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国新说唱》看嘻哈文化本土化传播特点

2019-08-23张炬杨慧

新闻前哨 2019年1期
关键词:传播特点本土化

张炬 杨慧

[摘要]《中国新说唱》的播出,点燃了广大受众对嘻哈文化的讨论热情。在这场嘻哈盛宴中,受众感受到了嘻哈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而产生的独特魅力,无论是行为穿着、歌词编写、语言使用或价值观念,无不彰显了嘻哈文化本土化传播的特有亮点。

[关键词]嘻哈文化 本土化 传播特点

2017年的夏天,网络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首次将全国各地的地下说唱歌手推进了公众视野,掀起了“嘻哈”热潮。2018年夏天,更名为《中国新说唱》后再度来袭,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群体喜爱上了“嘻哈”这个舶来品。从两季节目中,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嘻哈文化流人中国后经过了一系列的重塑与再造,在传播中慢慢融入了中国本土文化元素。

一、嘻哈文化的源起与发展

如今,嘻哈文化可谓是丰富且多彩。说唱、街舞、DJ和涂鸦被视为嘻哈文化的四大元素,滑板、跑酷、特技单车等运动形式也被囊括于嘻哈文化中。它不再是美国穷困黑人的代名词,而是一种全球青少年的文化运动。

1.嘻哈文化的出现

20世纪60年代,嘻哈文化最早起源于黑人群体,主要局限于美国两大贫民区一哈勒姆和南布朗克斯。因为历史原因,这里聚集着大量的黑人和外裔。在种族歧视的背景下,他们常常被饥饿、贫穷、疾病和毒品等困扰着,为了抒发自我内心的苦闷,他们便选择通过松垮的服饰、独特的说唱言语等方式来向外界传递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1981年,布鲁克斯地区最大的帮派“黑桃帮”首领非洲班巴塔在媒体上公开实用“Hip-Hop”(嘻哈)一词,定义了嘻哈由四个元素组成的概念。自此,“嘻哈”这个名称便广为流传,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喜爱嘻哈文化。对于真正热爱嘻哈文化的人来说,这不再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信仰追求。

2.嘻哈文化在亚洲的传播

嘻哈文化是从20世纪末开始风靡全球。1983年,DJ藤原浩将嘻哈这个概念从美国带回日本,同年正值两部嘻哈题材的电影《闪舞》和《狂野风格》大热,因此,在当地后世无数嘻哈文化拥护者的心中埋下了种子。1996年,安室奈美惠的专辑《甜蜜19岁的蓝调》涵盖了嘻哈、流行舞曲、雷鬼等元素,开创了音乐界的一个先河,也对即将崛起的韩流产生了影响。

韩国嘻哈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从2000年开始便以一种成熟而完善的姿态在国际上备受关注,拥有着不容小觑的号召力。以嘻哈风格为主的韩国说唱团体有:B.A.P、防弹少年团、MonstaX.G017.BigBang等,他们一同打造韩国嘻哈的黄金时代。

3.嘻哈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嘻哈文化最早先传人我国香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兴盛,并慢慢成为地下潮流。在《中国有嘻哈》播出之前,知名度最高的嘻哈艺人大概要数陈冠希了。自2004年《请偷去这张专辑》起,陈冠希便一直保持着稳定的说唱作品,同时推出了时尚潮牌CLOT,主要打造以嘻哈街头风为主的服饰。

此外,中国各地也有着独立HipHop厂牌,他们规模较小,是以某种特定风格为发展路线的独立团体,如西北厂牌红花会、重庆gosh、东北吾人文化等。厂牌的存在是嘻哈文化在中国传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最初仅仅被小众群体所熟知,经过网络节目的热播,也渐渐变成了大众的狂欢。

二、嘻哈文化本土化传播的特点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广阔的疆土也孕育了多种多样的地方性文化。本有着黑人血液的嘻哈文化,不同的文化符号系统在传播活动中也渐渐融合了中国本土文化符号,进一步推动了嘻哈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1.行为穿着延续街头文化风格

在行为方式上,独特的打招呼手势不禁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上一季中,PGONE与小白之间眼花缭乱的手势,因为看起来十分酷炫而受到了青少年群体的追捧。这种街头礼仪的打招呼方式,在嘻哈文化中原本就存在,最早用于在街头通过手势暗号来区分敌友关系。中国各大HipHop厂牌也由此创造出了独属自己团队的手势,并在其中融入了中国文化内涵。

嘻哈风格服饰的特点是“oversize"(超大尺寸),起初因为黑人贫穷而常购买大尺寸衣服给孩子,或者让孩子直接穿家里的破旧衣服,久而久之便衍生出叛逆与个性的含义,具有较强的个人风格。从《中国新说唱》可以看到,选手常常选择宽松连帽卫衣、破洞牛仔裤、运动板鞋等街头风服装,其中部分服饰则采用了中国刺绣作为装饰进行点缀。

2.歌词编写彰显中文韵脚魅力

在歌词编写中,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统一,能够使歌曲在歌唱时产生铿锵的和谐感,同时更利于记忆和传播。与英文音韵相比,中文音韵更加明显,并且受到古诗词的影响,涵义丰富的韵脚常常能够引发听众的联想。

在《中国新说唱》的节目中,歌词解说常常会出现“单押”、“双押”、“三押”及“N押”。选手那吾克热和ICE合唱的《ThreePass》中“看看天空电闪又雷鸣,从成都飞到北京,脚步根本从未停”,“雷鸣”、“北京"、“未停”是典型的三连双押。此外,中英文混合的歌词便携,也打造出了“中西合璧,中英混押”的新韵式。

3.语言使用突出地方方言特点

方言歌曲在我国流行音乐中独具特色,上海、重庆成都、东北、西安、北京等地的说唱歌手也先后将具有浓郁特色的地方方言融人到自己的说唱作品当中。节目中来自重庆说唱团体“gosh"的王齐铭继续将川渝文化歌唱、“新疆四子”之一的那吾可热也不止一次在节目中用维吾尔语说唱。

浓厚且独特的地方文化为说唱歌手提供了创作空间,他们将自己家乡的印记融人到旋律之中,将独具魅力的地方方言作为自己角逐的利器,演绎出外来嘻哈文化和中国地方语言相互融合的听觉盛宴,提高了嘻哈文化在中国本土传播的可接受性。

4.价值观念传递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有嘻哈》节目定位明确,要做具有中国文化内核的嘻哈音乐。从选手的说唱内容中能够体会到很多蕴含了民族精神和中国文化。《巨人》这首歌是选手艾热唱给自己平凡母亲的,《纸飞机》是那吾克热写给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顶天立地》则唱出了每一个说唱歌手的男儿志向。作为四强中唯一的女选手刘伯辛,一首《木兰》不仅诉说了自己的内心,更是宣扬出木兰的精神。

三、结语

源自国外的嘻哈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必然是一场艰难的跨文化传播,如何让受众走出误区,增加嘻哈文化的社会认同感,借助强有力的网络媒介是当下最好的选择。曼纽尔·卡斯特在《认同的力量》中表示,新技术使跨文化传播的工具障碍、语言障碍、边界障碍、时间障碍等都得到了缓解和释放。所以,将新媒体作为当下嘻哈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能够增强传播效果,并在中国本土环境中被大众接受。《中国新说唱》巧妙借助与四大音乐平台一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的媒介联动,有效实现了音乐作品的最大化传播。

举办类似于《中国新说唱》这种网络综艺,良好的节目策划无疑能够引爆公众对嘻哈文化的关注,但商业化操作对于嘻哈文化本土化传播并非百利无一害的。节目中的制作人吴亦凡,自身并不缺少话题,因其常常在自己作品中引人电音效果,也引发了一场网友与其粉丝之间的网络大战。虽说嘻哈文化就是宣扬一种毫无畏惧、讲真话,做自己的态度,但是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传播正能量,维护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另外,节目方为提升收视率而制造话题时,注意切勿过度而阻碍嘻哈文化的本土化传播。

参考文献:

[1]宋瑩蕊:《<中国有嘻哈>对嘻哈文化本土化启示》,《东南传播》2017年第11期

[2]张晗:《浅析嘻哈音乐在中国的定位——以<中国有嘻哈>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第9期

猜你喜欢

传播特点本土化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全媒体视角下的弹幕传播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自媒体传播特点以及优劣势分析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
新媒体背景下的影视传播途径及传播特点分析
论法律赋能诊所教育的本土化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