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9-08-26郭秀英

商情 2019年31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郭秀英

【摘要】课程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立脚点。本文以《财务管理》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会计专业学生存在的教学现状,并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财务管理

一、前言

《财务管理》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之一,是实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完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财能力和分析财务数据能力,以适应跨世纪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自高职院校开设《财务管理》课程以来,其课程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其课程主要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对企业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课程内容涉及的各类计算公式较多,具有难度较大、应用性较强等特点。根据以往毕业生的情况以及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对《财务管理》课程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不是很理想。据此,研究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现状,使《财务管理》课程教学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的与实际社会接轨。

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方面

偏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过程中相互交互的主要信息。目前,我校會计专业学生采用的教材一直是我国广大高职院校使用的《财务管理》通用教材。其课程的教材内容仍以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教学内容包含筹资、投资、利润分配和运营资金管理决策四个部分的理财知识及资金时间价值、风险模型期权定价模型和会计报表分析四个工具使用方法的讲授,《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中90% 以上为理论教学,实际情景案例模拟及实际操作比例仅为 10%,仅有少部分的实际情景模拟案例因案例选取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无法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强的特点,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真正理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

(二)教学方法方面

注重传授,轻视实践。在以往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传递者,教师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解题,不太重视实践性活动的开展,更多地关注书本上的知识点。有些教师往往忽视这方面的教学,甚至对一些课本情景案例题不做任何分析和指导,他们的教学效益观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由于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开发上,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上,在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上,没有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活动、活动中的体验与反思作为关注点。

(三)考核方式方面

内容偏理论,方式偏单一。《财务管理》课程的考核内容同样以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熟悉程度为主,考核形式采取笔试闭卷形式,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较低或平时成绩的评定比较随意,这种单一的忽视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只注重期末的卷面分数,而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实际效果重视不足,不重视作业、提问和实验实训等教学环节,平时学习散漫,考前突击复习,死记硬背应对考试,即便通过了考试,也没有真正地掌握课程内容。学生往往只要在考试前临时死记硬背下就能顺利通过课程考核,甚至取得优异的成绩,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给学生造成职位考试而学习的误区。

三、《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与成果,结合学生特点,提出了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的改革建议,具体措施如下:

(一)开发符合会计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

为了改变《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脱离应用的现状,我校一线教师在日常工作之余加强与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不断修改《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同时,加强《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连贯性、循序渐进性,通过保留或加强重要的知识点;删减或弱化分析模型和相关理论分析,重点讲授与企业财务活动密切相关的管理原则和核算技能,形成包含筹资方案设计与评价、投资项目财务风险分析与评价、财务收益分配方案设计与评价和企业季度、年度财务报告编制及分析四大案例运用情景。

(二)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

一线教师利用案例分析教学将新颖的、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案例与财务管理概念或方法学习结合,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从解决问题出发进行财务管理知识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教学,采取注入式与启发式并用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过程当中。不仅用生产实践来举例,而是多举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运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进行分析、综合和演绎、归纳。将《财务管理》课程定性为理论+实践类课程,将过程性考核称为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内容包括两大模块:一是平时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二是四次形成性考核,每学期至少举行四次形成性考核,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起到一个很好的督促作用。

(三)考核方式更加灵活新颖

本课程比较灵活的形成性考核方式有案例分析和半开卷两种方式,案例分析式的考核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小组讨论,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导入实操,模拟真实企业案例,与社会接轨。每个小组将讨论的结果展示给同学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各抒己见,热情参与,使得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办开卷式的考核引导学生侧重把握财务管理技能点的应用和案例的解决,弱化学生通过期末死记硬背换取成绩的做法。

(四)实践实训比重逐步增大

增加四次实训报告,针对理论+实践类课程和理实一体化类课程,学生每学期要完成四次实训报告,《财务管理课程》也要完成至少四次实训包告,实训报告内容包括6大模块,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原理或实验方案、主要仪器设备、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数据记录以及讨论心得。任课教师批改时不仅要评出优、良、中、差,还要有针对性的评语反馈。

四、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以学生为成果的改革成效

实施财务管理课程改革后,教师通过平时上课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发现,学生已经普遍接受了此教学改革的方式和方法,考核形式的认可度也较高,总体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于《财务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制作的《财务管理课程考核实施细则》已经在16级、17级会计专业的形成性考核中使用。通过学期中间的四次过程性考核改变了学生一考定终身的观念,起到了督促学生日常学习的作用。团队协作式案例分享方法的考核从2017年开始在形成性考核中进行了考核试点,活跃了课堂气氛和同学们的思维方式,效果不错,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和认可。

(二)形成性考核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激励

在考核的實施过程中,激发了教师应用更多新的教学手段和提出新的课程改革思路。如财务管理课程以形成性考核为契机,对课程进行综合改革,形成了基于形成性考核的“学思践悟”课程改革模式;在形成性考核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采取了很多新的考勤、提问小技巧,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设计多样的课堂提问方式,制作抽奖箱抽取学号、利用蓝墨云点名软件或学生照片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该课程教学成果在经济与管理工程系作推广,影响力不断扩大。曾多次在系部和教研室研讨会中进行交流,受到了教师的广泛认可,任课教师被评为课改先进个人。课程考核改革为教师的科研提供了新的切入点,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

五、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搭便车”现象和抄袭作业现象,影响了考核的公正性

形成性考核的很多环节如案例分享、沙盘演练等都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分组过程中,比较普遍地存在学生搭便车的现象,一些学生不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借用别人的劳动成果,而学生在组内打分时难以避免给出“人情分”。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下作业和课上测验时,抄袭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在批改作业时经常发现雷同作业。尽管教师也会想尽各种办法加以解决,但有时收效甚微。

(二)教师课下批改作业工作量加大,影响了对其他工作的精力投入

在形成性考核中,除了平时考核的次数增多,考核的形式和内容也更加多样,为了及时公布作业成绩,教师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作业评判上,如果教师一学期同时承担多门课程,每门课程都有七八十名学生,教师就难以抽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从事课程内容、授课技巧的准备或是科研工作。

(三)班级人数较多,难以有效分组和实施过程性考核

过程性考核并不适用于所有班级,当大班授课、班级人数较多时,对学生分组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如果学生多次提交个人作业或小组作业,教师也要耗费大量精力;在随堂进行阶段小测时,难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许素琼.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2]杨雨杉.高职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多元化教学改革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3]杜静.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安徽省高职院校为例[J].当代会计,2017.

[4]何俐.新时期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现状及改革[J].中外企业家,2017.

[5]李慧锋.我国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教育创新教学改革分析——评《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