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文微写”,构建读写共同体

2019-08-27薛梅

新教师 2019年6期
关键词:铁罐陶罐随文

薛梅

所谓“随文微写”,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写作素材,并精心设计读写结合点,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创造的依据,帮助学生进行及时模仿、创造性运用的一种写作训练方式,是课堂上随时进行的即时性写作,具有微目标、微内容、微用时、微篇幅等特点。读与写应该是一个同源的共同体,应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末,尤其在阅读教学中,进行随文微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益之举。

一、巧用文本,善用时机,掀起“微”涟漪

合理安排练笔时机是提高随文微写有效性的关键。要把握写的火候,要注意读与写的自然转换,让学生有情感要宣泄,有语言要表达,才能开启学生的练笔欲望。

1. 微创作要适时。“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学生的感言,只有在合适的情境中才能被点燃、激活。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到高峰时,练笔自然水到渠成。此时,学生不仅收获了感悟,还习得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语言和精神得到了同步的提升。

2. 微目标要适当。随文微写必须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阶段性要求,教学目标不宜设置过大过多,否则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影响效果。

3. 微内容要适度。一个词、一句话、一处聚焦都可以是学生进行微创作的切入点,发议论、说心情、谈感受都可以是学生进行微创作的方式。规模小、易操作,便于教师设计,便于学生学习的随文微写,旨在通过量的累积,实现质的变化,达到习作兴趣的培养与习作能力的提升。

二、活用文本,妙用语言,激荡“微”浪花

文本中精妙的关键词语、优美的经典语言、独特的精彩片段等语言形式都是隐藏在课文中的练笔点。最大限度发挥课文范本的作用,善于挖掘文本中的语言形式是提高随文微写有效性的保障。

1. 盘活词语,造“微”入妙。词语、短语是组成文章的极小单位,抓住文中关键词语进行精准的随文微写,能活化词语在文中表情达意的效果,变概括为具体的内容,变抽象为一个个形象的画面,使语言更加饱满、丰润、富有生命力。

如在执教《孔子拜师》一课中对“风餐露宿”等词语的理解时,教师先让学生画出孔子是怎样拜师的相关句子,然后自由练读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这是个?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的孔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看地图,让学生直观感受曲阜和洛阳的位置,理解“相距上千里”就是路途遥远。同时,顺势让学生理解、积累了千里迢迢、万水千山等词语。紧接着,教师通过句式引导学生进行微写作,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这样的随文微写,不仅突破了词语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2. 涵泳句式,识“微”见远。课文中鲜明的句式是学生开展言语实践可学可仿、可依可照之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精心研读语言典范,把握特点,实现迁移。从“悟”到“练”,再依托“练”深化“悟”,学生不但实现了写作秘诀的有效吸纳,而且在模仿中创生出自己独特的言语,激活语言生命。

在教学《陶罐与铁罐》一文时,对学生而言,学习运用“说”的三种形式以及对话时的标点符号是个难点,而对话描写恰恰是本文表达上的特点。如何运用本文的对话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同时又能加深对“奚落”的感悟理解?教师设计了一个独到的随文微写——

第一步,感悟语言。

师:“奚落”是什么意思?

生:讽刺别人,使人难堪!

师:文中谁奚落了谁?

生:铁罐奚落了陶罐。

师:也就是说——(板书暗示)

生:铁罐讽刺了陶罐,让陶罐难堪。

师: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轻声读文,圈画关键词句。

第二步,运用语言——仿一仿:陶罐奚落铁罐。

师:这个故事真有意思!可是据我了解,并不是所有的铁罐都是那样蛮横无理,并不是所有陶罐都是那么谦虚有礼哦。听,在另外一个国家的御厨里,也传来了一阵对话。呀,是陶罐在奚落铁罐。他会说些什么呢?请你来当个故事大王吧。请看要求:

a. 运用三种“说”的形式,一个都不能少。

b. 选择使用“词语百宝箱”:头也不抬、瞥了一眼、轻蔑、恼怒、傲慢、趾高气扬、得意洋洋、不屑一顾……

第三步,迁移语言——写一写:文具盒里的对话。

很显然,学生不仅读懂了“奚落”,深化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更学会了文本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可见,有效的练笔旨在凭借典型的、有价值的文本表达内容,帮助学生学习表达方法,掌握表达技巧,提升表达水平。

3. 咀嚼段式,“微”积成海。文本中典型的句式、段式、结构等是学生学习、模仿、创作的最佳蓝本,教师可以充分挖掘里面承载的训练信息,或侧重于语言的积累,或侧重于写法的迁移,或侧重于思维的训练,巧设练笔,引导学生学会迁移运用。

如《富饶的西沙群島》第2自然段是因果式段落,教师巧妙地利用这个段式特点进行“微写作”——教学时,教师创设“小导游”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关联词“因为……所以……”介绍海水的瑰丽无比。接着引发学生思考:用上了这个关联词,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明白这样的段落很特别,句与句之间是因果关系。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再进行因果段式的迁移仿写,学生有章可循,表达更加富有条理。

4. 品赏篇章,积“微”成著。文章结构是作者思路的外化,正确的谋篇布局能防止作文时结构松散、条理混乱。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其构思布局,进行言语形式的仿写,在仿写中感悟文本语言的规律。

如《听听,秋的声音》是通过描写秋的声音写出秋天的特点,让学生模仿课文写写还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第一步,品味语言。

师:秋天就是一个辽阔的音乐厅,听,许多歌唱家在演唱……读读课文,看看都有哪些歌唱家在演唱,把他们圈画出来。

师:他们有的在独唱,有的在合唱,他们都在唱着什么歌呢?

第二步,拓展想象。

师:听到如此美妙的演唱,有的小歌唱家也忍不住了。听,谁在唱歌?(课件出示“嗡嗡”)

生:听听,秋的声音,蜜蜂在扇动翅膀。“嗡嗡”,是吹响丰收的号角!

第三步,谋篇布局。

师:把你们刚才介绍的这些歌唱家连起来写,就是很美的一首诗歌啦!

从课文情境中延伸出的练笔,不仅有意渗透了篇章段式的特点,还有效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这样的随文微写,日积月累,自见功效。

综上所述,教师只要潜心会文,找准文本的“切入点”、提炼语言的“立足点”、抓住读写的“结合点”、激活学生的“兴趣点”、捕捉学情的“生长点”,设计有效的随文微写训练,就一定能达到练笔的“有效点”,使学生有样可仿,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有话可说,真正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带写、读写齐飞的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元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铁罐陶罐随文
陶罐会呀会跳舞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写好人物神态,彰显人物性格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对话显“品格”
铁罐帆船
《陶罐和铁罐》告诉了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