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驿路》看向田邦子的婚恋观

2019-08-21胡佳敏

戏剧之家 2019年24期
关键词:驿路婚恋观

胡佳敏

【摘 要】向田邦子是日本著名剧作家、随笔家、小说家,被作家新井一二三称作“大和民族的张爱玲”。其文笔细腻,富有感染力,题材以婚恋为主。向田邦子的父亲脾气暴躁,在中年时有过外遇,而向田邦子则是一生未婚,曾与一个有妇之夫相爱,这些经历对向田邦子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电影《驿路》改编自松本清张的同名小说,向田邦子对其中部分内容作了改动。通过比较小说和电影的不同,同时结合小说《隔壁的女人》和《宛如阿修罗》,我们对向田邦子的婚恋观能有一定的认识。

【关键词】向田邦子;婚恋观;《驿路》《隔壁的女人》《宛如阿修罗》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4-0098-02

电影《驿路》中,小塚贞一在广岛工作时,与一年轻女子福村庆子结实并相爱,回到东京后经常背着妻子与庆子出去旅游,小塚退休后两天带着大笔现金去赴与庆子的约,却被他们之间的联络人芳子和山崎杀害。《隔壁的女人》由五篇小说组成,《宛如阿修罗》讲述了竹泽一家父母和姐妹四人的爱情。这些情节截然不同的小说,共同体现着向田邦子的婚恋观。

一、婚姻的束缚与恋爱的自由

向田邦子作为家中长女,在父亲出轨后承担起了维持家庭生计的责任,这些铸就了她坚强,当她遇到了N先生,才有了倾诉的对象,N先生是她照亮他生命的一束光,不幸的是,N先生是一个有妇之夫。文学创造一定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在此基础上加工再创造,写任何东西都不能离开实际生活,这就是所谓的“接地气”。[1]这些坎坷的经历是向田邦子创作的源泉,也对她的婚恋观的形成产生影响。在电影《驿路》中,沉默孤僻的小塚贞一与庆子约会时表露出了热情开朗的一面,在他眼里,与庆子的恋爱是在找回属于自己的自由;小说《隔壁的女人》中,在家做副业的幸子厌倦枯燥的缝纫工作,与麻田进行了一场短暂而难忘的约会。他们在家人和同事眼里都是古板保守的,但他们不想被婚姻束缚,期望在恋爱中获得自由。这些都共同反映了向田邦子的婚恋观:婚姻是拘束的而恋爱是自由的。

钱钟书在《围城》里提道:“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人这一生,能够自如地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有温度的样子是不容易的。[2]婚姻中的人被枯燥无味的家庭和日复一日的生活束缚,他们看似循规蹈矩,按照生活的轨迹运行,在婚姻生活中尽力做好自己的角色,可是他们不甘就这样生活下去,他们内心有一团想要冲出围城的火,他们向往着恋爱的自由快乐。正如电影中警察呼野所说:“人都是在踏上快要到达终点的驿路的时候,才会想要找回属于自己的自由的吧。小塚先生也终于完成了他对家人的责任,‘剩下的人生就让我自由支配吧这么想的吧。”对于小塚来说,与庆子的相遇是他人生之路的转折点。

恋爱不同于婚姻,不用考虑家庭琐事,恋爱是自由的。在《春天来了》中,风见每周去一次直子的家,虽然直子家并不像她自己说的那样父亲事业有成、母亲温柔贤惠、妹妹知书达理,却有能让风见放松舒适的氛围,但当直子提出结婚时,风见犹豫了,他说:“我身上的负担太重了。”风见知道,恋爱的时候可以和直子一家和谐相处,而结了婚之后直子一家将会成为他的负担,他们会筑成一座束缚他自由的围城。

婚姻与恋爱一个是羁绊一个是无拘无束,二者是两个对立的极端,向田邦子作为一个女性,也希望在二者之前有一个平衡。在《宛如阿修罗》中,泷子和胜又从恋爱到结婚,他们是最幸福的一对,他们从青涩的恋爱到甜蜜的婚姻都是一步步沿着平凡的道路共进,过着属于自己的平凡而甜蜜的生活。向田邦子把她对爱情最美好的向往寄于泷子和胜又的恋爱中。

二、婚恋中的道德底线

在向田邦子的小说中,有不少逾矩的人物,这些人的最终走向都是一无所得的,这反映了向田邦子的另一婚恋观:婚姻与恋爱都有共同道德的底线。电影《驿路》中警察呼野的女儿也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当他们终于能如愿所偿时,那个男人得病去世。恋爱与婚姻的正常运行都需要沿着社会道德的方向,若因为一己私欲,逞一时之快,不仅自己要为这一时付出代价,家人也会承受压力甚至遭受生死离别的痛苦。

在向田邦子的婚恋观中,道德底线是在恋爱和婚姻中双方坦诚相待。在恋爱中体现在双方恋爱时需专一。在婚姻中若一方有了逾距的行为,大可选择结束这段婚姻去开始下一段恋情,这样对谁都是一种解脱。在向田邦子的作品中,大多数人在婚姻中都有过逾距行为,并且选择每周几次的约会或者离家出走,他们越过了道德底线,道德也会给他们相应的惩罚。在电影中,小塚和警察女儿的情人都违背了婚姻的底线,最终走向是死亡。

在《隔壁的女人》中,幸子与麻田约会时,他的丈夫集太郎与峰子也进行了一场约会,这是他们两人都知道却不会说破的一件事,在尝到了自由的滋味之后,他们选择了继续过着平凡无味的生活,他们知道那是逾越道德底线的行为,他们最终还是要守着本分,做好自己的角色。幸子在最后说:“以后我要踏踏实实的。”在触碰过一次道德底线之后,她选择了回到原来的生活。这也是向田邦子的婚恋观中对道德底线最后的让步。

三、婚恋中人性的自私

在向田邦子的婚恋小说中还体现了她第三个婚恋观即在婚恋中总有人性自私的一面。电影和小说对比还有一个区别:小说中庆子在小塚退休前一个月就病死,电影对此进行了改编。庆子在能与小塚私奔时退缩了,她对警察说:“或许他只是想借一个人暂时逃开现实,而这个人是不是我,根本没有关系。我也想到自己的事,我能放弃这所有的一切只跟他一个人在一起吗?”庆子作为一个女人,她更想要的是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在最后关头,她更在意的还是自己能否得到想要的幸福。这次的经历对她来说只是漫长人生之路的一个小污点。小塚没有选择离婚而是背着妻子去约会,他也是在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这次私奔不成功他还可以回去。他们都是自私的。

婚恋中人性的自私是当他们沉醉于爱情中时,又想着这对他们是否有利。在《宛如阿修罗》中,阵内在与咲子恋爱时也曾与一女子有过暧昧关系,最终他选择和咲子在一起是考虑到咲子对他的付出更多;《春天来了》中的风见最后拒绝和直子在一起,也是考虑到结婚后的压力。在向田邦子的小说中,那些选择离家出走的出轨者都是自私的,他们一方面想要在恋爱中找回自己;另一方面又舍不得离开现有的家庭环境,他们私心驱使他们无法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常有这样的情况,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懂得努力争取,得到以后仿佛就觉得没必要在意了。[3]其实恋爱和婚姻都是需要经营的。

在向田邦子的作品中,她只是客观反映在婚恋中人性是自私的这一事实,并没有注入太多的个人情感。自私是伴随着自然的产生而出现的人性的一面,对于自私的评判不可孤立而谈,需结合具体的情况。在婚恋中,自私是大多数人共有的一面。狄更斯说:“一只眼睛里闪烁着爱的光芒,而另一只眼睛却燃烧着自私的俗火。”在婚恋中,大多数人都是有着私心的俗人。

向田邦子被称为昭和时代的代言人,她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人生的真谛。她的婚恋小说都以叙述普通家庭的生活为主,并着重描写生活的细节,从这些生活细节中展现人物性格,和向田邦子寄于其中的婚恋观。她的小说《隔壁的女人》和《宛如阿修羅》都是描写昭和时期的日本家庭生活,这些小说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最终都是作者向田邦子婚恋观的体现。小说《驿路》的作者松本清张也对生活有独特的洞察力,他擅长从生活的小事入手,反映最真实的人性。向田邦子对《驿路》的部分改编融入了她的婚恋观,让这部以推理为主的电影更能反映婚恋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微.悲喜皆为爱:浅析严歌苓与《陆犯焉识》[J].文学教育(上),2019,(3):48-49.

[2]侍渝杰.《野草莓》:忏悔与重生[J].汉字文化,2019,(8):37-38.

[3]刘新元.浅析《诺丁山》中的爱情观[J].汉字文化,2019,(8):28-29.

猜你喜欢

驿路婚恋观
浅析电影《驿路》中的爱情观
95后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探析
驿路桃花
蕲春县踏红亭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分析及建议
——基于对新乡市大学生的调查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欧阳子小说中的婚恋观
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分析
婚恋观转变与基层行政——以1953年北京贯彻婚姻法运动月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