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如何爱学生

2019-08-26邱秀文

丝路视野 2019年2期
关键词:了解尊重学生

邱秀文

摘 要: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人类文明的发展延续依靠的就是教育。埃德蒙·伯克也曾经说过,“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这直接指出教育的重要性,因为一个国家立国之本就是人才,国家的发展和潜力,能走的多远取决的要素也是人才,而人才正是教育的成果。教师作为教育的前线人员,不只是教授学生专业的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正确的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付出爱和真诚,要多管齐下,这样一来才会得到更高的成效。

关键词:了解 尊重 爱 学生

一、了解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个体,而且都有着不一样的思想及性格特点。有的学生性格特点比较鲜明、有的比较含蓄,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应从学生家庭情况和日常学校生活入手。教师应该要大概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状况,因为家庭是学生自出生后首个接触的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影响甚大,尤其如果学生的父母离异、在单亲家庭成长或是和父母兄弟姐妹关系恶劣,对他们思想行为一定会有影响,也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学习,例如: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生涯,发现家庭情况恶劣的学生一般出现的问题比其他学生更多,例如上课容易走神、不听课,作业总是不能按时交,比较常顶撞教师或是和同学产生冲突。除此以外,教师应该仔细观察他们日常的行为举止,以及他们对不同事件反映出的细微肢体语言,从而得以窥见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在思想。对学生家庭情况和透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可以对学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更容易亲近他们,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例如能趁机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有助疏通他们的心里的郁结,更好地引导他们学习和继续向善。

二、尊重学生

尊重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只有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感,把他当成一个独立个体来对待,才能做到尊重。因为教学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其中也包含了与人相处的学问。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孔子曾经和他的弟子说过:“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意思是希望学生不要因为老师年长而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尊重每位学生的意见。从这里我们知道万世师表的孔子教育学生的前提也是尊重和平等,尊重和以平等待人是很重要的,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甚至可以发掘他们在不同方面显示出的天赋,并在旁鼓励学生,引导他们走向更大的平台施展所能,让他们可以把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并了解每位学生的天资各异,未必每位学生都是成绩优秀的尖子,教师也要尊重他们,不能对他们在成绩上要求太高,让他们产生心理负担。而有的学生尤其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可能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也不足,教师更要帮助他们,不要严加苛责,他们需要时间成长,教师应该鼓励指导他们,同时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尊重学生,学生一定能感受到,这样教师的教导就会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更有助于教学的成效[1]。

三、因材施教

每位学生的才能都不一样,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就拿孔子为例,《论语·先进》曾经记载孔子两位学生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而孔子却给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意思是合乎道义的事情都应去做,孔子针对子路比较鲁莽的性格,教他要先考虑父兄再决定;而冉有也问了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针对冉有谨小慎微的个性,教他勇敢直前去做,可见孔子的教育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来教学。再有,颜回、子贡和司马牛向孔子问仁,孔子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三个不同的回答,对颜回是“克己复礼为仁”,对子贡回答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司马牛回答是“仁者其言也讱”。因为子贡是商人,家境富裕,有志于仁,但不知从何做起,孔子教他从自身出发;孔子说仁者说话比较迟钝是针对司马牛多言而浮躁的个性,想让他改正缺点。因为教师所教的学生众多,而学生的才能个性不一,每个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有的个性比较鲁莽、有的比较胆怯、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文静,教师不能用同一个教学方法套用在全部学生身上,这样是不可行的,对学生百害而无一利,而是需要在了解学生的情况后,对他们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位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四、理解学生

尽管教师憧憬学生成为优秀的栋梁之材,但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要理解每位学生的资质、能力各有差异,故他们进步的空间也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资质较平庸,他们进步空间有限或进步速度较缓慢,爱生心切的教师见此往往容易感到气馁和焦躁。可是, 学生“破茧而出”的蜕变过程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及恒久的磨炼,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为人师表应多赋予耐性去鼓励学生,同时要展现个人的同理心,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理解他们在学习方面的真正需求、顾及他们的感受和压力等。此外,双向沟通也是师生理解学生的重要渠道。优质的教师愿意牺牲业余时间,与学生沟通,理解他们在求学时所遇的困难和学习的需求,接纳他们合理的教学建议,从而改善个人的教学方针,达致师生互利互助,共同进步。

在学生成绩方面上,教师应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各有不同,耐心指导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亦需持宽容的态度。学生在求学历程中跌跌撞撞,总会犯下过错。有些教师在面对学生犯错时,可能因满胸气愤而先斥谬并责罚,希望他们能从“惩罚”中吸取教训,从而洗心革面。然而,高尔基曾说“错误就是财富,错误使人领悟。它意味着:磨炼真正的人格和禀赋,直至我们德行高尚,不随世俗”,故此教师应学会谅解和容许学生犯“小错误”。如学生在课堂上答题犯了小错误,教师要给予宽容,并且理解他们的感受,学会以幽默逗乐以化解学生的尴尬,以慰语指导学生正确的答案。若学生在行为方面犯小错误,教师不必急于责备他们或先入为主地标签他们为“坏苗头”,而是先与他们沟通,理解他们的想法、感受和分析背后的原因,尝试打开其紧闭的心扉,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以人文关怀感化学生。

五、严爱相辅

教师憧憬学生能成为未来国家的栋梁,往往采取严厉的态度对待学生,因为他们坚信“严师出高徒”。然而,严厉的教育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尽管,教师严格的要求能激发起学生的斗志去接受挑战,务求获取教师的认同和赞赏,但是并非全部学生都能屡败屡战。有些资质不逮的学生长期接受苛刻的要求和处于严厉的指导,未能应付自如,眼前种种的失败击溃他们的自信心,增加其自卑感,造成心理压力,促使他们畏惧面对失败。因此,严厉的教育虽能成就不少人才,但对于意志脆弱的学生也会带出一定的负面效果。然而,教师不能完全摒弃严厉的教育方式,因为有些资优生或许会恃着过往优异的成绩而骄傲自满,变得怠惰,教师应恰如其分地严格教育某些学生。

良好的教学方针应是严格要求学生与爱护学生两方面相辅相成。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严格但合理的要求,鞭策他们进步和成长,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用真情感化他们,增进师生的信任和感情,以爱心作为肥料浇灌小苗,使他们茁壮成长。教师就犹如一个匠师,学生就如玉佩,所谓“玉不琢,不成器”,玉佩在琢磨的过程中,匠师持严谨的态度尽量琢得其所,琢得其法,同时亦灌输其心血精力,小心翼翼地呵护每一块玉佩,避免伤害了玉的本质,雕琢过度美好的玉佩终会变成瑕疵品。

总而言之,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因材施教、理解学生、严爱相辅是教师爱学生的方式。只要有愛和真诚,再辅以适当的方法,就能成功教育学生,收获累累的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大伟.教师怎样爱学生[J].小学教学研究,2018(01).

猜你喜欢

了解尊重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浅谈如何与中职学生做朋友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好老师就该关爱学生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以家访提升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有效性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