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逍遥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观察

2019-08-24梁裕

医药前沿 2019年18期
关键词:五苓散腹围利水

梁裕

(广西玉林市桂南医院 广西 玉林 537005)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表现或并发症,在失代偿期患者中发病率约为75%[1]。门静脉高压是引起腹水的主要原因,血清白蛋白减少导致胶体渗透压降低是引起腹水的重要因素,而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是造成患者水钠潴留的直接原因[2]。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主要采用抗病毒、护肝、利尿等治疗,但存在疗效差和易复发的缺点,而中医药治疗具有独特优势。我院2016年8月—2018年12月采用逍遥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42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84例,全部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发布的《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诊断标准[3],同时经B超及CT检查确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2.5±11.3)岁;病程2~18年,平均病史(5.5±1.2)年;肝炎后肝硬化29例,酒精性肝硬化9例,其他原因4例;Child-pughB级19例,C级23例。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1.6±10.8)岁;病程1~16年,平均病史(5.3±1.1)年;肝炎后肝硬化28例,酒精性肝硬化13例,其他原因1例;Child-pughB级18例,C级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疾病及病情分级等一般性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抗病毒(恩替卡韦分散片或干扰素),根据病情予以白蛋白、血浆、利尿(螺内酯或呋塞米),护肝(复方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逍遥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方药如下:柴胡15g,茯苓15g,猪苓15g,炒山药15g,当归10g,泽泻15g,桂枝10g,炒白术15g,附子6g,党参15g,桔梗10g,炙甘草6g,随证加减。药物由中药房统一提供并代煎,每日1剂,每次200ml分2次温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ALT、AST、ALB、TBIL)指标,记录每天尿量及腹围等指标的改善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恢复正常,腹水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好转,腹水有所减少;无效: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腹水减少均未达有效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对比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尿量及腹围等指标比较

显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肝功能明显改善,尿量增加,腹围减小,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肝硬化是多种肝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代谢性肝病、免疫性肝病以及药物性肝炎等长期发展的共同结局,具有起病缓慢,症状隐匿,临床表现以慢性肝功能衰竭和门静脉高压为特点。而肝硬化腹水是许多肝脏疾病终末期的共同临床表现[4],属中医“鼓胀”范畴。中医认为该病为湿热毒邪、饮酒过度、浊邪等外邪侵袭肝脏,肝郁气滞、瘀血阻滞是其重要病机。最近一些医家也认为,腹水的形成与体内湿热长期稽留、饮食失调、肝气郁滞、瘀血内阻,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故在治疗上多以和解少阳、疏肝理脾、利水消肿为治则。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及尿量、腹围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及尿量、腹围情况比较(±s)

肝功能ALT(U/L) AST(U/L) ALB(g/L) TBIL(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2 70.2±28.4 38.6±16.5 55.3±10.4 31.5±9.8 27.8±7.1 34.3±6.2 74.7±6.6 29.2±5.3对照组 42 69.1±27.8 43.4±14.6 57.2±11.2 44.5±10.2 26.7±7.3 24.1±4.1 73.6±6.2 39.5±4.8 t- 0.921 5.762 0.813 6.243 0.791 7.428 0.784 7.22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续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及尿量、腹围情况比较(±s)

续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及尿量、腹围情况比较(±s)

腹围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2 1539±336.1 1766±340.1 98.4±8.8 92.7±6.8对照组 42 1572±362.4 1634±356.3 97.2±8.1 95.3±7.8 t-0.437 4.116 0.506 4.315 P->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尿量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以中药疏肝、健脾、温阳、利水不伤正,以治其本,西药快速利尿、补充蛋白治其标,抗感染而驱其邪,支持治疗固其内,避免单用西药顾此失彼、耗伤正气之虑,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西药的用量以及副作用的发生。骆彩英[5]对100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以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茵陈术附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2%,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腹水消退时间及肝功能恢复时间亦低于对照组。杨华等[6]对气虚血瘀的79例患者,在应用西药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收到良好疗效,认为该方法有利于改善肝功能及门静脉高压情况。李凤敏[7]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即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逍遥散合五苓散加减内服及中药消胀利水方肝脾区封包治疗,总有效率达90%,疗效优于单独西药治疗对照组的83.33%。陈闻博等[8]则用鼓症丸(生甘遂、黄芩、广木香、砂仁)治疗肝硬化腹水31例,有效率达90.32%。认为采用泻下逐水、补气利水兼燥湿和胃之法可明显改善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本组病例在西医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逍遥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42例,总有效率达92.8%,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肝功能、尿量及腹围等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显示该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有利于肝功能的改善,并有利水作用,与文献报道结论相一致。方中柴胡透少阳之邪,舒畅气机,使肝郁得疏,泽泻利水渗湿,茯苓、猪苓淡渗,可增强泽泻利水之功,佐以白术与茯苓相伍健脾以运化水湿;当归活血化瘀,桂枝温化阳气以助利水,党参益气健脾,以解脾虚之困;桔梗宣肺利气,宣通上焦之气;附子温补肾阳,达到三焦同治的目的;甘草调和众药;诸药配伍共奏和解少阳,疏肝理脾,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之功效。

综上,逍遥散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肝硬化进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五苓散腹围利水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孕中、晚期不同特征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的差异性
国医大师唐祖宣应用五苓散经验
何复东运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虚损性疾病经验
玉米薏苡仁利水汤可改善小腿肿胀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出生体重的探讨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值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效果
益气活血利水复方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在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