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2019-08-27刘忠广
刘忠广
摘要:利用通径分析方法把河南省粮食有效灌溉面积等7个影响因素和河南粮食产量的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农村用电量这三个因素总效应和直接效应的大小的顺序均在前三位,说明增加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扩大播种面积、增加农村用电量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为提升河南粮食生产供给能力,一要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二要保证播种面积,稳定粮食产量;三要保证农村用电,创新灌溉技术。
关键词:粮食产量;影响因素;通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6-0125-02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关系到居民生存的需要,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粮食安全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是人口大省,解决好1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的河南,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因而,分析影响河南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对提高河南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指标选择和研究方法
(一)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以河南省粮食总产量(Y)为因变量,有效灌溉面积(X1)、化肥施用量(X2)、农村用电量(X3)、农业机械总动力(X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X5)、農村从业人数(X6)和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X7)作为自变量来分析影响河南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从2018年的《河南省统计年鉴》中选取河南省2000-2016年的以上各变量的数据,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具体计算用SPSS19.0软件进行操作。
(二)研究方法
通径分析是最初是由相关系数的分解发展出来的,因而相关系数的分解在通径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通径分析是在多元回归的基础上通过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关系数分解为直接效应(直接通径系数)和间接效应(间接通径系数),找出造成相关关系的各种原因。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根据最小平方法,将线性回归方程Y=β0+β1X1+β2X2+?撰+βnXn变换成正规矩阵方程:
式中:Y为因变量,rij为自变量Xi和Xj的简单相关系数,riY为Xi和Y的简单相关系数,PiY是Xi对Y的直接通径系数。
第二,上述矩阵方程转换成线性方程组,对其求解得通径系数PiY:
第三,根据公式:Pij=rij·PiY,求得间接通径系数。
二、实证分析
(一)正态检验
对河南省粮食总产量(Y)因变量进行应用SPSS正态性检验(见表1)
由上表可知,Wilk统计量为0.944,显著性水平sig.=0.344>0.05,所以因变量Y服从正态分布,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二)回归分析
以河南省粮食总产量为因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应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表2、表3、表4和表5的结果如下。
由从表2可知,判定系数R2=1,说明回归方程拟合的很好,自变量对因变量有很好的解释作用。
(三)因素效应分解
表4给出了各个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标准回归系数(即为通径系数)及相对应的显著性检验。由通径系数可以看出自变量X1、X2、X3、X4、X5、X6和X7对Y的直接作用分别为:
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总效应(简单相关系数)、直接效应(通径系数)及间接效应(间接通径系数)的关系如表6。
三、结论和建议
从表6可以看出,从总效应可知,除了农村从业人数(X6),其他因素与因变量的关系为显著正相关。从直接效应上看,上述7个因素对粮食产量的直接影响作用顺序为: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X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X5)>农村用电量(X3)>化肥施用量(X2)>有效灌溉面积(X1)>农村机械总动力(X4)>农村从业人口数(X6)。这表明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X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X5)、农村用电量(X3)、化肥施用量(X2)、有效灌溉面积(X1)是影响粮食总产量的主要因素,而农村机械总动力(X4)、农村从业人口数(X6)的直接影响作用较小。从表6中可以看出,各因素的总效应与直接效应大小的顺序并不完全一致。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农村用电量这三个因素总效应和直接效应的大小的顺序均在前三位,说明增加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扩大播种面积、增加农村用电量都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另外,农业从业人口数对粮食产量的总效应为负值,直接效应也非常小,说明河南省农村存在着过剩的劳动力。
为切实提升河南粮食生产供给能力,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鼓励科技创新,普及农作物种植新技术,有步骤按区域发展优质粮食,依靠科技增产增收。第二,保证播种面积,稳定粮食产量。实施最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控制非农占用耕地,严查非法侵占农田的行为,加大复垦力度增加耕地资源。另外,要正确处理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与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之间的矛盾,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保证农村用电,创新灌溉技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灌溉设施得到有效利用。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投资力度,着力解决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的状况。大力推广粮食作物喷灌、滴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传统农业生产向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刘亚琦,刘加玲,张金萍,等.基于通径分析的黄淮海平原粮食驱动因素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5(1):153-156.
[2] 李卫东.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46-349.
[3] 杜家菊,陈志伟.使用SPSS线性回归实现通径分析的方法[J].生物学通报,2010(2):4-6.
[责任编辑:胡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