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经研究
2019-08-27李德安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既迎来了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思政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行性技术支持,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同时,新媒体的发展让网络信息泛滥,其中一些不良的信息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会严重导致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出现偏斜,对此,需要教师正确认识新媒体时代下的思政教育工作特性,并有效把握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课程教学变化,通过创新引导,促进课程改革,提升思政教育质量。本文主要从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方面进行探讨,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实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
近年来,新媒体对于教育带来的改革是有目共睹的,借助新媒体相关技术和设备应用,传统课程教学的局限性被打破,创新的课程教学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主动技术支持之一。在新媒体背景下,要求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也要积极进行创新,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整体质量和创新水平提升,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奠定有效基础。
一、重视新媒体带来的教学变化,积极促进互联网+思政教育创新
当前,新媒体是大势所趋,在课程教育中,新媒体的应用和推广也是越来越广泛,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媒体趋向势不可挡,相关高校要积极探索“互联网+大思政”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方向,创造性地抓好、抓实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跨界融合,彻底解决“平台多、不共享、难使用、易出错”等问题。要注重大学生思政课程和互联网、信息化等内容融合,打造集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服务、心理关怀、就业创业指导、学生管理、交流互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网络社区交互平台,将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此外,针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还要把“互联网+思想引领”融入到“教育教学、文化娱乐、生活服务”中,思想政治教育线上与线下互联,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唱响网络主旋律。
二、强化新媒体对思政课程的创新,促进思政课程多样化发展
当前,新媒体下的思政课程教学要以移动互联通讯网络等新媒体新技术为基础,在思政课教学中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强化新媒体技术对于大学生思政课程的教学创新,教师要积极探索新媒体技术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有效对策,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思政课程的多样化发展,例如,通过教室投影屏幕及时反馈互动信息,进而通过数据可视化、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实时展示分析互动数据,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实现思政课教学的高效互动,促进师生思想碰撞、价值传递和情感交流,有效解决思政课的“到课率”“参与率”“抬头率”低等痛点问题。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政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教育性教学、发展性教学和实效性教学的教学理念,构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位一体”的多维度立体化目标体系,充分体现教育的本质和教学的规律。
在具体的创新思政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组织新模式和教与学的新型关系。注重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培养等各方面的学生中心地位体现,使学生的教学主体角色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在教学设计上,贯彻质量为本、共享应用和融合创新的原则,打造适合在线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课堂。在创新设计的思政课程教学中,要注重教学互动,放眼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要丰富课堂教学设计,开拓实践教学思路。推行“线上线下”相互融合,促进大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和发展。
三、积极构建大学生思政教学平台,促进思政教学实效提升
在大学生思政教学中,要强化新媒体技术应用,必须要加快相关教学和交流平台建设,加强引导互动。新媒体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傳播、教育提供强大的功能服务,高校应善用新媒体,建设好各级各类新媒体平台。构建校园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矩阵,推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微信公众号建设,把握好时、度、效,提高网络思政引导力,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充分利用互动性强的即时通信工具,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布相关信息、开展文化活动、回答热点问题等,吸引大学生的自觉主动参与,以正面宣传、反面点评等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生思想当中去。例如,在高校思政的慕课平台建设中,致力于为学习者提供教学视频、课件、教案、测验、考试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作业、讨论、答疑等线上教学活动,也能实现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和自助式与协作式学习。特别是“翻转课堂”教学环节的创设,可以充分而有效地促进教学互动,大大提高教学实效性。
四、强化网络思政教育,正确引导舆论和价值观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一方面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便利,提供了新的教育途径,一方面,网络中潜在的安全和危机也是此起彼伏,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人财安全都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在互联网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诱惑,针对这种现状,高校要积极发挥网络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正确引导舆论和学生价值观发展。新学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体系以及和谐、安全、文明校园建设,要进一步丰富教育载体,引导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做好新学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政教育要立足基础文明建设,引领校园文明新风尚;进一步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理念,关心关爱学生,扎实做好大学生心理护航工作,强化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谋划科学化、全员化、社会化、品牌化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从管理本位走向服务本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引领方向、营造环境、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努力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完善。
五、注重教师信息化培训,促进新媒体技术更好应用
高校开展新媒体技术下的思政课程教学改革,需要相关思政教师的整体课程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目前高校思政课程教师整体的教学实践能力有限,对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对于思政课程教学的教学培训,促进新媒体技术在思政课程中更好的应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要积极组织思政教师开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培训。学习当前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全面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创新中的各项功能,准确掌握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和课下交流的程序和方式。培训旨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进一步普及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与实施,推动信息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教师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培训,让高校思政教师们对于当前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有深刻理解,对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有更强的积极性,必将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开展课程思政、“课堂革命”、教学信息化等系列培训和专项教研室活动,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激励教师主动投入到线上线下课程创新建设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要积极融合并创新对策,针对目前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关课程教师要进一步融入到互联网+的教学创新中,注重应用新媒体技术促进整体教学创新,通过网络环境下的思政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思想发展,强化师资培训,提升整体教师的思政创新教学能力,这对于促进学生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焦莹莹,丁宁.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评《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领导科学,2019(07):127.
[2] 许祥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分析——评《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8(12):121.
[3] 姚敦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评《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8(07):106.
[4] 沈燕梅.新媒体环境下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以F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2):77-78+83.
[5] 李建花.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研究——基于某地方本科高校统计数据的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8(03):102-105.
[6] 高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J].新闻与写作,2018(02):125-126.
作者简介:李德安(1973.05- ),男,山东沂源人,大学,高校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和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