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花满树飘香雪 茅屋情暖驿路边

2019-08-27孙迪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老余驿路哈尼

孙迪

彭荆风创作的小说《驿路梨花》源于作者的生活实践,景美、人美、情美。悬念设置、误会冲突、顺序错综、虚实结合等多种艺术手法巧妙组合,使得这部小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以“遇见”作为切入点,抽丝剥茧赏析《驿路梨花》的遇见之美。

一、遇见梨花——花香驿路飘香雪

“我”和同行老余在哀牢山赶路,前往“山那边的太阳寨”,所处之地却是群山峻岭,树林茂密,“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而此时已是夕阳西下,时间的推进,黑夜的到来,即使是军人、有着边境地区生活多年经验之人,也不免有些恐慌。大山的延绵不绝与人物的渺小,烘托出“我们”此刻的艰难处境,自然引出下面心理描写“我们有点儿着急了”。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遇见。“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这是第一次遇见梨花。老余在山区生活多年,發现梨花第一反应便是有了梨花就有了人家,有了人家也就意味着当晚有住宿的地方,这里的梨花是自然界美丽洁白的梨花,是希望的象征,梨花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因为前方会有希望,所以最初的恐惧感也消失弥尽,“我”步伐慢下来,心情舒缓了,以一种欣赏的眼光打量着大山深处的梨花。月光忽明忽暗,香气若隐若现,清凉如水的夜风,营造出一个清新轻柔、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烘托出“我”和老余的惬意轻松。

众里寻她千百度的遇见。“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我”和老余享受着小茅屋主人热情周到的服务,赶路的疲乏、先前的惊恐荡然无存,瑶族老人的话语在揭开谜团的同时,又将“我们”带入另一个悬念,激发着“我们”对小屋主人的好奇与猜测。情深入梦,“我”在梦中见到了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此处梨花是虚写,景物梨花与人物梨花交相辉映,呈现出“我”对哈尼小姑娘的赞美,同时也为下文“我们”见到哈尼小姑娘产生误会埋下伏笔。

梨花烂漫人在丛中笑的遇见。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此处的梨花描写,虚实结合,一语四关。既是指自然界中清香洁白的梨花,又是已远嫁山那边的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哈尼姑娘“梨花”,同时也是边区少数民族淳朴的民风,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者引用南宋诗人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驿路梨花处处开”作结,余音袅袅,更添文化韵味。

小说这几处梨花描写,环环相扣,虚实相生,由浅入深,次次点题,使得文章枝繁叶茂,立意深远。

二、遇见茅屋——屋陋喜逢驿路人

梨花丛中小茅屋是整个故事上演的舞台,“谁是小茅屋的主人?”“为什么要建小茅屋?”小说层层设置悬念,通过创设误会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这是小说中“我”和老余初见小茅屋的印象。“草顶”“竹篾泥墙”“没有灯”“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说明小茅屋建设简陋,不宜长期居住,只适合临时歇脚使用。小屋没有上锁,只是从外面扣着,说明小屋只是对山间动物设防,并不对过路人设防,门板上“请进”两字更是给前来投宿之人送来一股暖流。“我们”享受这小屋带给的温暖,“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

第二次描写小茅屋,是通过瑶族老人之口。“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此次描写主要是进一步设置悬念茅屋主人究竟是谁,同时也交代了茅屋里食用物品的来源,“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老人之语进一步推动了情节发展。

“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第三次描写小茅屋。此时“我们”是被瑶族老人、梨花姑娘为人民服务精神、助人为乐精神所感动,所以决定去传承这种精神,用实际行动修葺小茅屋完成爱的接力,把小茅屋的温暖撒播给更多的过路人。

“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这是小说最后一次写到小茅屋,交代了小茅屋最初的建设者及建设目的,至此小茅屋的由来真相大白。

三、遇见主人——人文关怀有接力

《驿路梨花》以双线索并行,“我”和老余的行踪为明线,小茅屋的修建照料为暗线。在这两条线的延伸上,“我”和老余在小茅屋遇见了可猜想到的主人。

最诚信的主人——瑶族老人。他是“我”和老余在小茅屋见到的第一个人。“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瑶族老人热情、淳朴、正直、诚信、知恩、报恩,“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瑶族老人在接受了小茅屋主人滴水之恩后也在打听着小屋的主人究竟是谁,“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当第二天早晨见到一群哈尼小姑娘时,“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并且“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可见老人诚挚的感谢之情。

最给力的主人——一群哈尼小姑娘。“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这群哈尼小姑娘天真活泼而又充满爱心,她们年龄小,十四五岁,这是一组群体写照,平日里小茅屋主要由她们负责照料,她们心底善良、纯洁,代表着未来,代表着中华美德的传承。

最初的主人——梨花姑娘和解放军。这两者都是经过哈尼小姑娘之口向“我们”介绍的,是“我们”间接的遇见。经过哈尼小姑娘的解释,“我们”终于知道了小屋的来历,解放军是小屋最初的建设者,梨花姑娘是小屋最初的照料者,至此小说的两条线索完美融合。

人物的遇见,点面结合。点的描写是文中出现的几个人,面的描写则是文章结尾“驿路梨花处处开”,处处开,说明边疆地区助人为乐已经蔚然成风。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使得塑造的人物形象杂而不乱,多而不繁,给人以层次感。小说塑造的人物其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四、遇见温暖——暖意融融美德心

《驿路梨花》写于1977年5月,发表于当年11月27日《光明日报》,原文4600多字。作品数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除去写作技法、语言之美之外,其助人为乐的教育意义也是重要因素,期间又一度“退出”。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又将其收录,意在展现“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该篇课文“积累拓展”环节中,对读者发问“这篇小说所写到的朴实民风是否让你感动?读完后,你对‘公德这个概念有什么想法?联系现实,和同学讨论这个话题”。讲公德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公德意识却被大家渐渐忽略。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环境下,教学《驿路梨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公德是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有关于社会公众的安宁和行为的幸福。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會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在小说中,可以看到解放军搭建小茅屋方便路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以看到梨花姑娘很受感动后照料小茅屋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可以看到一群哈尼小姑娘将这种中华传统美德的接力传承,可以看到瑶族老人的诚以待人、遵守规则,可以从“我”和老余、老人身上看到对公物的爱护、环境的保护。边疆梨花是洁白的,带给人以纯洁的感受,梨花姑娘也是美的,她们热情、淳朴、善良,所有为小茅屋的存在做过贡献的人都是美的,他们身上洋溢着人文关怀,使得人们在驿路中感受到关怀、感受到温暖、感受到这种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并将其发扬光大。不忘初心,将中华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谨记心头,生活必定也是“驿路梨花处处开”。

《诗经·大雅》中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七彩云南,梨花满树飘香雪,茅屋情暖驿路边。《驿路梨花》让人们感恩所有遇见,让人们内心明媚温暖。

参考文献

①郭跃辉.《“雷锋精神”的文学化演绎——重读〈驿路梨花〉》,《语文教学通讯》,2018年第12期B版。

②易家志.《〈驿路梨花〉的审美价值探寻》,《语文教学通讯》,2019年第3期B版。

③彭荆风.《发现和传播生活中的美——我写〈驿路梨花〉》,《光明日报》,2018年2月2日。

[作者通联:安徽淮北市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老余驿路哈尼
我眼中的哈尼十月年
老余
驿路桃花
浅析电影《驿路》中人性的隐恶
从《驿路》看向田邦子的婚恋观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蕲春县踏红亭
哈尼幸福万年长
哈尼之心
同学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