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视滴滴事件的媒介言论

2019-08-23段倩

新闻前哨 2019年1期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

段倩

[摘要]本文旨在以传播学理论中“沉默的螺旋”为依据,选取2018年8月24日,浙江温州乐清滴滴事件进行分析。用该理论反思当代公民如何在主流媒体进行了“议程设置”的新闻报道中,意见领袖夹杂个人情感的话语引导中,仍然持有自己的观点与立场,从而使大规模舆论风暴有所减少,为当下新媒体平台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 滴滴事件 媒介言论

“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是一个政治学和大众传播理论。最早于1974年由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一篇名为《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学理论》的论文中提出,其主要观点有以下三点:第一,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本文在“沉默的螺旋”理论基础上,以“滴滴事件的媒介言论"为例,来反思当代公民如何在主流媒体进行了“议程设置”的新闻报道中,意见领袖夹杂个人情感的话语引导中,仍然持有自己的观点与立场。

一、“滴滴事件”回顾与分析

滴滴出行是涵盖出租车、专车、滴滴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2015年9月9日成立以来,已经爆出了一系列相关的管理问题,如拒绝数据接人,充满暖昧性的宣传词汇“一个非常sexy的场景"等。

2018年8月24日,浙江省乐清市一名20岁女孩乘坐滴滴顺风车后失联。8月25日,上午,滴滴司机犯罪嫌疑人钟元被逮捕落网。经由审问,供认不讳其对女孩的杀害事实。这一案件,自8月25日02:12“新浪微博”用户“@Su-per_4ong”发博文爆出“乐清女子滴滴打车遇害”以来,受到了广大网民及媒体平台的关注。一时之间,占据了新浪微博热搜榜的榜首。据统计“女孩顺风车遇害”这一个热搜话题在新浪热搜榜上停留的时间达到了829分钟,而后各类媒体,微博大V与政府部门开始聚焦于这一事件,进一步推动了网络舆情的发展。8月27日,乐清市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钟某以涉嫌抢劫罪、强奸罪、故意杀人罪进行逮捕。8月28日晚,滴滴宣布顺风车业务模式无限期下线,使得整个事件逐渐平息,网络舆论逐渐回落。

在这一过程中,经由主流媒体的报导与自媒体的呼应,案件不断发酵。公众们在这些“意见领袖"所形成的“意见气候"的渲染下,抱着愤怒或是惋惜的心情不断评论与一键转发,于是,迅速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场批判滴滴公司的舆论风暴。

沉默的螺旋:滴滴事件中的媒介言论分析

舆论的形成是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人际传播作为舆论形成的重要部分,也与大众传播一起共同营造我们的“意见气候”。

1.意见气候的形成

此次滴滴事件中意见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到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个方面的影响。

(1)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它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传统的人际传播的方式有:谈话、书信打电话等。人际传播也可以是以媒体作为一种中介的间接传播。微信人际传播就属于间接传播的一种。微信传播具有即时性的特点。通过微信,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与人交流。只要用户在线,就能够对信息进行快速接收和反馈,而且微信支持QQ离线消息接收,在信息传达上比较迅速,传播更具时效性。同时,微信还集合了同步传播和异步传播的特性,这使得用户既可以同时在线交流,又可以差时浏览信息,从而使传播更加便捷自由。滴滴事件一经爆发,绝大多数人的朋友圈便充斥着各种斥责滴滴的公众号文章与声音,其中也不乏十分尖锐的字眼,同时,也成为了朋友圈这一时间段所讨论的热门话题。

(2)大众传播

施拉姆认为,大众媒介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对滴滴事件中的影响主要体现渠道包括主流媒体、自媒体公众号、微博大V等。主流媒体由于其自身的权威性和公开性,其发表的意见一般会被公众认为是优势意见。在此案件中,主流媒体作为掌握话语权最权威的媒体,为事件的发酵提供了最根本的意见。

人民日报客户端于8月27日发表评论《网络平台别把资本思维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央视财经评论发文《三问滴滴,以生命的名义!》;新京报于8月26日发布评论文章,标题为《乐清女孩搭顺风车遇害案:请一把手直接分管客服吧!》;中国新闻网于8月25日发布评论《温州女孩乘顺风车遇害滴滴道歉: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羊城晚报在8月27日也发文《5问滴滴:说好的;整改呢?》从上诉媒体平台的报道标题中,可以清晰的得知,主流媒体通过非常具有指向性的名词来批判滴滴公司在这一事件的过失。

主流媒体,众所周知,其发布的意见往往被公民当做优势意见所接受,对社会会造成极大影响力。其言论直接为公众营造了一种最为主流的“意见气候",从而为社会大众关于滴滴事件言论的发表提供了一个最具指向性的矛头。这也就是诺依曼提出的“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人际传播作为舆论形成的重要部分,和大众传播共同营造了此次滴滴事件中的意见气候。在這一案件中,自媒体以及一些明星极为情绪化的表达进一步增强了质疑滴滴的“意见气候",巩固了主流意见的“优势地位”。

2.舆论的形成

在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共同作用下,人们感知“意见气候”,,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和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媒介平台上微博对于滴滴事件的阅读已达24.5亿,讨论数量近107.9万。由于大众传播下主流媒体的报道与评论,在自媒体等意见领袖的引导下,公众感知这样一个具有倾向性的“意见气候",舆论充斥着对滴滴平台的谴责。在事件爆发过程中,大众言论呈压倒性地批评与指责滴滴平台。在事件的爆发期间,几乎没有人支持滴滴,即便有中坚分子发声也遭到了一片攻击。

“沉默的螺旋”理论视角下网络舆论问题的对策处于当今的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十分迅速,所以,一旦发生网络舆情,其规模之大参与人员之多影响范围之广,往往是很难控制的,而且线上的媒体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会影响到线下的现实生活。通过对“滴滴事件"的解读,并对“沉默的螺旋"现象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面对沉默的螺旋带来的舆论风暴,应该理性地采取不同策略予以应对。

1.营造合理的“意见环境”

诺尔曼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塑造个人对意见气候的感知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对于何种意见会成为社会的主导趋势或者将获得公众的更多支持,媒体起着相当大的导向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在就当下的热点事件发表观点和进行信息传播时,因为其本身具有的权威性,其所传达的意见与观点会被认为理所当然的认为是优势意见,也自然会被优先接受。2018年08月25日,央视财经评论发布文章,三问滴滴,以生命的名义!“是的,顺风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但与生命相比,这些都不值一提。对一家连生命都没有给予足够保障的企业,对文明社会接连发生这样的恶性事件,我们必须以生命的名义,提出我们的质问。"央视财经评论,作为一个主流媒体平台,这些带有指向性的言论被公众当做优势意见所接受,于是加剧了对滴滴公司的批判与指责。随后,几乎所有主流媒体在报导这一案件的过程中都是站在央视财经为例的同一角度,媒体营造的“意见环境"使得“对滴滴公司的质疑”这一观点成为社会的主导趋势。

通过以上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大众传播媒介在就当下的热点事件发表言论时,同时要营造合理“意见环境”,更好地引导网民的意见聚合。

2.加强对意见领袖的正确引导

在整个事件中,网络舆情达到整个事件的最高峰值时,是由王传君,章子怡,他们这些网络大V所转发并进行评论引起的。正是由于他们]的明星身份自带的流量和话题影响力,使得事件在更大的范圍内得以传播。所以,加强对意见领袖发布言论的正确引导是十分有必要的。作为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都在人们的注视下。明星大V等人在网络信息的传播当中,一定要承担好“意见领袖"这个角色,对正确的舆论方向进行引导,维护当下网络环境。

3.提高网民媒介素养

网络突发事件舆情的走向,最终还是取决于公众对于事件舆情的信服程度。当突发事件舆情信息被大量网民浏览并认同,在众网民给出反馈结果的过程中,就形成了新一轮的舆情传播,进而逐渐扩大意见气候,导致该舆情“沉默的螺旋"现象发生。网络的传播对象往往具有匿名性的特点,这就使得网络上个体在进行话语的表达与言论的发表时有充分的自由,可以畅所欲言。他们无需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沉默的螺旋”这样一个概念并用其来解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沉默的螺旋”中,多数意见总是更容易被人们所感知。为什么“沉默的螺旋”不叫优势意见的螺旋,是不是在这沉默的过程中,有很多优势意见合理意见因此淹没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结语

本文在“沉默的螺旋"基础上,分析“滴滴事件”中的媒介言论观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构建良好的大众传播环境是十分有必要的。需要主流媒体,“意见领袖"以及公民三方各自持有正确的观点与立场。只有对事件的本身做出理性的判断与正确认识,才能营造一个健康平稳的舆论场域。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3]彭兰:《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3期

[4]赵鹏飞、刘彦超:《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沉默螺旋”与“反沉默螺旋”研究——以“罗尔事件”为例》,《武警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沉默的螺旋
新媒体时代微博传播中“沉默的螺旋”分析
互联网时代下“沉默的螺旋”的变化与舆论引导
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效应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