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疝气术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9-08-24王晓红

医药前沿 2019年18期
关键词:疝气人性化课题

王晓红

(民和县人民医院 青海 海东 810800)

疝气是普外科临床的常见疾病,是由于人体原解剖部位的某个器官或组织发生偏离,并通过先天或后天性缺损、空隙进入到其他部位所引起[1],患者通常需接受手术治疗。为了促进患者术后的尽早恢复,在疝气术后辅以适当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本课题中,我院在部分疝气患者术后实施人性化护理指导,效果较满意。现对课题研究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90例疝气手术患者做课题实验,所选患者均由系统诊断确诊为疝气,且自愿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性87例,女性3例,年龄在8~73岁范围,平均年龄(50.4±6.8)岁;通过电脑随机抽签模式分配组别,A组与B组各45例,采取统计软件处理A、B组间基线资料,P均>0.05,适合进行统计研究。

1.2 护理方法

A组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包括指导患者检查、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叮嘱患者按医嘱服药与饮食等。B组在上述基础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服务包括:①营造温馨环境。维持病房环境的整洁与安静,定期清洁卫生及通风,并根据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特点布置病房,如小儿患者,可安排到绘制有卡通动漫的病房,老年患者可安排至增设有防滑设施的病房等;②精神教育。术后继续对患者进行认知教育,通过口头宣教、书面材料等方式,向患者科普疝气术后的护理流程、康复内容以及住院注意事项等知识,以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消除其不必要的担忧、不安心理;③疼痛护理。做好手术切口的防感染工作,为患者提供加压腹带包扎,同时教会患者通过音乐疗法、情志转移法等放松情绪,缓解疼痛,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使用[2];④心理安抚。与患者建立沟通,积极询问患者感受,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情绪状况,给予相应的疏导与安慰,为患者讲述成功案例,以帮助其树立治愈的信心;⑤家庭支持。患者住院期间可能产生孤独感、不安感,尤其中老年患者,更可能因此而影响康复。护理时,应争取其家属配合,让家属安排专人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情感支持与鼓励,并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等。

1.3 观察指标

自制服务问卷表,调查两组的服务满意度,选项设置3项,包括服务满意、服务一般、服务不满意,由前2项统计患者的总服务满意度。同时记录患者下述护理相关指标,包括:①术后下床时间,②住院时间,③并发症率。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课题研究选择SPSS19.0软件对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作处理,具体经χ2检验与t检验,P<0.05,说明组间/组内数据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A组与B组的护理相关指标分析

与A组对比,B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A组与B组的护理相关指标分析

2.2 A组与B组的护理内容评价

对比A组的服务满意度(82.2%),B组的服务满意度97.8%显著提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A组与B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n(%)]

3.讨论

疝气病因复杂,与腹部肥胖、腹壁强度退行性变、剧烈咳嗽或哭闹、妊娠等均有密切关系[2-3]。其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小儿、老年居多,且男性占比高于女性。手术是当前公认处理各类型疝气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但术后患者极易受疼痛、住院环境陌生等因素影响而产生身心不适感,甚至延缓术后康复。

鉴于上述问题,近年我院尝试在疝气患者术后开展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是基于“以人为本”理念提出的一种护理模式,重视将专业护理服务与人文因素相结合,能够保证一切护理服务贴合患者的身心需求,从而起到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4]。本课题研究显示,B组经人性化护理干预后在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2项指标上均显著缩短,并发症率仅2.2%,显著低于A组,而服务满意度提高至97.8%,较A组更占优势,与徐淑华[5]研究看法基本吻合。

综上所述,在疝气手术患者术后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并提升其服务满意度,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疝气人性化课题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人性化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