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对胸外科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探讨

2019-08-24李珊珊马宁

医药前沿 2019年18期
关键词:肋间胸外科罗哌

李珊珊 马宁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胸外科手术术后最为常见的症状即为疼痛,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影响较大,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并直接影响呼吸运动和咳嗽排痰,容易产生诸多并发症,影响手术疗效及预后[1]。目前,胸外科可供选择的术后镇痛方式较多,硬膜外镇痛、静脉自控镇痛(PCIA)、静脉单次超前镇痛、肋间神经阻滞麻醉镇痛等均是常用镇痛方法,各具优缺点,镇痛效果不一。罗哌卡因是临床常用局麻药物,采用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在胸外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研究不多[2]。本文进一步分析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对胸外科术后镇痛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6月—12月在我院胸外科行胸腔镜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4.8±9.6)岁;对照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54.2±10.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胸腔镜手术手术标准,ASA分级在Ⅰ~Ⅱ级;其中,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33例、胸腔镜纵隔占位切除术14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14例、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39例;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麻醉药物过敏;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ASA分级及胸腔镜手术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入室后常规吸氧、给予心电监测,麻醉诱导使用地塞米松10mg,阿托品0.3mg,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1ug/kg,丙泊酚1~2mg/kg,罗库溴铵1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行气管插管,维持PETCO2在30-40mmHg,麻醉维持使用静脉泵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根据患者生命体征调整药物浓度,间断输注罗库溴铵[3]。对照组采用静脉单次超前镇痛,手术结束前半小时使用曲马多100mg/kg单次静点。观察组在术毕前由胸外科医生在在手术切口的肋间及其上下两个肋间共3个肋间,用0.5%罗哌卡因20ml,共100mg,在直视下阻滞肋间神经,每个肋间注射6~7ml[4]。

1.3 观察指标

在术后4h、8h、12h采用VAS疼痛评分和Prince-Henry评分评估疼痛情况,VAS疼痛评分共0~10分,Prince-Henry评分共0~4分,得分越高则疼痛越强烈;观察镇痛期间有无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率(%)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4h、8h、12h、24h、48h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术后4h 术后8h 术后12h 术后24h观察组 50 0.8±0.4 1.1±0.5 1.6±0.4 2.2±0.3*对照组 50 1.6±0.5 2.4±0.8 2.9±0.4 3.8±0.5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Prince-Henry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4h、8h、12h、的Prince-Henry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Prince-Henry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Prince-Henry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术后4h 术后8h 术后12h观察组 50 1.2±0.2 1.7±0.2 1.6±0.1对照组 50 3.3±0.3 3.5±0.2 3.6±0.3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3.讨论

胸外科手术后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明显负面影响。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具有确切的镇痛效果,其操作简单、避免了全身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由于肋间神经分布具有重叠性,故选择在切口以及留置引流管的肋间和相邻上下的肋间一起阻滞,能确保阻滞的完全性[5]。罗哌卡因属于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作用时间较长,皮下浸润麻醉时间是利多卡因的2~3倍;罗哌卡因具有运动和感觉阻滞分离作用,对感觉阻滞力强,但不影响运动功能,且清除率高,可适于镇痛;再者,罗哌卡因对感觉与运动阻滞的程度是可控的,且局部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6]。因此,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对胸外科手术术后镇痛产生良好效果,且不易发生不良反应,具有确切疗效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对胸外科术后镇痛的临床价值确切,术后疼痛轻,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肋间胸外科罗哌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胸骨正中小切口与肋间侧切口瓣膜手术围术期的对比分析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