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强骨方联合依降钙素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9-08-26王新春陶东红

中成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降钙素成骨细胞骨质疏松症

王新春, 陶东红, 王 松

(1. 青海省中医院康复疼痛科, 青海西宁810000; 2. 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 青海 西宁810000; 3.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 贵州 贵阳55000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行性病变, 骨量低下, 骨组织显微结构损坏, 是机体衰老常见症状, 60 岁以上女性为高发群体, 目前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1-2], 以骨痛、 活动受限为临床表现, 甚至导致肢体骨折等严重并发症,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 西药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但长期服用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3]; 中药的有效、 安全、 廉价等优势, 易被老年患者所接受, 是一种有潜力的干预手段[4]。 因此, 考察补肾强骨方联合依降钙素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 年2 月至2018 年1 月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00 例, 男性37 例, 女性63例; 年龄55 ~85 岁, 平均年龄(67.42±2.76) 岁; 平均BMI 指数(24.05±2.64) kg/m2; 骨痛病程1 ~4 年, 平均骨痛病程(2.49±1.84) 年。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对照组, 每组50 例, 对照组肌内注射依降钙素,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强骨汤, 连续6 个月, 2 组患者年龄、 性别、 BMI、 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 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 的诊断标准[5]; 伴有周身疼痛、 抽筋等临床表现,半年内无骨折史; 意识清晰, 无沟通障碍; 自愿参与本研究, 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口服止痛药、 激素类药物或影响骨代谢药物; 临床诊断为继发性骨质疏松或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合并脏器功能不全或内分泌疾病; 合并代谢性疾病。

1.2 给药 对照组肌内注射依降钙素, 10 IU/次, 2 次/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强骨汤, 组方为淫羊藿、 补骨脂、 仙茅、 鹿角胶、 骨碎补各10 g, 桑寄生、续断、 杜仲、 丹参、 川牛膝各15 g, 熟地黄、 枸杞子、 墨旱莲各20 g, 牡蛎30 g, 红花6 g, 1 剂/d, 水煎后分早晚2 次服用。 2 组以4 周为1 个疗程, 共3 个疗程。

1.3 指标检测

1.3.1 疗效判定 痊愈, 症状、 体征、 骨密度恢复正常;显效, 骨密度明显上升, 症状、 体征明显改善; 好转, 骨密度有所回升, 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 无效, 骨密度变化不明显, 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 /总例数] ×100%。

1.3.2 骨转化指标 血清骨钙素BGP、 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 水平。

1.3.3 骨代谢指标 骨碱性磷酸酶(BALP)、 I型胶原C末端肽(β-CTX)、 雌二雄(E2)、 血清降钙素(CT) 水平

1.3.4 骨密度 Wards 三角区、 股骨颈、 大粗隆骨密度。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1.0 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86.00%) 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 (P<0.05)。 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n=50]

2.2 骨转化指标 治疗后, 2 组BGP 水平显著升高(P<0.05), CTX-1 显著水平降低(P<0.05), 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 见表2。

表2 2 组骨转化指标比较s, n=50)

表2 2 组骨转化指标比较s, n=50)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images/BZ_264_1284_1454_2242_1504.png观察组 治疗前 5.541±0.428 0.347±0.077治疗后 9.413±1.349*# 0.230±0.064*#对照组 治疗前 5.576±0.386 0.358±0.079治疗后 7.865±1.187* 0.278±0.045*

2.3 骨代谢指标 治疗后, 2 组BALP、 E2、 CT 水平显著升高(P<0.05), β-CTX 水平显著降低(P<0.05), 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 见表3。

表3 2 组骨代谢指标比较s, n=50)

表3 2 组骨代谢指标比较s, n=50)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images/BZ_264_236_2066_2244_2115.png观察组 治疗前 72.64±3.96 0.35±0.04 26.58±3.75 46.75±15.44治疗后 86.95±4.31*# 0.24±0.06*# 41.27±2.96*# 57.61±14.27*#对照组 治疗前 72.87±4.02 0.34±0.05 26.47±3.61 45.81±15.79治疗后 79.96±4.28* 0.28±0.05* 37.91±2.77* 51.87±13.48*

2.4 骨密度 治疗后, 2 组Wards 三角区、 股骨颈、 大粗隆骨密度显著升高 (P <0.05), 以观察组更明显 (P <0.05)。 见表4。

表4 2 组骨密度比较, n=50)

表4 2 组骨密度比较, n=50)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images/BZ_264_236_2643_1194_2693.png观察组 治疗前 0.497±0.034 0.643±0.031 0.557±0.034治疗后 0.532±0.036*# 0.741±0.039*# 0.591±0.039*#对照组 治疗前 0.503±0.033 0.651±0.034 0.551±0.032治疗后 0.518±0.035* 0.724±0.036* 0.574±0.037*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群体常见病, 随着老龄化社会加剧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故探索有效安全的干预模式已成为临床研究重点[6]。 中医认为, 骨质疏松症属于 “骨痿”“骨痹” 范畴, 根据“肾主骨生髓” “肾为先天之本” 理论, 骨的生长、 强衰与肾密切相关[7], 老年患者大多肾气不足, 元气亏虚, 导致骨骼失养, 不荣则痛, 故出现骨骼疼痛、 肢体痿软无力等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8]。 同时,骨骼强衰和气血的濡养有关, 如肾气不足则无力行血, 血行不畅, 瘀血凝结, 脉道滞塞不畅, 骨骼无法得以濡养,不通则痛, 导致“骨痿” “骨痹” 的发生, 可知肾气不足、气滞血瘀为骨质疏松症病机, 故干预治疗应围绕补肾、 通络进行[9]。

补肾强骨方为青海省中医院常用协定方, 方中淫羊藿补肾壮阳、 祛风除湿; 补骨脂温脾补肾, 可治疗肾虚阳痿、腰膝冷痛等症状; 仙茅温肾壮阳、 祛寒除湿; 鹿角胶温补肝肾、 益精养血, 对腰膝酸冷、 虚劳消瘦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骨碎补补肾强骨, 可治疗肾虚引起的腰疼、 筋骨骨折等症状; 桑寄生补肝肾、 强筋骨、 祛风湿; 续断补肝肾、 强筋骨、 定经络, 常用于风湿痹痛、 腰背酸痛等症;杜仲补肾强骨, 川牛膝活血通经、 祛风除湿, 与杜仲配伍时可增前者补肝肾、 强筋骨之力; 丹参活血祛瘀、 通经止痛; 熟地黄填精益髓、 滋阴补肾; 枸杞子、 墨旱莲补肾益精; 红花活血止痛, 诸药共奏补肾健骨、 化瘀止痛之功效。本研究发现,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明补肾强骨方联合依降钙素能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

现代医学认为[10],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所介导的骨代谢循环过程失衡在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 骨组织是不断改建的循环过程, 包括骨吸收和骨形成, 而雌激素在维持这一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11];随着年龄增长雌激素缺乏, 必然导致破骨细胞能力增强,骨转化率增高, 骨丢失大于骨形成, 导致骨质疏松。 BGP是成骨细胞分泌和合成的活性多肽, 其活性可直接反映骨形成和骨更新状态; CTX-1 是反映骨吸收状态的特异性指标[12]; BALP 来源于成骨细胞, 具有促进骨质矿化、 增加骨基质沉积的作用, 其水平升高表示骨形成大于骨吸收;CT 能调节全身钙离子流, 抑制骨的重吸收; β-CTX 是骨胶原成分, 其活性可反映骨吸收活跃度[13]。 本研究发现, 补肾强骨汤可改善骨代谢BALP、 CT、 E2水平, 保持适度的骨转换, 减少骨质丢失, 调节骨转化, 提高骨密度。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淫羊藿苷可推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衰老的时间, 促进成骨细胞繁殖分化[14]; 杜仲所含黄酮类、 木脂素类成分有助于成骨细胞分化, 促进关节软骨再生; 补骨脂中补骨脂素既可通过调控BMP-Smads、 Wnt/β-catenin等信号通路促进骨形成, 又能抑制骨吸收[15]; 仙茅有效成分仙茅苷可促进成骨样细胞的分化, 由此表明, 补肾强骨方可通过调节卵巢、 骨骼等多靶点治疗骨质疏松症。

综上所述, 补肾强骨方联合依降钙素对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确切, 能有效改善骨代谢和骨转化指标, 增加骨密度。

猜你喜欢

降钙素成骨细胞骨质疏松症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淫羊藿次苷Ⅱ通过p38MAPK调控成骨细胞护骨素表达的体外研究
土家传统药刺老苞总皂苷对2O2诱导的MC3T3-E1成骨细胞损伤改善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Bim在激素诱导成骨细胞凋亡中的表达及意义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