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点点变化,让作业更有意义

2019-08-28江苏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张绍华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解决问题图形

江苏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张绍华

数学课堂作为学科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我们一直努力“向40分钟要效率”。其实,数学家庭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我们也应该“向20分钟要效率”(此实践基于小学中年级,我们使用的是数学“补充习题”,据统计,平均每生每天的数学家庭作业时间约为20分钟)。引导学生“写好”作业,为看似平常的数学家庭作业不断提升品质,提高学习效率,发展数学能力。

一、现状分析,确定家庭作业改革的方向

[情境回放]

办公室里,教师把数学“补充习题”作业扔在学生面前。

师:这些错题,你会做吗?

生:会做。

师:会做,为什么做错?

生:我急,我写得太快了。

师:你急什么?

生:想快点写好,去玩。

……

到了中午,教师总算改完了整套作业,于是走廊里排起了长队,是学生订正面批。有不少学生在走环形路线,因为他们三番五次返工,教师终于爆发了:“怎么又错了! 用点心可以吗?”

这是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的情景,学生们“急”“不用心”,说明他们将家庭作业视为任务甚至是负担。在调查中,很多学生对“为什么要写数学家庭作业”的回答是:因为是老师布置的。也有学生会说:因为写作业能够帮助我们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但要再追问,你怎么体会到的?答:是老师说的。当问到学生“写家庭作业有什么乐趣”时,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没有乐趣,甚至是厌烦;也有很多学生表示乐趣就是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奖励;只有少部分学生说偶尔遇到难一点的题目做出来了,很开心。

看来,作业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个任务,他们没有意识到也没看到家庭作业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有何价值,更不用说作业是他们学业发展中的内在需求。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对家庭作业的态度是“应付”,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为了改变现状,笔者开始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写好”家庭作业。我班学生与平行班的家庭作业内容是一样的,都是学校现行配套的“补充习题”,也不增加任何其他内容,但他们写作业的方式要发生变化,作业的品质要提升。

二、实践探索,赋予家庭作业新的意义

(一)过程表达

首先,我鼓励学生在写作业时,不仅要写答案,还可以尽可能地呈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审题能力欠缺是小学生解决问题失败的原因之一,我们常提醒学生要注意审题,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做才是认真审题。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将题目中的关键词圈出来,例如在计算中,学生常常忘记题目中验算的要求,这时让学生将“验算”二字圈出来,以作提醒。有时不但要圈出关键词,还要对此做“批注”,例如:题目中已知每天节约用水5千克,求4月份共节水多少千克。这里的关键词就是“4月份”,而且我们要在旁边注上“30天”。这里的批注不仅是对“大小月”知识的运用,也是在分析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4月份节水与每天的节水量、4月份的天数有关,所以要用5×30而不是5×4了。

(二)策略运用

比如,常常看到学生们遇到难题时,喜欢歪着脑袋“干想”,其实有些问题,我们如果能够画画图、列个表、举个例子……很容易就能得到解决。所以笔者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尝试采用这些策略。以前学生们总是不用这些方法,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些策略的价值,现在用多了,也就会用了,也喜欢用了。

(三)好题分享

讲评作业时以“好题”为主。以往,每天总想挤出一点时间,对前一天家庭作业中错得比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现在,笔者把这一点宝贵的时间留给“好题”。所谓好题就是学生解答过程特别精彩的题,如下图这题出现在三年级作业本上,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此时我们还没有学过倒推策略。通过交流,学生体会到这个同学解答此题有三个优点:(1)把自己对问题核心的理解用三句话描述出来,而且把握了倒推的关键:距离不变,方向相反。(2)标出了四个方向,以免弄错,尤其是东西方向,这也恰恰说明该生意识到方向是这个问题中的重要元素。(3)在图中留下了棋子平移的过程痕迹,以免数错,在讲评现场,该生说这两个空心三角是她在按原来步骤平移进行检验时留下的,又博得了其他学生的一片掌声。当时,做错这道题的人不少,但笔者不说他们的错,只让学生们体会这个同学为什么能做对,既赞赏了这种做法,也讲评了错题。

以上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而这些改变作用于学生后,他们的家庭作业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1.作业是实践

这里的实践就是我们常说的“应用”,即运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同类或类似的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探索习得的知识,就要有“用武之地”,学生将这些知识进行了“实践”,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利于数学知识的保持;还可以促进数学知识的广泛迁移,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但小学生在做练习时,常常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于不顾,并没有意识到,做练习就是将自己掌握到的“理论”进行实践的机会。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课上,学生通过对平行四边形的激烈讨论、操作证明,体会到轴对称图形概念的两个核心元素,一是对折,二是完全重合。结果写作业时,对于平行四边形学生能正确判断,可类似于紫荆花的图案(见下页),学生还是会误判。由此可知,学生在判断一个图形时,并没有运用他们所掌握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还是凭感觉。平行四边形判断对了,只是他们记住的一个结果。学生没有意识到概念是用来实践解决问题的,而这个学生的作业却能给同伴带来启示。

请看下面的对话。

师:你为什么要在图上画这些线条?

生:我先假设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给它画上对称轴,然后可以根据这条“对称轴”想象一下,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吗?如果能就真的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不能就不是,我就把原来的虚线描成实线。

通过交流,学生们体会到这个同学表面上比我们仅仅是多画几条线,其实是比我们多经历了一个运用概念进行实践的过程。于是他们在今后的练习中,会主动调用已掌握的相关概念、法则、公式等来解决问题。

2.作业是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弗赖登塔尔)在写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对自己的思路做自我评价,探讨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那么其思维就会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再概括,并促使思维进入理性认识阶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上。

比如,常常让我们头疼的是同样的错误学生犯了又犯,因为学生缺乏对错误进行反思的意识。这个学生在作业中(如左下图)提到的“别忘写0,特别是两个0;别忘写横式答案,不要抄错题”,看似没什么思维含量,但是她告诉大家说:“我昨天就犯了40×60=240的错误,所以我觉得自己要特别注意;昨天我的竖式计算没有错,但是我发现很多小朋友经常不写横式答案、抄错数,我是想提醒大家的。”这个学生能够关注到练习中容易出错之处,就是基于对学习行为的反思,不仅是自己还有同伴的。

后来很多同学效仿,也像她这样在题目旁写上注意点,可是依然有学生明明写了“注意横式答案”,结果做题时还是出错。于是,笔者就问做对题的学生:你们俩同样写了这句话,为什么你能记住写横式答案,可他却没有效果呢?这个学生答道:写这句话不是给老师看的,是给自己看的,我计算完以后,会再看看自己的提醒,这样的提醒才有用啊。可见,就是一个简单的竖式计算,学生也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改进,才取得了成效。

3.作业是建构

数学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作为认知客体的数学知识是不能被传授的,教师只不过是向学生头脑里嵌入了一个外部结构,这个外部结构只有经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内化,取得与原有认知结构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后,才能获得心理上的意义。那么,我们的数学作业是否能够担负这个“内化”“建立联系”的责任呢?

事实证明,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如果总是能够不断地深入思考,那么练习就不仅是在对已知的运用,也会促进已有认知结构的完善。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千米、吨和一些面积单位,在填写合适单位的时候,学生的问题比较突出。于是,笔者就鼓励学生在填写单位时,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刚开始,他们会写“‘吨’太重了,所以我填‘千克’;‘平方厘米’太小了,所以我选‘平方米’。”后来学生们自己也发现,这种方法一点用都没有,还是总出错。因为他们只是有个印象:1吨很重,但重到什么程度,与所填写的对象之间到底有多大差距,没有深入思考。后来,学生们慢慢摸索出许多有效的方法。他们用得最得心应手的是参照法(见上页图),看,如果记住了自己的体重,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

之后,我们又学习了单位间的进率,于是又有学生想到了用单位换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下图中的第2小题,该生除了运用参照法,在排除毫米这个单位时,还用了换算法,因为142这个数据本身比较大,学生很难想象142个长度单位究竟有多少,但是换算成分米后,对于1个长度单位还是有稳定表象的。同样是这个学生,从第2、4、5小题中,可以看出他善用“两头排除法”,即当他想确定选择某一个单位时,会尝试对其相邻的两个同类单位都进行排除,以确保选择的合理性。

最让笔者欣喜的是,有学生还发明了不同类单位间的转化法来解决问题,如上图所示。当想排除“米”这个单位时,这个学生首先把4000米换算成4千米,而笔者带学生体验过步行1千米大约用10分钟,于是他计算得出步行4千米需要40分钟,然后再运用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时间经验来做出判断。这就将对长度的选择转化成了对时间的判断。

填写单位的练习做到现在这个程度,学生们不再是借助一个个模糊的概念表象来随意选择,而是构建了更为清晰的单位表象,也构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

4.作业是发展

由于学生们对自己的作业倾注了太多的热情,他们常常不满足于解决问题本身,还会自己有所悟,有所发展,如上题中只要求算出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有个学生还总结出了一句话:面积一样周长不一定一样,周长一样面积不一定一样。在全班交流时,有其他学生质疑:这道题只能证明你说的前半句话,后半句不行。于是这个学生解释道,我不是今天突然发现这个规律的,早就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了,然后如数家珍般带着全班同学翻到前面的若干次作业,以证明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这个学生在做题时,不但把问题解决了,还关注了题目本身隐含的可能性知识,当练习积累到一定程度,她就能将这个可能性知识加以确定,形成自己的发现。她不仅仅满足于做对题,还追求自我认知的发展。

三、总结反思,提升家庭作业的价值

1.作业成效的提高

学生用心对待作业,必然会带来作业成效的提升。重要的是这些成效并没有以增加时间和作业量为代价,而是以家庭作业的增值来实现的。下面就以本学期(三年级下册)为例,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加以阐述。

(1)计算能力的提高。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及其估算、小数加减法等。即使是计算练习,学生们也非常重视,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不同的阶段会有相应的关注点。如在除法中,学生会特别注意横式答案的正确填写;两位数乘两位数,会自觉地验算(连续进位使得学生的错误率增加);小数加减法,要看清运算符号。值得一提的是估算,有这样一道题:先估计29×60的积,再计算。有学生解答之后,又在旁边注上:我把29看作30,就是多算了一个60,所以用1800减去60得1740,再和列竖式计算结果对照,是正确的。一道题的练习,既深化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提升了验算意识和能力,还为今后的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一年下来,能看到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他们不再认为计算是枯燥无趣的练习,能够体会到计算中的很多乐趣。

(2)概念理解的深化。小学生依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当他们学习了某一抽象概念后,还需要经历一个内化的过程。下面这两个学生的作业就是在自觉内化对概念的理解。

生1写:这些题不在于一共有几个图形,而在于是平均分成几份。“不在于有几个”就是对单位“1”的理解,“平均分成几份”确定了分母,这里的分子都是1,所以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今后再遇到几分之几的分数,她一定还会补上一句“取了几份”。单位“1”、分几份、取几份是构成分数的三要素,这个学生就是不断地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思考逐步深化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生2写:周长指最外层的皮(线),不能算里面。尽管学生在三年级就已学习了面积与周长的概念,但即使到了高年级,依然会对这两个概念产生混淆。如果学生能像这样,主动利用直观图形,反复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将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3)策略运用的渗透。策略是不能脱离问题情境教给学生的,而是需要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悟出来的。比如画图,刚开始学生并不喜欢,因为他们觉得多做了一件事。可是在一些偶然的情境下,学生尝到了画图的好处,有学生说:我一边画图,一边思路就出来了。特别是线段图,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青睐。再如下图中的这个问题,此时还没有学过列举法,但是这个学生却已经在使用了,并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①有序,字母是从A开始,数据是从1开始;②并不是完全列举,而是边列举边体会规律,数据只到3就能体会到A与数据的搭配有35个,字母列到B就能知道共有26组这样的搭配;③从简单的列举中悟出了这里的搭配符合乘法的运算意义,于是一个算式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由此可见,策略在恰当的时候,需要教师的点拨,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悟。

2.作业特性的彰显

学生对作业态度的变化,以及作业方式的变化,使得他们的作业本彰显出不同以往的特性。

(1)数学思维外显化。在我们班学生的数学补充习题上,除了本来的答案,更多的是密密麻麻的思考过程。有的写不下,就加附页,学生总是乐此不疲地将自己的所思展现出来,因为他们认识到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不足为奇,有一个合理、严谨、巧妙的解答过程才是值得骄傲的。学生作业中一旦思维外显,会给教师带来很多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走进学生的数学现实,从而为其提供更为合理、有针对性的帮助和点拨。

(2)数学作业个性化。数学练习的答案具有确定性特征,所以往往问题解答的结果是共性的,但每个学生得到这个的过程却各不相同,因此我班学生的作业更具个性化。

如图,总有学生不是按部就班地解决问题,他们善于利用数据或一些信息的特殊性巧妙地解决问题。虽然这些方法并不具备普适性,却能展现学生数感方面的优越性或是思维方式的灵活性,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解决问题图形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特殊的家庭作业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解决问题的设计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