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课堂:贴着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行走
2019-08-28江苏无锡市新吴区锡梅实验小学华丽芳吴建亚
江苏无锡市新吴区锡梅实验小学 华丽芳 吴建亚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并且具备自我的学习经验。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来说,儿童的经验本身就具有生长的动力。为此,这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即教学的起点,课堂以此为基础来设计教学。同时,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又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再生的,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目标。贴着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来展开教学,能使我们的计算课堂生动而活泼,有趣又充满张力。
一、创设趣味性活动情境,激活呈现经验
经验源于活动。活动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是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有目的地创设的。在对教材内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活动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对症下药,进行教学。
如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这节课。
【片段1】
谈话:小朋友们,元旦快要到了,老师提前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那我们一起来拆开包裹看一看吧。瞧! 这是一块巧克力! (出示巧克力图)
观察:老师把一块巧克力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如果老师选择这样的2份奖励给你,想一想,你拿走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是几个几分之一?
如果把分配权交给你,你想怎样来分这块巧克力?
观察:这些都是刚才老师根据小朋友的发言记录下来的数,它们都是什么数?(分数)
看来,大家对于之前有关分数的知识学得真不错!其实,分数还可以进行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以上设计以临近的元旦为契机,把教材主题图所提供分巧克力这一素材进行前置,整合出教师发礼物的活动情境。巧克力图的呈现,凸显出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唤醒学生对分数意义理解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份数,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考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在交流分巧克力的过程中有效激活并巩固了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同时为下面研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挑战性探究活动,提挈再生经验
玻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主动获取经验,发展思维。
继续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这节课的教学为例。
【片段2】
1.刚才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老师选择了2个小朋友的发言进行了记录。
出示表格:
观察表格:
能提出有关分数的数学问题吗?还可以怎样提问?
问题一:小一和小二一共拿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问题二:小一比小二多拿了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几?
2.解决问题。
(1)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呢?
(2)结果等于多少呢?怎么想的?
(3)操作探究。
为了看得更清楚,用一个长方形来表示这块巧克力。
①想一想:要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③想一想:自己是怎么涂的?涂色部分一共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和同桌说一说。
3.思考。
为什么得数的分母没有变,还是8?
4.按照问题一的探究过程,同桌合作解决问题二。
5.比较这2道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呢?
以上整个教学过程从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提出猜想、操作验证、比较辨析几个环节探讨得出计算方法,让学生自觉使用迁移的方法,通过自己的经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整个活动过程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演绎推理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再生了新的学习经验,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设计针对性巩固练习,展示完善经验
新授课上经过一系列的探究、归纳活动,学生对新知仅仅是达到初步掌握的程度,此时需要有效的练习加以巩固内化。课堂练习应该是师生思想之间富有灵性的交流和碰撞。教师要善于把复杂深刻的教学内容以凝练简约的练习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调整自己的认识,在碰撞中发展思维,在巩固新知中展示完善经验。
如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设计。
【片段3】
3.如果不给你算式,你能自己列式计算吗?出示第2组题(下图),学生独立计算。
反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右边一题的减数你是怎么从图上看出来的?
比较两组算式,为什么第一组得数的分母都是5?而第二组得数的分母都是6?
再纵向比较这些题,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
经验是一个不断形成和变化的过程,学生们的经验是原有经验和现有的理解相接触不断融合的过程。以上练习是在不改变学习内容的前提下,变换提问的角度或形式,通过多种方式,以经验分享的方式从不同的侧面来帮助学生巩固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揭示从口诀里理解方法中隐含的算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进一步丰富学习经验。
四、设置综合性开放活动,激活提升经验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焦点,通过各种途径设计出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开放练习,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巩固和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此类练习设计,使练习过程有了层次感,并且能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如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拓展活动。
【片段4】
出示下图:
1.观察第一幅图,想一想:把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几个是1?
2.观察第二幅图,涂色部分占了整幅图的几分之几?空白部分呢?把这儿的加上等于多少呢?怎么想的?
3.把1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5.你还能再举一个像这样的算式吗?
6.在这些分数条里还隐含着什么数学奥秘呢?我们再来观察:
以上环节设计,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开放因素,创设出观察分数条的综合性活动,利用图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中的特殊情况:得数是1或者被减数是1的加减法算式,在层层深入的思考中,帮助学生的思维一步步走向深入,轻松地把问题逐一解决。整个活动过程极富趣味,学生的思维活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激活了学习经验,同时充分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和心智的释放,课堂也因此变得民主开放又魅力十足。
每一节计算课都可以看作学生的一段旅程,在旅程中教师以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为主线来设计整个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表现的舞台,让每个学生真正地全身心融入计算课堂,让他们亲近数学、体验数学、享受数学、喜爱数学,使计算课堂熠熠生辉,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