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再思考
2019-08-27李江
摘 要:数学抽象是高中数学的重要主题,也是学生学习数学必备的素养。数学本身的抽象性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概括延展能力,也就是要注重数学抽象的形成,让数学抽象成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抽象与传統数学抽象的对比出发,结合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形成的阻碍,谈谈高中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抽象
作者简介:李江,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教师。(甘肃 天水 741000)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6-0106-02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抽象是学生必备的数学基本素养。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好数学,培养数学抽象。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学中形成数学抽象,并将数学抽象运用到生活中,进而使数学抽象成为指导学生生活的必备技能。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抽象与传统数学抽象对比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校教育普遍受限于应试教育,因此,在教学层面,教师和学生对数学抽象的认知并不是基于对其本质性的肯定,而是迫于需要学习数学抽象,这与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抽象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传统的数学抽象比较注重学生的解题能力,数学抽象是为学生解题和提高数学成绩而服务的,而核心素颜下的数学抽象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不仅要利用数学抽象来做题,还要利用数学抽象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学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并利用数学抽象将数学灵活地应用到生活中;其次,在掌握方式上,传统的数学抽象需要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练习,而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抽象需要学生将整体的、综合的数学抽象能力应用于实践,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学生方面,传统的数学抽象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被动接受、灌输式的培养,而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抽象是学生在主动参与状态下自主生成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数学抽象形成的阻碍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生要对数学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学生要将数学放在生活中、放在实践中去学习,进而提升自身的能力。数学抽象是学生在整体的环境下,在思想和实践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1. 学生主动性不强,影响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形成。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使得学生习惯了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不去主动思考,致使学生的主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思维的惰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味等待教师的讲解,很少自己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抽象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将外在事物进行内部调节和内化,因而,学生的主动性显得十分重要。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这对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来说是个挑战,对教师的教学来说也是个挑战。学生如果主动性不强,就会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也能形成数学抽象,这样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就得不到培养,数学抽象的素养也很难形成。
2. 学生思维灵活性不足,学科眼界太小。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很多问题都是有固定答案的,教师看起来是在用问题启发学生,实际上却是用固定的答案将学生的思维局限于一个狭小的空间内,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禁锢,学生缺乏突破和创新的精神,也缺乏灵活的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思维品质。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抽象是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考察,对学生有打破常规、思维灵活、方法创新、理解力强等多方面的要求,这样,学生在综合的教学环境下就会对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进而培养创新意识。
3. 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调。高中生面临严峻的升学压力,基于现实的需求,教师必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本知识和解题技巧上,教师经常采用一种或者几种固定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也缺乏丰富的感性材料,因此,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调,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受到限制,数学本身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进而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必须采用更加灵活和更加开放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教师一般可采取以下做法:
1. 丰富教学形式,从多维度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丰富的教学形式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多预期和非预期的益处。首先,丰富的教学形式能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思考方式,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就会引发学生发散性的思维。其次,丰富的教学形式能在感官上对学生造成刺激,使学生的学习神经变得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的灵活性。最后,丰富的教学形式能给学生提供借鉴的依据,学生在学习中厚积薄发,才能实现思维的创新。为了丰富高中数学的教学形式,教师要从自身出发,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不断进行学习,借鉴优秀的教学模式,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教师还要转换自身的教学思维,将教学内容从固有的形式中脱离出来,学会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知识;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活动教学、实践教学和探究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来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多种教学形式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2. 激发学生主动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学习主动性是学生形成各种素养的必备条件之一,学生只有主动积极地探索知识,才会更快地接受和吸收新知识,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也会有更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能力,这对学生数学抽象形成具有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会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就达到最佳。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首先,教师要创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通过问题导入、故事导入、情景导入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与教师交流的欲望,进而形成沟通交流的氛围。其次,教师要创造民主型的课堂,让学生敢于交流、善于交流,大胆表达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教师对学生想法的回应也要科学合理。最后,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拓展教学内容,打破僵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加喜欢交流,并用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探索新知识。
3. 结合实践教学,延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首先,教师的教学要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性,这就要求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实践和生活,教学要让学生明白知识的落地性和实用性;其次,教学要创造知识和实践双向沟通的渠道,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知识来指导实践,用实践经验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在这种双向作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和延展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践和知识进行双重教学,用实践引出知识,在实践中传授知识,让知识和实践融为一体。教师还要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带领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应用,进而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春娟.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抽象再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8,(33).
[2] 胡秀.浅谈高中生数学抽象能力的理解及培养[J].数学教学通讯,2017,(33).
[3] 陈玉艳,米静.探析经历数学抽象过程形成数学核心素养[J].新课程(下),2018,(10).
责任编辑 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