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抑制剂致银屑病样药疹一例
2019-08-23马慧淼赵锐恒郭喜才张晓艳
陈 媚 马慧淼 赵锐恒 郭喜才 张晓艳
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全身红斑、鳞屑伴瘙痒1年余,加重3个月。患者1年前因肺鳞癌使用PD-1抑制剂KEYTRUDA 100 mg,3周1次,用药2周期后下肢出现散在红色斑疹,自觉轻度瘙痒,扩展至躯干、头皮等部位,因皮疹不影响正常生活且无其他不适,患者继续按原剂量给药。3个月前皮损加重,于外院就诊,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并给予窄波UVB照射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软膏外用,部分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今年1月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家族史无特殊。体检:一般情况尚可,无发热。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及手背可见散在分布的粟粒至蚕豆大红色扁平斑片、丘疹伴鳞屑。双下肢皮损肥厚融合成片,表面覆白色鳞屑,不易刮除,Auspitz征(+)(图1a)。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生化等指标未见异常。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轻度增生伴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见淋巴细胞浸润(图2)。诊断:药疹。建议患者与肿瘤科医师联系调整PD-1剂量及频次(后调整至原剂量4周1次),躯干、四肢皮损处局部外用卡泊三醇软膏、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联合每周窄波UVB照射治疗,每周2次,1次7野。2周后红斑鳞屑大部分消退,瘙痒较前减轻(图1b),随诊至今皮损基本消退。
图11a:患者右下肢散在红斑孤立性分布,上覆银白色鳞屑,不易刮除,Auspitz征(+);1b:就诊治疗2周后,皮损部分消退,颜色变淡,鳞屑减少图2表皮轻度增生伴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见淋巴细胞浸润(HE,×200)
讨论本例患者老年男性,皮损为鳞屑性红斑,广泛分布躯干及四肢,自觉有瘙痒感,Auspitz征(+),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为继续治疗就诊我院银屑病专病门诊。通过组织活检,结合病史、用药史诊断为“药疹”。因此,临床诊断不能完全依靠经验判断,对疑似患者及时作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PD-1抑制剂为近期上市中国的抗肿瘤新药,其机制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增强T细胞的免疫应答,达到清除肿瘤细胞的目的[1]。因为其机制和免疫系统相关,所以会出现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是皮肤毒性[2]。症状包括瘙痒、皮疹、白癜风样损害、严重皮炎等[3]。比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银屑病样皮疹等[4]。其临床不良反应逐步为国内医师所知,但控制方式还未成熟,本例患者的PD-1抑制剂引起的药疹虽被误诊为银屑病,但治疗对其有效,该治疗方案可以为临床医师处理PD-1抑制剂不良反应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