿童画之间的对比,使学生走近看似平凡的图中,感受作品的与众不同,感受画作背后小画家的不一样,这远比直接出示两幅绘画作品进行欣赏分析所带给学生们的心灵震撼要大得多。

2.美的判断——在品读中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同学们,你现在住在怎样的房子里?”学生们回答,“我住在某某新村,房子是高层建筑,空气很新鲜,每天都能听到鸟儿的歌唱”“我家有个大院子,里面种着我喜欢的植物……”听着学生描述着生活中建筑的美好。“相比之下,这是怎样的一座房子”“它在哪儿?”“附近有些什么?”“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笔者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画面,学生的感觉逐渐清晰、明朗起来。“房子上有个十字架,房子比较独特,像是一座教堂。”“房子很高、在画面的正中间,旁边的树孤零零的。”“这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没有人愿意住那的,我感觉那儿有很多乌鸦。”“有些恐怖,很黑。”……

“欣赏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笔者问道,学生满脸好奇,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幅画到底是谁画的?”“为什么会画出这样的一幅画来?”

这时学生对作品的观察分析有了些许深入,体会到了画面独特的色彩与构图形式所传达的感情意味,但更确切地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系列的理解分析,使得学生心中产生了更多的疑惑。

教师图文介绍:这位小画家的名字叫迪塔,是个女孩,犹太人,在她十三岁的时候,也就是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她被迫遣送到特莱津。而这个名叫特莱津的地方,曾经是一座城堡,一个宁静的小镇。当德国纳粹踏入这片土地时,这儿俨然成为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大监狱。播放课件中的小视频:呼啸而下的炸弹,凄厉刺耳的防空警报,断壁残垣的城市,残缺不全的尸体,一片黑暗混沌的场面。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小画家画下了这幅画。

随着对作品背景资料的解读,慢慢地,学生们对作品从表层的、局部的感知进入到情感与理智交融下的深层领悟。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品读中通过视觉的接触、语言的交流、情感的融入,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死亡的恐惧、失去亲人的伤痛。可见,表面的欣赏触及不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学生只有把自己对艺术品的感知与以往的记忆材料相联系,加入自己理性的思考,在情感与理性交融共振的作用下,才会萌生出相对深入、独特的审美判断。

3.美的创造——在思索中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

梁玖《艺术概论》一书中提到“欣赏者在欣赏活动中积极地、能动地延伸、升华原有作品情感意蕴境界的行为,称为艺术欣赏的审美再创造”。审美创造是一种思维、情感的创造。教师只有点燃学生的情感与愿望,才能收获学生们的创造潜能,唤醒蕴藏在学生内心的沉睡着的创造能力,而学生的创造能力将来不管适用于何处,美术教育的目的已然达到。在这一环节中,一连串的问题引发学生们深度的思考:是什么使得美术教师弗利德用生命保存了这些画作?又是什么使得这些珍贵图画被后人誉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当这些画作出现在你面前时,又能带给你哪些体会与感动?

学生们的一番感悟,让笔者很是欣慰,审美能力就是这样被引发和生长的,审美之旅正因为有了学生自己的感受、判断、理解、创造才会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使得学生收获美的经验、美的情感、美的生活。小学美术欣赏课只有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的“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和评述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们主动地在许许多多的事物里、经验里去发现美、欣赏美,这样才能真正触动学生们的心灵,提高生活的境界和意趣。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我们或许已经接触到美的力量,肯定了它的存在,而她的无限的丰富内含却是不断地待我们去发现。”

猜你喜欢

画作房子美的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学生画作欣赏
孤独的房子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一百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