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08-26李进生
李进生
(辽宁省彰武县妇幼保健院,辽宁 彰武 123200)
小儿哮喘(IA)多受环境、遗传及感染的因素影响,引起的气道炎症病变,为儿科常见肺部疾病,多以反复性咳嗽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喘鸣、呼吸困难等症状[1],1年任何时间段均可发病,且发病率极高,占所有儿童0.2%~34.5%,对小儿正常生活、学习及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且IA具有极强反复性,患儿通常久治不愈[2],易发展为成人哮喘,对其肺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危机生命;因此,为寻找IA临床有效治疗方式,特行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IA患儿分为对照组(n=48),男26例,女22例,年龄1.6~11.5岁,平均(5.39±1.27)岁;联合组(n=48),男25例,女23例,年龄1.7~11.8岁,平均(5.98±1.35)岁,本组所有患儿均由我院检查确诊为IA,且排除伴有肺结核、气管异物、存在药物禁忌证等患儿,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 方法:两组治疗前均予以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干预;对照组行普米克气雾剂治疗,治疗前期吸入药物用量400微克/次,1次/天,持续用药1个月后,可根据患儿病症康复情况,适量调整药物剂量至200微克/次,1次/天,共持续用药3个月;联合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孟鲁司特治疗,取药物4毫克/次,指导患儿晚间口服治疗,1次/天,3个月/疗,若治疗期间,患儿发生哮喘急性发作,需予以其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患儿急性症状得到控制缓解后,再继续进行以上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疗效及两组体征症状改善情况(喘息、咳嗽、气促时间及喘鸣音消失时间)。疗效评定:显效:治疗后,患儿临床哮喘症状完全消失,患儿肺部哮鸣音消失。有效:用药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肺部哮鸣音显著减轻;无效:患儿临床症状及体症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 对比疗效:联合组(n=48)中治疗显效21例(43.75%),有效25例(52.08%),无效2例(4.17%),治疗总有效95.83%(46/48);对照组(n=48)中,显效16例(33.33%),有效24例(50.00%),无效8例(16.67%),总有效率83.33%(40/48),明显低于联合组,差异显著(χ2=8.370,P=0.004;P<0.05)。
2.2 对比临床症状、体征情况:联合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对比d)
表1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对比d)
组别 n 咳嗽时间 喘息时间 气促时间 哮鸣音消失时间观察组 48 5.86±1.25 3.11±0.24 2.31±1.05 4.21±1.59对照组 48 7.92±1.53 4.96±0.62 4.65±2.23 7.64±2.53 t - 7.224 19.279 6.577 7.953 P -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IA为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其发病多与患儿呼吸道炎性细胞有着密切联系。患儿起病骤缓不一,但大多患儿在哮喘起病前2~3 d会表现出流清涕、鼻痒等呼吸道过敏症状,随后将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且IA具有较强可复性,病程较长,并能引起患儿气道狭窄[3],增强气道敏感性,诱发阻塞性肺病,对患儿健康成长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在IA临床中多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予以吸入治疗,普米克气雾剂为新型糖皮质激素药物,通过肝脏方式代谢,具有较强抗炎效果,可抑制起到免疫细胞活性,进而降低气道高反应,同时具有良好收缩气道血管、促进炎症渗出作用,以抑制支气管痉挛,控制黏膜水肿情况[4],此外,经研究发现,普米克气雾剂还可对运动型型哮喘气道一定预防作用,并能对气道过敏反应引起的气管阻塞具有一定控制作用,但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易使患儿出现呕吐、腹泻等反应,影响患儿机体耐受性。而孟鲁司特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阻断气道平滑肌上受体结合白三烯途径,改善患儿炎症程度,促进其肺功能恢复,同时还可抑制因气道过敏引起的高原反应,改善患儿气道狭窄情况,缓解支气管痉挛作用显著,经本研究发现,通过两种药物联用方式,可显著提升IA患儿临床疗效,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等症状持续时间显著缩短,且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更短,可明显缩短患儿临床康复时间。
综上所述,对IA患儿行普米克气雾剂+孟鲁司特治疗,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程度,提升康复速度,取得更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