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高校人文课程古诗词唱诵编创艺术实践谈文化自信

2019-08-27李玲孟新芝

艺术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接受美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思维

李玲 孟新芝

摘 要: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中国最早的诗与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乐教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从后现代主义视角高校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深度激发人文课程之间协同育人作用和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通过古诗词唱诵、编创的研究与实践,以美育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增强对古诗词艺术的喜爱和学习热情,进而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力、表现力和思维想象力,探索高校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路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诗词歌曲 高校人文通识课程 接受美学 创造性思维 文化自信

一、引言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来,陆续印发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若干文件,表明国家把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新时代提升国民民族认同感的首要途径,在我国大陆沉寂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次被唤醒。

随着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朗读者》和《经典咏流传》等节目播出,全民掀起了学国学、赏国乐的热潮。各省、学校、文化机构开展的国学讲习、汉文化传承与展示活动,亦是受到人们的喜爱。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仍有较大空间,同时反映出长期以来国民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缺失。我们还应看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情况较好的中国港澳台地区,学校注重学生通识教育,以及跨文化学习与思辨能力。以香港地区为例,各级学校进行的古诗词相关比赛则是以作诗为主,学校传统乐教更是通过均衡的音乐学习经历,全面发展学生的评赏能力、音乐技能、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培养正面的价值观。这些正是大陆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借鉴之处。

国内部分学者提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应从蒙学和基础教育抓起。实则不然!高校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不仅需要强化学科建设,还应重视到其所承担的师资培养、科研孵化、人才建设等多项作用。同时大学生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受益者,也是未来的继承者、传播者和践行者。高等教育因与蒙学、基础教育、特殊教育诸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对象不同而采取的教育传承方式亦有一定区别。然而,相关文件并未提出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措施。换言之,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有可为。

二、古诗词唱诵编创的理论与实践路径

在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首先需要了解古往今来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核与传承形式,又要深刻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与创新性转化的时代内涵,还要了解“00后”大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如若仍以一般性的知识传授和笔试考核进行课堂教学,怎能让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接地气”、“有特点”?又怎能让青年学生从内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知和自觉传承呢?

1.中国诗乐结合的原型与流变

文学和艺术是人类思想感情的直接抒发和真实展现。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深植于传统文化的丰土沃壤中,与整个中国文化存在息息相通和多渠道、多层次的关联,是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形象而具体反映。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集中代表古典诗词,与歌的统一是中国早期诗歌最鲜明的特色,歌唱给中国诗歌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催生新的诗体形式。《毛诗序》开篇“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便阐述了诗歌是人之心志与言语表达的逻辑生成关系,进而又以“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生动呈现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生产规律,即诗、歌、舞都用来传达主体情感,在情感宣泄的不同程度上,歌、舞是诗的延伸。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首先确立了“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怨而不怒”的含蓄中和之美的审美原则,因每首诗都可入乐,且形成了“颂《诗》”、“弦《诗》”、“歌《诗》”、“舞《诗》”独特的人文景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注意到音乐所具有的教育作用,把音乐作为“六艺”之一广为传授,他对《诗经》中首篇《关雎》评以“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亦可证明其是一种唱和的群唱形式。而孔子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认为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以诗歌来感发意志,以礼实现人的自立,以音乐教育形成并完善高尚的人格。“兴观群怨”原则,阐述了诗的感染与教育相结合的作用,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诗经到楚辞,再到汉乐府,继而唐诗、宋词、元曲,诗歌都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尤其唐代,诗歌与音乐之关系达到鼎盛时期。唐诗被用于配乐演唱的形式故又为“歌诗”、“声诗”。据任半塘《唐声诗》统计,现存唐声诗调有154调,其中80%是盛唐所作。恰好说明 “歌诗”、“声诗”作用之影响。由于受技术條件限制, 在古代本来属于诗乐结合的艺术, 到后世只留下了以文字为载体的诗歌语言, 这影响了我们对于古代诗歌真实面貌的全面把握。

20世纪初叶,我国著名现代语言学家赵元任发起古诗词吟唱传承。他从音韵学的角度,以常州方言为基础,挖掘、整理了大量古诗词吟唱曲谱和音频资料。以李叔同为代表的音乐家用旧曲填词方法创作的群众歌曲如《送别》,以及青主、黄自、刘雪庵等代表的音乐家为古诗词谱曲而作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点绛唇—赋登楼》、《红豆词》等,为中国文学艺术开辟了新天地。

步入21世纪,中国诗乐结合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文学院教授赵敏俐倡导继续加强诗歌与音乐关系问题的研究,他认为这种研究视角不仅符合诗歌的艺术本质说,其意义“远远超出了诗乐结合本身”,不仅是诗歌创作与发展的巨大动力,也是“把诗歌推向社会的最佳途径”。他提出在对语言为本位的传统中华吟诵抢救挖掘与整理同时,还应发展“新吟唱”。认为这是一种利用古典诗词的内容、情感、意境、格调进行的以音乐为本位的音乐创作,将流行时尚的音乐元素以及西洋音乐元素包融之中,从美听的角度来讲,更能被当代人所接受,更适合于宣传和表演。“新吟唱”与传统吟唱同样有其现实存在的价值。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此类案例比比皆是,西藏教师把古诗《苔》改编成为歌曲,并和他的学生们一同演唱,再如陕西籍歌手曹轩宾把古曲《送元二使安西》进行了重新创作,还用陕西方言自弹自唱。《明月几时有》、《在水一方》这些以古诗词为文本创作的流行歌曲,经过艺术家的演绎使这些古诗词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传唱歌曲。以及周杰伦、方文山创作的《青花瓷》、《菊花台》等古风歌曲,在青年一代中间广为流行,引领了文学艺术的新风尚。

恰如我国著名诗人朱湘所言,“诗而无音乐,那简直是与花无香气、美人无眼珠相等了,那时候如何成其为诗呢?”时至今日,诗乐结合(直接作用产生歌曲和歌剧)是诗与音乐特长的发挥,也是二者局限的互补。音乐的不确定性,由于配上具有确切含义的歌词,情感的表达就具体明确了;诗歌表情的间接性,又因配上音乐,音响的律动加强了情感的直接宣泄。而这种交叉学科的视角,便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简单却不失韵律,韵律中更体现了心声。符合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提出的,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对学生跨领域和交叉学科的思辨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新视界。

2.中国诗乐结合在高校人文课程的实践路径

2018年,高校迎来千禧一代“00后”学生。作为数字原住民,他们的话语结构、文化惯习等方面呈现出更多元化、包容化、自主化的特点。据研究统计,“00后”大学生人群中喜欢二次元、电竞游戏占大多数,他们关注社会,强调自我情感的真实表达,流行文化更是他们追捧的主流。因此,高校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掌握教育对象(主体)的整体特征,再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特色进行教学方案的专门定制。比如,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设有国学院、文学院的高校进行古诗词吟诵教学,北大、清华、东北大学等设有音乐学院或艺教中心的高校进行传统音乐与非遗的普及,都取得很好成效。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较好的高校枚不胜举,此处不再逐一展开。然而,以音乐为本位的古诗词“新吟唱”,或以古诗词与流行文化的跨学科交叉,仍存在较大研究实践空间。下面,试述高校人文通识课程建构古诗词唱诵编创与实践路径。

首先,有意识地整合文学艺术师资力量,深度激发人文课程之间协同育人作用和蕴含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作用,以美育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增强对古诗词艺术的喜爱和学习热情,进而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中文教师和艺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古诗词研选和唱诵编创,既发挥教师的专业所长,又补充教师在不同领域的知识盲区,还能跟踪了解学生的基本认知状况和实践创新程度。进而分别在中文和音乐课堂的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以音乐为本位研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化的呈现模式,从而形成对古诗词和流行音乐的新理解,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唱诵编创,这种将音乐的效果放在首位的艺术形式实质上是“新吟唱”的创新形式,亦是对“新吟唱”理念的实践解读,更能体现音乐之美,更符合青年学生的认知规律。

其次,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按照习得的诗词诵读、朗诵和音乐鉴赏基本技巧,运用青年人喜欢的表达方式尝试进行古诗词唱诵与编创。例如,教师设定爱国孝亲、尊师友悌的唱诵编创主题,鼓励学生选取符合主题的古诗词,采用依诗借曲、以诗谱曲、改诗编曲的方式,引导学生研究诗詞文本表达的内涵,辅以得当的演唱、诵读以及唱诵结合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生活紧密连接起来,形象生动地阐释出潜藏在现代艺术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精神。当面对《关雎》的唱诵编创时,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选取《情非得已》这首表达青年人爱情观的流行歌曲旋律作为《关雎》的演唱配乐,并在“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之处,配以深情而略显忧伤的诵读和形体表演。当诗词文本与音乐情感相对应的旋律结合在一起后,古诗词与现代歌曲之间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无论是编创者,还是表演者,以及观赏者,此情此景符合姚斯接受理论“诗(创造)—审美(接受)—净化(交流)”三个层次的逐级递进。并且出乎意料的古诗词唱诵呈现效果令观赏者感到振奋,这种新体验丰富和拓展了新的“期待视野”,而“审美距离”的出现造成了“视野的变化”。

第三,教学实践与学生团体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是学生习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与主渠道,校园文化则是学生的第二课堂,生动而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思想状况。高校发挥课堂教学作用的同时,还应依托学生团体,在已有古诗词唱诵基础上,研发诗词背景介绍、多声部合唱、器乐伴奏、书法绘画、舞蹈、茶艺、中华礼仪等多元化的文学艺术呈现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探寻具有爱国主义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具体实践中理解爱国主义内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清明节、教师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前后,举办诗词唱诵雅集、古诗词研读沙龙,举行传统文化专题讲座,亦可用阿卡贝拉、音乐短剧、情景剧以及快闪等多元化艺术形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浓厚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还可以结合时代发展和青年人的兴趣方向,借助新媒体、APP、微电影、游戏等现代科技手段传播国学国乐国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生热捧的时尚风行标。

三、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扎根于高等教育,不仅需要国家政策扶持、学校支持,也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和科研上钻研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经由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即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才能“活”在现代,成为当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有机构成。

古诗词唱诵编创尽管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尚属教学实践案例,但是文学艺术的交叉学科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经过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从中外音乐史的视角来看,符合文学音乐交叉学科研究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文人品格培养规律,并把乐教作为辅以礼教的重要内容在高校的开展传统文化的理论实践;从高校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训练和音乐实践来看,加强师生在研究型课程中的共同参与性,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和批判创新的精神,形成潜移默化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从美育论哲学观视角来看,在人文通识课上,以中国古诗词文化的中和之美、意象意境、风骨气韵与时代气息浓厚的流行艺术元素集合,师生在中西文化的审美中形成了新的思维碰撞,生成的文化滋养沁入身心。与此同时,古诗词唱诵编创在篇目选择、实践教学案例编创,以及调动学生习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创新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注释:

张翁伟仪.香港中小学音乐教育现况[M]//郭生健.粤港澳音乐教育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11):16.

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208.

龚妮丽.音乐美学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2) :229.

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4.

王红,谢谦.中国诗歌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86-90.

赵敏俐.关于加强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的几点思考[J].文艺研究,2002(4):97-99.

赵敏俐.论传统吟诵的语言本位特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93-98.

朱湘.闻君一多的诗[M]//洪球.现代诗歌论文选.上海:上海仿古书店,1936(6):776.

龚妮丽.音乐美学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2):234.

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没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340.

孟凡.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N].新华书目报,2018-04-20(014).

范玉刚.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当代中国人的价值[N].文汇报, 2017-02-10(5).

注: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项目名称: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的研究,项目批准号:2017SK0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ALA120002)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接受美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思维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