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高职院校与学生之间的主体间性研究

2019-08-26赵毅缪梦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平等

赵毅 缪梦

关键词 交往实践观 主体间性 平等

基金项目:2017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课题编号:B2017587 《基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高职学生学校归属感研究》。

作者简介:赵毅、缪梦,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115

一、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主体间性

(一)交往理论

交往一词出现日常生活中,哈贝马斯是近现代交往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他将行为分为四种类型:目的性行为、规范性行为、剧作性行为和交往行为。其中,社会研究的最根本问题是交往问题,而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则是主体间性。从交往的角度去理解主体间性,实际上就是指交往的双方间要形成涉及可领会的对话与合作,以及真诚的认同与理解的关系,它既包含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即“互识”,也包含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相同理解,即达成“共识”。

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突破西方交往实践观理论的狭隘境界,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关系,突破了局限于精神方面的局限性。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强调如下方面:1.实践性,主体在劳动实践中产生关系,主体个人的物质活动中必然产生与其他主体关系,而非独立的与世隔绝的状态。2.科学性,从西方主体间性理论局限于“主体-客体”、“主体-主体”的观念中,形成更加科学的“主体-客体-主体”。主体间的交往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有客体与之联系。3.平等性,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理论中的主体就是指主体面对其他多个主体的交往关系时看不出差别、差异更不能产生对立和对抗。主体间性理论体不再仅仅把自己视为主体, 把别人视为客体而是互相承认彼此特点尊重彼此立场把自己和他人同等对待,并能够从彼此思考看问题。4.和谐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的辩证统一。主体间性强调主体间为了发展而产生矛盾,其对象是双方指向的客体,但为了全面、长远发展,最终得建立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从而解决实践中的危机。

(二)当前学校与学生之间关系存在的问题

1.交往主体单边化

当前在学校与学生交往主体关系存在主从、单边化。在身份上,校方管理学生,学生属于被管理者,属于既平等又不平等的关系。当学生对于校园环境、课程设置等方面有相关诉求时,更多会选择承受。在课堂上,教师为掌控者,学生为听从者,当教师讲错时,学生也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学校及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学生一般属于被动的接受方,而学校及教师属于权威方,占据主动权,难以形成“主体间”交往模式,一般呈现“他我”模式。

2.交往方式简单化

学校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主要是由教师及辅导员与学生产生关系。将同学分为三个层次,普通同学、班级干部、学生会干部。不同层次同学与学校产生交往关系的方式不同。普通同学与学校交往方式产生于课上教师与同学之间的授课与被授课关系,课后难有交集。班级干部与学校交往方式除了课上师生间授课过程,还在课后与辅导员因为班级工作安排,产生交往过程。学生会干部除了与授课教师与辅导员产生交往关系,还与院系领导因学生会工作产生交往过程。但大部分同学为普通同学,未担任班级干部与学生会干部,因而与学校交往方式仅限于课上。班级授课制成为了学校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师生之间最主要的交往场所就被限定为教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要的交往方式是“个体-群体”间的交往,交往方式简单化,未能发挥出主体间性。

3.交往过程既定化

学校与学生之间交往过程发生在交往方式中,通过上文分析学生与学校交往的方式无论是课上的授课环节还是课后学生工作环节,均属于上对下的过程。课上属于授课与听课关系、课后属于布置任务与接收任务的关系。两个交往过程中,学校与学生地位并不对等,连接双方关系的载体是教学过程或者任务过程。此载体既包括静态载体,也包括动态载体。

4.评价方式单一化

学校与学生之间评价方式有两类,一类是校方对学生的评价,另一类是学生对校方的评价。前者多以入党推荐、优学学生、优秀班干推荐的方式存在,在此交往过程中,教师、辅导员代表校方,属于评价者,学生属于被评价者,即主体与客体对象关系。后者多以学生评教的方式存在,评价教师授课水平高低等方面,此时学生为主体,但学生在评教过程中会考虑诸多其他因素,因而难以真实做出评价,难以真正把教师当为另一主体,实现对等式交往评价。

二、建立学校与学生主体间性的影响因素

(一)观念

观念上需要发生改变,在新的学校与学生交往观念中,学生是个具有独立人格,朝着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健全的思维模式和基本的是非辩证观,不在是被动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输出方。在碎片化知识漫天飞舞的时代中,学生思想会形成多元化,有的正确,有的并不一定正确,此时需要教师、辅导员与其平等交流,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学生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独立评价标准的另一主体。“尊师重道”本身并没有错,错在将尊师变成惧怕权威、拍马屁等行为上。基于观念的改变,在教学及布置学生工作过程中的观念也应随之改变。

传统的主体性教学观念在于教师讲、学生听,双方交往过程中的媒介特征突出不明显。在新的主体间性教学观念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借助视频、软件为教学工具,在运用教学工具中,教师与学生建立主体间性交往模式,相互尊重、相互进步。以交互性为教学的基本形式,通过交互性而达成主体之间的双向理解和宽容,以超越主体教学范式中的或隐或显的自我指向。不同于主体性教学交往强调主体相对于客体的优先特征,主体间性教学观念则强调基于民主和平等的交往。在传统主体性教学交往过程中,以对象化的认知为前提获得自我理解,但在新的主体间性教学交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以参与者的姿态介入,以语言、软件程序为媒介。

在传统布置学生工作过程中,教师、辅导员大多以命令式语气下达,造成此现象有多种因素。但随着当前大学生个性因素越来越重,再以传统式方式下达可能达不到相应效果。在新的布置学生工作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非把学生当成客体,充分授权与放权,让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先独立完成,过程中由教师、辅导员事中实施监控,既能保证工作的完成程度,又能发挥学生主动灵活性。

(二)沟通

在传统沟通模式下,虽有相互评价机制,但双方在评价过程中难以平等对话。在主体间性交往模式下,应建立新型对话与评价方式,改变形式上的评价模式。使双发都可以从内心真实评价对方,但造成不敢真实评价的原因在于,一旦学生如实评价学校、教师、辅导员,信息对传递到相关人员手中,對教师、辅导员产生不良影响,而最终依然转嫁到学生身上。校方对学生评价集中在评选活动中,依然评价更多是优点,而缺点较少提及。新型对话与评价方式应建立在学校、教师、辅导员、学生相互轻松的环境中,对事不对人,不对部门,鼓励参与者畅所欲言,但不把此结果纳入考核范围内,或者建立隐蔽性对话模式。

讲沟通的交往过程冲既定的环节移至到轻松平等的环节中,能通过某种媒介达成,而非可以通过座谈会、期末评教等手段达成。只有在建立双方信任、平等基础上建立的沟通交往过程,才能更具有参考性。

(三)行为

1.校企合作——创造交往机会

教师与学生建立主体间性交往,需要一定的媒介与环境,在新观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均为参与者,建立平等交往关系。然而课程课时有限,一周内师生见面次数有限,如能在一段时间内,师生能共同集中处于同一环境,从事同一内容,则能在短期内建立主体间性。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正好为教师、学生提供了这一机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角色关系,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学生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好的掌握与自身有关的技能。双方从原来的主体-客体关系,改变为主体-主体关系。双方进行知识共享、交流与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交流的场所从教室转变为企业,沟通对话的载体也从课程文本教材转变为实习实践。同时,教师在学生与学校之间发挥着桥梁作用,学生与本校教师依托企业实习可以强化交往,改善师生关系,使学生与教师双方都能获得发展。

2.校园活动——助于激励与互动

校园活动举办,如:晚会活动、体育比赛活动、娱乐性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由教师观看,在此类活动中,学生是筹措举办者,也是表演者,教师是观看者,两者均代表主体性,交往过程由活动连接。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能认知自己的优缺点,能认清自身具有独立性,可以建立在与学校交往过程中的自信感。教师在观看活动时,能认清学生的全面性,不再将其视作附属品或者客体,而应视为平等主体。校园活动既能增强对学生的激励,又能增强师生间的互动。

(四)知识

在建立主体间性交往过程中,受阻碍最大的因素来源于学生知识与教师知识不对等,因学生认为自身储备知识不足,难以与教师平等交往,因而更多是听从或顺从。因而增加学生知识储备,也能为建立学校与学生之间主体间性提供帮助。教师的知识大多也来源于自学,由于掌握了学习方法和基本知识,能形成学习曲线效应,因而比普通学生学习知识相对容易。在主体间性交往实践中,则应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与信心,教会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能通过自身修炼提升知识储备,考取相应证书,提升信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让学生从内心对教师更加尊重。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2]鲍时好,徐生.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与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3(23).

[3]何先应.略论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面临的七大问题[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3).

[4]宋钊.高职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操作层面若干问题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5).

[5]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平等
主体间性理论的高职教师合作文化构建研究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平等的悖谬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