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批准上市中成药的品种、 主治和用药特点

2019-08-26曹梦蝶邝婷婷

中成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批文剂型中成药

曹梦蝶, 吴 锐,2*, 王 张*, 孙 铭, 邝婷婷

(1.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 成都611137; 2.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四川 成都610017)

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或中药饮片为原料, 按照固定处方配制加工而成的药物制剂[1], 作为中药产业支柱, 它在医药工业中的地位仅次于化药, 据国家统计局[2]统计,2012 至2016 年, 我国中成药产量从313.04 万吨上升到374.60 万吨; 2015 至2017 上半年, 中成药制造主营业务收入从3 339.72 亿元上升到6 167.39 亿元, 表明中成药制造业在产量与产值发展上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 但制药水平相对落后, 仍处于工业2.0 的阶段[3]。

本文对中国已批准上市的中成药从品种、 组方、 主治3 个方面进行分析, 为新形势下中药审评审批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以期发扬传统中医药, 发展现代中药理念。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产药品数据库[4]、 《新编国家中成药》 (第2 版)[5]。

1.2 信息提取与录入 检索并录入原CFDA 官网数据库中所有中药批文及对应药品、 生产企业等信息, 统计其名称、剂型、 药味数、 使用药材、 功能类别、 功能主治等, 建立《已上市中成药品种信息数据库》。

1.3 统计 根据《GB/T 14396—2016 疾病分类与代码》[6]和《GB/T 15657—1995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7], 对数据库中各品种中成药主治疾病进行分类统计[8], 其余统计项进行定量统计[9]。

2 结果

2.1 品种特点

2.1.1 规模 中国获批国产中药批文共59 474 个, 包括制剂批文59 270 个、 原料药批文204 个; 共涉及中成药品种9 629 个, 原料药品种79 个, 平均每个制剂品种的批准文号数为6.18 个, 包括4 321 个非处方药和5 308 个处方药,分别占比44.88%和55.12%, 表明两者品种数量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203 种中成药(涉及371 个品种) 收录于2012 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 占比3.85%, 而1 339 种中成药(涉及2 126 个品种) 收录于2017 版国家医保目录,占比22.07%, 表明在普药、 医保市场份额仍然不高。

2.1.2 生产企业 共涉及生产企业2 856 家, 其中批文最多的前5 家依次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524 个)、 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450 个)、 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410 个)、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278 个)、 内蒙古大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57 个), 批文最多的前5 个品种依次为板蓝根颗粒(829个)、 复方丹参片(671 个)、 六味地黄丸(652 个)、 牛黄解毒片(505 个)、 杞菊地黄丸(404 个)。

2.1.3 地域分布、 区域年销售额 根据商务部《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报告》[10], 在2013 至2017 年年度区域中成药类销售额表中, 尽管吉林省、 广东省、 四川省批文数最多, 吉林省、 广东省、 山西省品种数最多, 但广东省、 北京市、 浙江省中成药销售额及平均销售额名列前茅, 可知在中成药流通行业中批文数和品种数与销售额并不成正比,最重要的是各省市对区域内中药品牌及大品种的培育。 另外, 目前业内存在企业拿到批文却并未进行生产的现象,即“僵尸批文”, 这不仅加大政府审评的工作量, 也造成批文、 品种、 技术资源浪费, 见表1。

表1 我国各区域批文数及中成药年销售额

2.1.4 命名 以原CFDA 发布的《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11]为基准, 命名方式主要由8 个主类(含245 个 亚 类) 组 成, 即 功 效+ 剂 型 (4 928 个, 占 比51.18%), 如安神片、 补肾丸; 药材名称+剂型(3 976 个,占比41.29%), 如半夏止咳糖浆、 香连丸; 药味数+剂型(421 个, 占比4.37%), 如八珍益母片、 九味牛黄丸; 地域+剂型(235 个, 占比2.44%), 如山东阿胶膏、 云南白药胶囊; 专有名词+剂型(117 个, 占比1.22%), 如敖东壮肾丸、 斧标驱风油; 给药方式+剂型 (47 个, 占比0.49%), 如含化上清片、 外用溃疡散; 药物形态+剂型(35 个, 占比0.36%), 如液体清凉油、 液状琼玉膏; 其他类(35 个, 占比0.36%), 如左金片、 玉泉胶囊。 目前,不规范命名现象严重, 如诺迪康胶囊、 降糖胶囊、 抗癌平丸、 抗菌消炎片、 强力感冒片等, 而规范中成药命名是整肃流通行业的重要一步, 虽说不能“一刀切”, 但良好的行业风气需严格执行行业规范。

2.1.5 剂型 9 629 个品种共涉及42 种剂型, 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5 名依次为胶囊剂(2 090 个, 占比21.71%)、片剂(1 796 个, 占比18.65%)、 丸剂(1 556 个, 占比16.16%)、 颗粒剂(1 266 个, 占比13.15%)、 膏剂(480个, 占比4.98%)。

2.1.6 药味数 9 629 个品种除双活感冒胶囊等17 个品种无法查询处方信息之外, 其余药味数在1~140 味不等, 平均38.09 味; 有8 490 个品种(占比88.33%) 药味数在15味以 内, 排 名 前5 的 依 次 为1 味 (1 099 个, 占 比11.43%)、 8 味(721 个, 占比7.50%)、 6 味(690 个, 占比7.18%)、 7 味(683 占比7.11%)、 5 味(659 个, 占比6.86%)。 由此可见, 已上市中成药品种中单味药较多, 如板蓝根颗粒、 五味子颗粒、 三七片等, 但复方制剂依旧占主要地位, 占比88.57%。 另外, 药味数最多为140 味(藏药制剂仁青芒觉胶囊), 在增加药效的同时也相对提高了质量控制难度。

2.2 药物特点

2.2.1 类别 9 629 个品种除双活感冒胶囊等17 个品种无法查询处方信息之外, 其余共使用2 653 种药材, 包括植物药(1 941 种, 占比73.16%)、 动物药(349 种, 占比13.15%)、 矿 物 药 (117 种, 占 比4.41%)、 化 学 成 分(211 种, 占比7.90%)、 其他类(35 种, 占比1.32%)。

2.2.1.1 植物药 最常使用的40 种植物药(频率) 依次为甘草 (23.57%)、 当归 (17.96%)、 黄芪 (13.99%)、茯苓(13.46%)、 地黄(11.80%)、 川芎(10.96%)、 黄芩(9.57%)、 丹 参 (9.49%)、 白 芍 (9.52%)、 白 术( 9.39%)、 陈 皮 ( 9.28%)、 冰 片 ( 9.08%)、 人 参( 8.71%)、 红 花 ( 8.22%)、 大 黄 ( 7.98%)、 木 香(7.59%)、 党参 (7.24%)、 枸杞子 (7.01%)、 五味子( 6.90%)、 桔 梗 ( 6.77%)、 三 七 ( 6.08%)、 山 药( 6.04%)、 山 楂 ( 5.90%)、 赤 芍 ( 5.88%)、 柴 胡(5.55%)、 金 银 花 (5.45%)、 香 附 (5.45%)、 麦 冬(5.41%)、 何首乌 (5.37%)、 肉桂 (5.27%)、 淫羊藿( 5.24%)、 薄 荷 ( 5.18%)、 白 芷 ( 5.15%)、 防 风(5.00%)、 栀 子 (4.88%)、 乳 香 (4.67%)、 延 胡 索(4.61%)、 黄 连 (4.53%)、 连 翘 (4.50%)、 熟 地 黄(4.45%)、 半夏(4.40%)。

2.2.1.2 动物药 最常使用的40 种动物药(频率) 依次为牛黄(4.49%)、 麝香(4.27%)、 鹿茸(3.11%)、 地龙( 2.30%)、 牡 蛎 ( 2.09%)、 阿 胶 ( 2.16%)、 僵 蚕(1.90%)、 琥珀 (1.76%)、 水牛角 (1.75%)、 鸡内金(1.73%)、 鹿 角 胶 (1.72%)、 全 蝎 (1.59%)、 龟 甲(1.56%)、 土鳖虫 (1.54%)、 五灵脂 (1.43%)、 蝉蜕(1.34%)、 羚 羊 角 (1.23%)、 狗 脊 (1.22%)、 水 蛭(1.12%)、 海 螵 蛸 (1.10%)、 熊 胆 (1.02%)、 蟾 酥(0.95%)、 蜈 蚣 (0.95%)、 珍 珠 母 (0.88%)、 蛤 蚧( 0.82%)、 鳖 甲 ( 0.79%)、 海 马 ( 0.73%)、 蜂 蜜(0.67%)、 乌梢蛇 (0.60%)、 猪胆 (0.54%)、 石决明(0.49%)、 狗 肾 (0.42%)、 渣 驯 膏 (0.41%)、 狗 鞭(0.38%)、 紫 河 车 (0.38%)、 豹 骨 (0.36%)、 鹿 鞭(0.35%)、 蜂王浆 (0.33%)、 穿山龙 (0.31%)、 龟板(0.28%)。

2.2.1.3 矿物药 最常使用的20 种矿物药(频率) 依次为石膏(4.02%)、 朱砂(3.35%)、 珍珠(1.96%)、 雄黄( 1.77%)、 龙 骨 ( 1.34%)、 滑 石 ( 1.19%)、 硼 砂(1.17%)、 寒水石(1.06%)、 珍珠层粉(0.80%)、 自然铜(0.80%)、 白 矾 (0.77%)、 芒 硝 (0.53%)、 磁 石(0.42%)、 炉甘石 (0.42%)、 赭石 (0.38%)、 赤石脂(0.37%)、 石灰华 (0.35%)、 硝石 (0.35%)、 阳起石(0.34%)、 光明盐(0.23%)。

2.2.1.4 化学成分 最常使用的20 种化学成分(频率)依次为水杨酸甲酯(0.89%)、 马来酸氯苯那敏(0.45%)、对乙酰氨基酚(0.40%)、 盐酸小檗碱(0.37%)、 盐酸麻黄 碱 ( 0.31%)、 碳 酸 氢 钠 ( 0.28%)、 维 生 素 B1(0.27%)、 维生素C (0.27%)、 盐酸苯海拉明(0.26%)、氯 化 铵 ( 0.23%)、 维 生 素 E ( 0.20%)、 咖 啡 因(0.16%)、 苯甲酸 (0.14%)、 甘油 (0.14%)、 水杨酸(0.12%)、 维生素B6 (0.12%)、 苯甲酸钠(0.10%)、 维生素B2 (0.10%)、 次碳酸铋 (0.08%)、 葡萄糖酸锌(0.08%)。

2.2.1.5 其他 其他无法归类的有35 种, 种类(频率)依 次 为 六 神 曲 ( 2.50%)、 红 曲 ( 0.25%)、 香 墨( 0.18%)、 建 曲 ( 0.10%)、 酒 曲 ( 0.08%)、 坐 台(0.08%)、 冰 糖 (0.06%)、 五 仁 醇 (0.06%)、 饴 糖(0.06%)、 白 酒 (0.05%)、 京 墨 (0.05%)、 黄 明 胶(0.03%)、 欧 曲 ( 0.3%)、 湘 曲 ( 0.03%)、 白 酒 曲(0.02%)、 寒 食 面 (0.02%)、 红 糖 (0.02%)、 黄 酒(0.02%)、 面 粉 (0.02%)、 药 用 炭 (0.02%)、 白 曲(0.01%)、 队 金 (0.01%)、 寒 食 曲 (0.01%)、 红 粬( 0.01%)、 糊 饭 ( 0.01%)、 浆 粉 ( 0.01%)、 金 箔(0.01%)、 精红花油 (0.01%)、 酒药 (0.01%)、 麦饼( 0.01%)、 米 醋 ( 0.01%)、 黔 曲 ( 0.01%)、 食 醋(0.01%)、 熟面粉(0.01%)、 香雪精(0.01%)。

2.3 主治特点

2.3.1 功能类别 9 623 个品种包括内科用药、 妇科用药、骨伤科用药等8 个主类(含70 个亚类), 主要为内科用药(占比74.13%); 166 个品种为肿瘤用药, 其中63.25% 为肿瘤辅助, 36.75%为抗肿瘤, 表明在肿瘤治疗上以西药为主, 中成药为辅, 见表2。

2.3.2 中医病名 超过7 393 个(占比71.21%) 品种用于内科病, 其次用于妇科病、 外科病等疾病, 见表3。

2.3.3 中医证候 各品种主要用于病因证候、 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 脏腑经络证候治疗, 其中1 182 个 (占比43.04%) 品种用于脏腑经络证候。 现代中成药品种对中医证候的使用仅局限于病因、 气血津液、 藏象, 而功能主治中较少出现, 这也是造成其涉及不全的原因之一, 见表4。

表2 中成药功能类别

表3 中成药中医病名

疾病分科 分类 中医病名(个) 品种数/个合计/个占比/%咽喉病 喉痹(42)、乳蛾(35)、喉风(6)、喉痈(1) 84耳病 耳疮(7)、耳胀(2)、耳眩晕(2)、脓耳(1) 12儿科 儿科杂病 惊风病(62)、疳病(31)、泄泻(15)、厌食(12)、佝偻病(11)、夜啼病(6)、小儿汗病(3)、小儿智力发育迟缓(3)、小儿呕吐(2)、小儿痱毒(2)、小儿胎毒(2) 149 183 1.76儿科时行病 小儿感冒(17)、痄腮(14)、丹痧(2)、顿咳(1) 34骨伤科 骨折病 骨折(66) 66 106 1.02伤筋病 伤筋(15)、落枕(3) 18创伤病 创伤(16) 16脱位病 脱位(6) 6眼科 — 冷泪病(15)、沙眼(6)、裔肉攀睛病(4)、暴盲病(2)、针眼(1)、天行赤眼(1)、天行赤眼暴翳(1)、圆聆内障病(1)、暴风客热病(1)、 32 32 0.31

表4 中成药中医症候

2.3.4 现代医学病名 现代医学将中成药与西药合用的现象非常普遍, 李哲等[12]发现联合用药广泛应用于骨科、 呼吸内科、 神经内科等。 但若中成药说明书“功能主治” 项表述不规范, 也会导致超说明书用药及不良反应发生。

9 623 个品种主要用于症状、 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 不可归类在他处者(3 069 个, 占比21.01%)、 呼吸系统疾病(2 196 个, 占比15.04%)、 消化系统疾病(1 638 个, 占比11.22%) 等21 大类疾病的治疗。 其中, 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涉及咽喉痛、 慢性支气管炎、 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咽炎、 流行性感冒疾病等; 287 个品种 (占比1.97%) 用于治疗肿瘤, 主要涉及肺癌、 肝癌、 胃癌等,见表5。

表5 中成药现代医学病名

续表5

3 讨论

3.1 中成药“功能主治” 表述有待规范 已批准上市的中成药中, 有14 612 个品种(占比52.67%) 使用现代医学病名, 有10 382 个(占比37.43%) 使用中医病名, 有2 746 个(占比9.90%) 使用中医证候, 共27 740 个, 即在9 623 个品种中平均每个有2.88 个主治, 其中, 2 159 个品种(占比22.44%) 仅有1 个主治或现代医学病名, 如滋补生发片; 7 464 个品种(占比77.56%) 使用多种主治分类, 如麝香通心滴丸, 主治项为“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 中医辨证气虚血瘀证, 症见胸痛胸闷, 心悸气短, 神倦乏力”, 同时使用中医病证名与现代医学疾病名。日常所见“头痛” “头晕” “发热” 等症状归属于现代医学病名症状、 体征、 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 可知患者可能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对药品使用及适应症判断错误, 从而导致不合理用药。 所以, 应加快规范中成药说明书表述,以避免中西医病名使用混乱。

3.2 鼓励建立符合中药特色的注册审批制度 已批准上市中成药品种繁多, 但根据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年度药品审评报告[13]显示, 2013 至2017 年, 中药注册申请类别中主要以补充申请为主, 新药申请寥寥无几; 申请批准量也逐年递减, 其中新药临床试验申请从49 件降至36 件,新药申请从42 件降至1 件, 简略新药申请申请从36 件降至2 件, 补充申请从464 件降至267 件, 可知中药注册审批形势严峻, 这与当前在中药注册审评审批上仿照化药标准体系是密不可分的, 多靶点、 多组分的中药制剂很难完全达到上述标准, 加上新药研制耗时耗力, 从而降低了企业研发新药积极性。 在药品注册审评审批改革新形势下,国家明确将鼓励建立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注册管理制度和技术评价体系, 这对中药注册审批的发展意义深远。

3.3 大力打造中成药大品牌和大品种 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2017 版) 》[14],目前广东省是拥有最多中药大品种的地区, 其次是贵州省、山东省、 四川省, 该报告共遴选了552 个大品种, 即9 629个品种中仅5.73%入选, 可见形势不容乐观。 段晓敏[15]在《我国中成药产业集中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研究指出, 中成药产业发展集中度低, 区域发展不平衡, 企业多小散乱, 结合本文可知, 过度的药品重复申报将导致批文积压与闲置。 因此, 各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药品研发与申报, 避免产品同质化现象; 各地区也可利用道地药材优势培育大品牌、 大品种, 用于提高产品差异性, 取得竞争优势, 促进中药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批文剂型中成药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建设项目设计前期资料收集重点与策略研究
两种剂型龟鹿二仙胶对于腺嘌呤诱导肾阳虚型少弱精子症大鼠的干预作用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不同中药剂型,药效有区别?
农药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抗感冒药的药学分析与合理选用
“天际数字”获得做市批文
怎样选用中成药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