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全过程管控的科技期刊编辑业务

2019-08-22万滢

卷宗 2019年20期
关键词:业务能力科技期刊

万滢

摘 要:编辑素质是提高科技期刊竞争力的关键,除了传统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之外,重点针对科技期刊编辑的全过程业务管控能力进行阐述,提出了事前强化组织策划、事中强化编校管控、事后强化交流沟通的针对性措施,以期进一步提升科技期刊编辑的业务能力,进而进一步提升科技期刊的竞争力。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素质;业务能力;过程管控

据统计,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数量已超过2000种,尽管数量较多,但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期刊数量却有限,表明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亟待提升。究其因,除了稿件本身的学术水平之外,科技期刊编辑素质和业务能力不高也是重要因素[1]。

科技期刊编辑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高低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相关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同行的认可和重视,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和提升建议[2,3],除了传统的政治修养、法律意识、职业道德、编辑业务知识以及获取信息能力等基本素质培养之外,越来越强调复合型知识结构、组稿和选题能力、科学预见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编辑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4]。

近年来,随着高学历人才逐步充实到科技期刊的编辑队伍中,编辑的学历层次不断提升,据统计科技期刊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已高达85%以上,博士学历人员占比更是超过75%[5]。高学历从业人员对于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之前行之有效的过程管控措施应用相对不足,亟待进一步强化。为此本文从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控入手,论述科技期刊编辑应关注并提升的业务能力。

1 强化事前组织策划

1.1 依托编委会,打造专家队伍,改善稿源

要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首要任务是改善稿源结构,特别是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力素质过硬、与期刊学术水平和风格相近、与自身关系密切的创作队伍。由于作者的学历、职称以及所在单位的层次,与科技文章学术质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与作者的知识结构、学术前沿动态的掌握以及所处的学术环境有必然联系。对于编委会成员和重要的作者,要经常保持联系,了解他们或团队的研究和写作情况,积极争取优秀的稿源。

1.2 策划选题,提升关注度和影响力

科技期刊是记载、报道、传播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对推动科技进步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编辑应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获取国家以及相关部委、基金会等资助的研究课题,在把握有关学术动态的基础上找好切入点、发现作者的新观点,将它们作为选稿、组稿的重点,将创新性强、学术水平高、理论价值或实用价值大的优秀论文及时、快捷、优先地予以发表。

1.3 与时俱进,完善栏目内容格式

除了选题策划之外,从编辑手段、栏目设计、版式编排等各个环节都应与时俱进,体现出创新和独具特色,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不断吸引优秀群体。不断创新的栏目设置,新颖的栏目编排,都可以充分调动责任编辑的工作热情,也可以在栏目设置中不断通过创新提高期刊的关注度,进而打造专业性更强的科技期刊,进一步提升期刊质量和影响力。

2 强化事中过程管控

2.1 初审环节

初审是科技期刊编辑的主要任务之一。编辑最先接触稿件,肩负着初审的重任。编辑要按照本期刊的征稿要求,对稿件格式、文章内容进行初步审查。编辑初审主要是审查来稿是否具备发表价值,进而决定稿件的取舍以及是否送编委或有关专家复审,为了提高审稿能力,编辑在将稿件送专家复审前,应对一些原先认为主要由复审专家把关的内容,如稿件的学术性、实用性以及取材的可靠性、论据的充分性、论点的正确性以及研究的創新性等也尽可能详细地审查。

2.2 专家审查环节

审稿专家的审稿意见是科技期刊选稿的主要依据。编辑首先要明确稿件所属的研究领域,并充分了解不同审稿专家所涉及的研究方向,才能准确选择审稿专家。编辑要尽可能选择负责任的专家审稿,这就要求编辑在日常工作中用心搜集专家名单并建立审稿专家库,以便高效选择审稿专家。专家审稿意见返回后,编辑应认真、仔细地研读,确保正确领会专家提出的每一条审稿意见。同时,要善于比较审稿意见,将自己的初审意见与专家审稿意见进行对比,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应仔细分析原因,看哪些问题是初审应该发现而未能发现的,哪些是专业知识欠缺,需要进一步学习与积累的。

2.3 编校环节

在编校过程中,编辑要严肃认真,仔细谨慎,一丝不苟,严格把关,把错误率降到最低是基本要求。一篇优秀的论文是经过不断的修改、打磨而形成的。作为编辑,应与作者形成创作共同体,以创造主体的姿态投入极大热情,提出中肯意见和建议,充分挖掘作者潜力,把更好、更优秀的论文呈现给读者。

3 强化事后交流沟通

3.1 选稿阶段

科技期刊编辑的人性化服务,重在优化选稿程序,简化选稿流程,提高选稿效率。每位作者都希望投稿后能尽早收到文章录用与否的回复。例如《特种结构》坚持以质量为本的选稿标准,对稿件做到当天收到后48h内初审,对未通过初审的稿件及时反馈,便于作者根据初审意见修改或改投其他刊物,不影响作者后续工作的进程。

3.2 退稿阶段

对于退稿,科技期刊编辑必须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想作者之所想,急作者之所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给作者致退稿函或者发电子函件,告知作者稿件的审理结果,解释退稿的原因。回复作者时,不能伤害作者的积极性,尽量用尊重、诚恳的语气向作者提出确切的审稿意见,鼓励作者继续努力。同时,还应提醒作者注意所投期刊的具体要求,以减少不必要的修改过程,从而缩短发表周期。

4 结语

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交流与传播的载体,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除了不断提升编辑的专业和综合素质之外,编辑的业务办理能力也需与时俱进、针对性地进行提升,惟其如此,编辑人员队伍才能与科技期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相适应。因此,编辑人员职业素养的深化与提高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长生.编辑素质是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关键因素[J].太原科技,2001,3(3):8-9.

[2]诸叶梅.提高科技编辑的基本素质和技能之浅见[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3):192-193.

[3]渠性英.提高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素质的主要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6):118-119.

[4]肖红.编辑素质是提高科技期刊竞争力的关键[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3):372-374.

[5]王海蓉,张冰,张楚民.论新时期期刊编辑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高[J].编辑学报,2018,30(1):80-82.

猜你喜欢

业务能力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机关干部提升业务能力的几点体会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资料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网络广告销售人员业务能力
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实践与展望